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神经科学家的“神经鸡汤”:科学有效抗击抑郁症的方法

心理健康 抑郁症 69

脑神经科学家的“神经鸡汤”:科学有效抗击抑郁症的方法

每次见到有人将抑郁症称为“心灵癌症”,我都有一种深切的悲哀感。

抑郁症无法被治愈吗?

无论是双相的躁郁症还是单相的抑郁症,都并非是绝症。患者经过治疗都能如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生活质量会相对下降一些。

崔永元患了躁郁症,反而比以往迸发更大的活力,怼尽天下不平事,那个英勇无畏,简直成了人民英雄。而国外曾有过专门的研究,美国总统林肯、英国首相丘吉尔、大哲学家约翰·穆勒都患过严重的抑郁症。

虽然难以根除,但能使其不影响正常生活,这还不算治愈吗?难道非要让时光倒流,坏事从不发生,才算是治愈?

近几十年来,与人关系最密切的科学发现莫过于大脑的可塑性:即便是成年之后,人的大脑仍然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不仅体现在神经链接的可塑性上,也体现在大脑的整体健康状态上,换句话说,大脑的软件可以升级、重装,硬件也可以升级、修复。

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抑郁的时候,前额叶皮层总是过多地担忧,同时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又过度活跃;岛叶皮层让我们对事情的感觉变糟,而前扣带回由于更加关注消极事件而帮不上忙;更为严重的是,前额叶皮层根本无法抑制背侧纹状体和伏隔核脑区中的坏习惯。”

当我们对未来、对社会、对自己充满悲观消极的看法时,我们就会担忧;如果这种担忧非常多,就很容易出现了焦虑、愧疚、愤怒、恐惧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让我们对事情的感觉变糟糕,而与此同时,前扣带回会特别关注那些消极事件;这一切都会成为习惯,由背侧纹状体和伏隔核负责。长此以往,很小的事情就能触发抑郁情绪,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脑神经科学家的“神经鸡汤”:科学有效抗击抑郁症的方法

为什么习惯难以改变?

“我们最终做出的行为是由前额叶皮层、伏隔核以及背侧纹状体间的交流协作产生的结果。 前额叶皮层选择做出什么行为,是基于对今后长期利益的判断。伏隔核选择做什么,是基于怎样才能最快地获得乐趣。背侧纹状体选择做什么,则是基于我们之前已经做过什么行为。”

患上抑郁症,主要原因就是前额叶皮层的功能受限,边缘系统过分活跃且消极情绪泛滥。只要能够增强前额叶皮层的功能,抑制过分活跃的边缘系统,培养出新的更健康积极的习惯,抑郁症就能够得到疗愈。

怎样改变那些让人抑郁的习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者指出,社会攀比以及媒体和广告塑造出来的完美主义倾向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更加焦虑,这些人总是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够好,总是活在愧疚、自责、自卑当中,于是就会患上抑郁症。

要想改变让人抑郁的习惯,需要从情绪、思维、行为、身体四个方面的改变入手,最好有人陪伴并一起记录所做的积极改变。

脑神经科学家的“神经鸡汤”:科学有效抗击抑郁症的方法

情绪方面,学会感恩和接纳。感恩是指对自己所拥有的生活心怀感激,接纳是指对自己所有的情绪都抱着友善的态度。怎样让自己心怀感激?进行纵向比较而不是横向比较,一方面是看我们如今这个时代的生活比以前的生活的便利性,另一方面是看我们自身相比于小时候所取得的进步。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和自身的优势,就不会有感激之情。怎样接纳自己的情绪?把所有的情绪都当作自己的伙伴,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消极情绪是在向我们通报有坏事发生。不存在坏情绪。

思维方面,需要学会肯定自己并学会进行决策。肯定自己是指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看到自己的优势。学会决策是指掌握灵活应对问题的策略,避免陷入思维陷阱无法自拔。怎样让自己接纳不完美?多了解一些信息就可以做到这一点,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是完美的,只有在我们掌握的有关信息很少时才会有完美的错觉。怎样学会决策?将事情分为立刻能解决的、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的、需要别人帮助才能解决的,然后制定不同策略。学会分类是做决策的前提。

行为方面,进行正念冥想的练习和运动锻炼。记住一点就行,不要和别人攀比,无论是冥想还是锻炼,只要每天做一些就比不做要好无数倍。

身体方面,主要做两件事,改善睡眠,改变姿态和表情。如果进行了前三个方面的练习,改善睡眠就会比较容易。改变姿态和表情主要是指让自己做出更有力量的姿势,如挺直腰背,如双手抱怀直视前方,和能触发积极情绪的表情,如面带微笑、眉开眼笑,如冷静庄重。身体的变化会引起生理感受和情绪情感的变化,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了。

具体怎样落实呢?

我的建议是准备一个日记本,记录自己在这四个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和消极情绪对抗。如果感到很难受,可以写下自己的负面想法,然后运用积极心理学的乐观技术或认知疗法的技巧对这些负面想法进行辩驳。这是个大的问题,下一篇文章再来讲。

本文主要参考马丁·塞利格曼《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亚历克斯·科布《重塑大脑回路:如何借助神经科学走出抑郁症》。

标签: 抑郁症的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