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格局大小,关系不大,与成长经历有关系。
举个案例:莎莉的故事,她有个哥哥,在她年少时,比她优秀,妈妈也经常拿她跟哥哥比,说她什么也做不好,哥哥骑车比她好,画画比她好……。
莎莉的核心信念,让她母亲不断强化,莎莉出现了不良功能信念“我永远也不能像哥哥那么优秀”。在学校她与比她很优秀的同学比较,她觉得,她永远不能像他们一样理解这些知识,她是个笨孩子。
有了这些不良信念后,她即使考试很好,拿到了奖学金,她也贬低自己,说这只是运气好。
这样的核心信念让她产生了自动思维,进入大学后,她与宿舍的同学,玩棒球比赛,她告诉自己“我不行,我击不中球”。同样,她英语考了个c分,她就对自己说“我真笨,我通不过这门课了,我永远也不可能大学毕业了。”
莎莉的信念使她用消极的态度理解事情。情绪越来越不好,甚至中断了跑步,游泳以及其他活动。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衰弱乏力。她患上了抑郁症。
心理画分析——在这种情况下,莎莉的感知和行为都使得自己在生物和心理因素方面,更容易形成抑郁症。
成长中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很重要。
标签: 抑郁症案例分析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