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问的好,我来回答你吧,你要记住我说的啊唯物主义者,就是唯物主义本身,它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啊,是它的认识论,他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对吧。就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那么唯物主义主义为什么说是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呢???是不是因为人们先感受到物质的存在,然后反映到大脑,产生一种意识--物质是存在的。
所以他们说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对吧也就是说,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物质--感觉--意识,再进而产生诸如精神,信念等等精神上的东西而所有宗教的认识论就有所不同了,以佛教为例。他们的认识论是物质--感觉--意识,和唯物主义表面上是一样的,但是你要注意了,由物质--感觉这一步,我们正常人是怎么感觉的,用我们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感觉(比如你喜欢某某MM的感觉,失恋时内心的感觉,这是感觉),无非就是这六种,对吧但是有的人的感决并不是6种,而是更多,7种,8种或更多,明白吗?也就是说他们能感觉到我们正常人(其实正常人也就是普通的人类)6感以外的东西,在他们感觉到的就是佛教所说的五眼六通,此时由物质--感觉,感觉到的就和我们普通人(佛教讲的凡夫)不同的,他们的才是更真实的举个例子,蚂蚁只会在地面上爬,它的世界只是二维平面的,它从地面爬到墙上,但它并不会感觉到地面和墙之间是三维空间的,它只是认为自己从一个平面到了另一个平面,还是平面的。
也就是说对于蚂蚁来说它永远感受不到空间的存在,这是科学所证实的在人类看来,蚂蚁是错误的,但相信你也知道,当今理论物理也证实宇宙至少有12维,也就是说,可能在某些人眼力,我们就是他们的蚂蚁佛教讲普通众生只有6感,6感对应眼,耳,鼻,舌,身(触觉),意(感觉)6根,6感与6根合和而生6道,众生(就是你我这样只有正常6感的普通人)就在6道中轮回说到这,你该明白了,出家人都是为了成佛的有人问过六祖慧能是来干什么的他说“我是来成佛的”那他们不就有欲望了吗?你要清楚,真正的修佛不是让人灭掉所有的欲望,其实欲望是灭不掉的。
不是灭掉欲望,而是无间的觉察到自己的每个欲望,“无间的觉察”就是“佛”啊,佛既是名词,更是动词--觉察。无间的觉察到自己的每个欲望,也就是欲望随着它的产生就灭区了,当即生起,当即灭下。而不是不产生欲望。明白了吧修佛,当然是要成佛,但这种欲望即生即灭。
这才是佛。
标签: 佛教如何看待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