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心理我认为可分两种
一种是前阵子火起来的伪“佛系”,一种是佛教中对待事物的心理。
前者类似于日本泡沫经济后的新一代,因为觉得看不到拼搏的结局,也不敢信所谓什么希望,所以对大多数的事不主动抱有希望。活着活一天是一天,什么都随便。
后者是佛教的思想,佛教的思想是以逻辑为基础创建出来的,与“佛系”并不一样。举例大乘佛教发展到现如今,并不是消极怠工的理论。佛教主张轮回说,一念的善恶都会被记录下来,日后作为业果而报。所以养成慈悲心,尽力去帮助身边的众生。又因为知晓生命无常,不知何时我所在的这一世躯壳便会停止运行,所以更要不后悔地去做好应做的事。这样的佛教是使人的情绪向上的。
抑郁心理,可能是人本身由于周围环境养成的偏抑郁,多愁善感的体质。也可能是经过突然打击或者某些原因,心理无法接受终而变作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身心都出现的种种病态特征。不论哪种,抑郁心理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的。
标签: 佛教如何看待抑郁症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