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经过来访者允许的案例摘要分享
职场上的焦虑如何处理
身心才能真正达到平衡
家有心悦咨询 带您走进焦虑人群的内心世界...
01 咨询师的 “观 察”
来访者情况:
来访者吴总,女,某外企管理层,1977年出生,已婚已育一女,身高173cm,身材中等,言语举止间儒雅得体,表情较为丰富,肢体动作与言语表达较少,谈话过程中情绪时常低落,认知水平中等。
主述:
希望自己别那么焦虑了,能睡好一点,白天才能够专心工作,能与同事正常合作,自己也能更自由地分配时间。
初步信息:
来访者表明,最近因工作压力较大而产生的焦虑,导致容易出汗,夜晚很难入眠,胃口也不太好,偶尔还出现过眩晕、分神、便秘等症状。
【科普】
焦虑:是对亲人或自己生命安全、前途命运等的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情绪。其中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成分。它与危急情况和难以预测、难以应付的事件有关。
02 咨询师的 “技 术”
咨询技术:CBT认知行为治疗
【科普】
认知行为治疗 是6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 有结构、短程、认知取向 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针对 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和 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心理问题 。
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来访者不合理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来访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
认知行为疗法 认为“认知”会导致人产生一系列的情绪、行为上的变化,尤其是负性的认知会导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CBT技术之“饼图”运用
”饼图” 是CBT中常用来帮助来访者树立目标,让其通过图表的形式,更加直观地看待自己的想法。
科普【树立目标】
当来访者难以详细说明自己的问题,以及他们希望生活出现什么改变,或者当他们缺乏发现自己生活有多么不平衡的洞察力时...
他们可能从一张描述他们理想和实际的时间安排图中找到一些思路,来让自己更加清晰明了地看到想要做的、需要做的、能做的改变,进而让自己在咨询中真正获益。
03 咨访间的 “互 动”
在来访者描述完自己最近一周的时间安排之后……
咨询师:听起来好像你认为你的焦虑来源主要是因为这些内容在生活上不是非常的平衡,但你不知道怎么改变,对吗?
来访者:是,我想是的。
咨询师:好的,接下来,在理想世界中你希望它发生什么变化?
来访者:嗯......我想我希望工作少一点,可能尽量多一些娱乐...花更多的时间和朋友在一起,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咨询师:好。这个理想的饼图会是怎样的?
来访者:但我还是会担心,如果我在工作上花的时间减少,我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可能会比现在更糟。
来访者画出了理想中的时间分配图
并做了一番简单的描述……
咨询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预期写下来。你的担心也有可能是对的,如果总是这样担心的话,你可能还是会回到现在的工作量。或者,你的担心也有可能是多虑的,如果你工作减少一些,并多做一些愉悦的事,你的情绪很可能会改善。当你情绪改善了,你是不是可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然后工作得更高效呢?你觉得呢?
来访者:我不确定。
咨询师:那我们一起来检验你的预期,看看会发生些什么,你觉得怎么样?
来访者:我知道,可能我不是一个特别高效的做事者。
咨询师:那么很有可能一旦我们让你的生活回归平衡,同时你也从做自己喜欢的事中获得了积极的信息,你就能够在减少工作的情况下做得更好了,愿意尝试一下吗?
来访者:可以,我希望真的有所改变。
咨询师:那我们需要从完成每一次的【家庭作业】开始。
来访者:好的。
关于CBT的咨询效果,在业界有一种经典的描述,即
• “觉察出现在咨询中,改变出现在咨询后”
而【家庭作业】(如下图)就是能够帮助来访者在结束一次咨询后,回到正常的生活中要做的事情...
这位来访者的家庭作业,是从调整自己的时间分配开始,结合身心平衡的原则,缓解和稳定焦虑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04 来访者的部分“反 馈”
每次一想到因为工作耽误了很多自己的自由时间,心里就特别难受,总觉得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
通过咨询后完成的家庭作业,让我更坚定自己能够达到理想状态,让自己平衡每日事务时就尽可能的多做一些自己愿意接纳、有意义和喜欢做的事。
有时候,并不是真的因为工作量大,而是自己处理问题没那么及时,又不懂得处理焦虑所带来的情绪。
自己有觉察是第一步,目前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也是比较舒适的,希望自己可以继续保持这种靠近理想状态的节奏,也愿意继续咨询,调整自己内在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所带来的负面困扰。
心理小测试
爱情在你心中的地位
测试内容:
新买的电风扇风力太小,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
A. 风扇本身有问题
B. 买错型号了
C. 自己没看懂说明书
测试结果:
A. 爱情在你心中并不是很重要,你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并不着急投入一场热恋中。
B. 爱情在你心中的位置很奇怪,没有时就像失去了生命,拥有时又觉得一文不值,矛盾的内心让你自己都分不清在爱情中到底要什么。
C. 爱情对你来说很重要,没有爱情,宁愿不要生命,你甚至已经做好了为爱牺牲的准备。
标签: 抑郁症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