当然有效,这就像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一样,哪一行都说自己的治疗有效,大浪淘沙,去伪存真,辨别真伪还要你自己去看,因为对于那些违法治疗抑郁症,天天挂嘴边根治抑郁症的人,虽然法律规定不允许,但好心法律并没有去制裁,或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去制裁。但不管怎么说,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都是药物治疗。
抑郁症治疗全球高度互通我是一名精神科医生,我从事的专业在所有医学分支学科中都算年轻的,但年轻也有年轻的好处,虽然全球精神科发展也不过200多年,但可以说国内的抑郁症药物治疗是与国际接轨的,所以,全世界在哪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治疗都差不多,所不同的就是主治医师的治疗药物选择,和治疗理念,当然也包括系统治疗期间的心理治疗。
你同学的观点,可以说是大部分心理咨询师的观点,隔行如隔山吧,他们毕竟不懂抑郁症的医学知识,也很少接触到抑郁症医学领域的全球治疗进展,所以,知识觉得不应该吃药。当然,这也被医学界看做有中国特色的所谓“心理咨询”。
前几年我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进修过心境障碍的治疗,也就是你说的抑郁症的系统治疗。那时候接触过中德班的讲师,欧洲心理治疗师协会的主席,他在公开课上曾经明确的指出,在德国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是相互合作的,没有治疗师对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单独进行心理治疗,都是介绍患者去自己相熟的精神科医生开展药物治疗后,再根据药物治疗结果开展心理治疗。换句话说,在德国,抑郁症的系统治疗中,药物治疗也是不可替代的,心理治疗也是起到辅助作用。
那么中国的一些咨询师难道比德国的心理治疗师更厉害?患者只要进行心理治疗而排斥药物治疗?我觉得不应该我去评价,法律已经明确作出了规定,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是如何规定心理咨询师不得参与精神障碍患者和疑似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也挺有趣,在头条上讲抑郁症的咨询师远远多于医生,甚至还有大谈抑郁症用药经验的,真不知道说的是不是自己的服药经验。
关于你爱人的情况抑郁症的药物治疗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医学上并非要求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进行药物治疗,只是人性化的建议,抑郁症患者在症状达到中度以上程度后,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因为我们的医学研究早就表明,单纯的心理治疗对于中度以上抑郁发作是无效的。
看到你的爱人患抑郁症5年,目前状态已经好转,虽然不知道好转到何种程度,是否完全缓解抑郁症状,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可喜可贺的。这样的情况也不建议你再去增加药物治疗。既然好了,就坚持吧,也许她当时的抑郁程度还是轻度发作吧。
但说句心里话,真的不确定今后是否还会复发,尤其遇到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时候,是否能够保持精神健康。如果再次复发,很大可能会比以前更严重,那个时候真的就不适合再去调整或者用心去陪伴,尽快就医吧。
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在60%~70%,如果一种药物无效我们还可以更换不同作用机制的抑郁药物,如果两种无效,还可以联合两种不同机制的药物,如果单纯抑郁药物无效,还可以增加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如果无效还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果都无效,我们要进行病史梳理,看看抑郁症是否为正确诊断,是否双相情感障碍,是否需要变更诊断和治疗计划。
总之一句话,医学里面不存在绝对,所以抑郁症的医学治疗也不存在绝对,这就是科学,我们要遵循科学的结论去治疗,去帮助患者。
标签: 中国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