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得了相思病会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有色彩。将它放到历史版块,今昔对比,反差强烈,可以说古今之变翻天覆地,换了人间。诗圣杜甫有句诗言道: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秦始皇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发动民工20余万。死者无计其数,尸骸盈道,唐代陈陶诗云:可怜无定河边骨,俱是春闺梦里人。唐代岑参诗云: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北宋柳永一首雨霖玲,古今同心凄切至今。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唐诗宋词,古往今来,才子佳人,家国情怀,情深意切。今日读来时空交集,仍是无限怅惘。我们现代人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对于时空和距离没有太多的感触和概念。千里之遥朝发夕至,人和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已经不是隔绝交往,影响感情的主要问题。一部电话天南海北一个微信。以一对万。无限沟通无限畅连,飞驰在无边陆地,翻越过崇山峻岭,航行于无边海洋,你的意念瞬间实现。你的表达任千言万语,只需倾注指端。
反观古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相聚和离别隔绝崇山峻岭,幽径古道。每一次远行,都可能是生离死别,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一程又一程,漫漫孤旅,狼虫虎豹,险象还生。所以留下了“父母在不远行。”“一生不远行,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等民间谚语。由此可见,空间和距离在那个效率低下的社会里,是无法跨越的障碍。父母儿女,妻子丈夫,兄弟挚友间一旦因事离别,便是世事难料。所以古人发出了鸿雁传书的期昐,他们多么希望肋生双翅,飞到亲人和情人身边。一封信要走几个月才能够到达,远方的消息无比珍贵,一旦游子还乡,定是围炉夜坐,无休无眠。相信古人常常在梦中与亲人见面,常常自问自答,望月寄情,“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加之古代医疗条件非常有限,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人们生病的死亡率很高,甚至妇女生育都是过鬼门关。建国前我国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35—40之岁。去除人生懵懵懂懂的年岁,真正人和人有感情交流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短之又短,一旦分离,怎能不相思忧郁啊!这种感情长期得不到疏解,是会死人的,也成为古时候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
距离产生美。朋友之间的一次聚会氛围热烈,相亲相庆,舍不得离别。远谪他乡的亲人一朝归来,泪眼汪汪。一朝分离山一程,水一程,送了一程又一程,在那个匮乏的年代,分离是何其壮美,何其凄婉,何其悲凉,何其无奈……岂能不相思……
标签: 抑郁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