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中医是怎么治疗抑郁症的?中西医的治疗有何区别?

心理健康 抑郁症 52

近年来,随着抑郁症患者的增加,人们对于抑郁症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治疗抑郁症,也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手段我们更多的是对于西医的了解,很少有人去关注中医,但其实我国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解抑郁症了,已经有了千年历史。

西医和中医对于治疗抑郁症的侧重点不同,西医治疗抑郁症大多是采用调节神经的方法,所以治疗抑郁症的西药都有活跃神经的功效,对于有些患者而言会产生较明显的副作用,那中医是如何治疗抑郁症的呢?

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对人的情绪表现引起重视,《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大量关于悲、不乐、忧等负面情绪,《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写道: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提出“木行之人”是抑郁体质的人格基础 ,又提出秋冬季高发疾病,这与现代认为的抑郁症具有人格基础,并且高发期是秋冬季一致。

千年前的中医是怎么治疗抑郁症的?中西医的治疗有何区别?

《黄帝内经》对于抑郁症的记载对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已经是非常全面了,还提出“喜胜悲”的治疗手段,现代心理学治疗抑郁症就是在这基础上进行改进,中医对于抑郁症并不只有心理治疗,《神农本草经》中还记载了最初的药物治疗如何干预情绪,如:伏翼、久服、令人喜乐、媚好无忧;合欢花、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中医对于抑郁症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魏晋时期更是对抑郁症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并留下很多典籍都记载了抑郁症,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等,当时中医主要认为抑郁情绪与虚劳病有关,把抑郁情绪主要归于肝气虚、心气虚、肺虚寒、肾劳虚冷等。

在大量的临床试验的基础上,中医对于抑郁症的认知越来越完善,中医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是在于郁字上,明确提出了怒郁、思郁、忧郁,这三种病的病因,以及治疗手段。

中医治疗强调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辨病位、辨病性、辨虚实,对于患者病状的医治做到全面准确,郁的发生与五脏有着必然的联系,一脏有郁,五脏互累,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心肺阴虚、肝肾阴虚等。

肝气郁结,当疏肝理气、解郁宽中

气郁化火,当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痰气郁结,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心神惑乱,当甘润缓急、养心安神

心脾两虚,当健脾养心、补益心血

心阴不足,当滋阴养血、养心安神

针灸也是中医治疗抑郁的主要手段之一

千年前的中医是怎么治疗抑郁症的?中西医的治疗有何区别?

针灸治疗主要以疏肝健脾、补益心肾为主,清利头目振奋精神、醒神开窍、改善郁郁寡欢当取血百会、印堂;交通心肾以安神宁心,当取穴神门、太溪;舒利肝气、健脾补气、恢复体魄,当取穴三阴交、足三里。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来达到最佳的治疗手段。

中医对于抑郁的治疗已有千年历史,是前人无数次实验所积攒出的经验。

除了针灸吃药,还需要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对于患者后续病情控制也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抑郁症患者本人,更应该注意生活的规律,经常出门走走,接触外面的世界,让生活变得积极乐观,增加自信心,抑郁症并不可怕。

标签: 抑郁症中医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