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我们聊一聊抑郁症。很多人会将自杀行为与抑郁症联系起来,认为抑郁症患者的生活都是极其糟糕的。其实,这是一种认知偏差,你可能并不知道,在很多方面,抑郁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优势。
一、抑郁症患者能更准确的评估现实情况
在面对同一个任务时,抑郁症患者可能会想到一些不好结果,从而做出更谨慎的决策。而对于一般人来说,都有盲目乐观的倾向,会把事情想得过于顺利,因此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最终没有抑郁症患者完成的好。
这种盲目乐观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作“自我服务式偏差”。指的是对于同样的事情,人们会把消极的结果和别人联系起来,而把积极的结果联系到自己身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总觉得自己会中彩票、会撞好运,而对于那些可能面对的财务问题、健康问题,工作上可能出现的错误等,完全忽略掉。抑郁症患者则恰好相反,他们会更倾向去考虑不好的结果,会把注意力放在可能出现的危险中。
因此,他们做事情会比一般人更加谨慎,更有焦虑意识。这种焦虑意识使他们会做出更多努力去较少焦虑感,最后避免那些有可能发生的糟糕结果。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抑郁症患者能够克服“自我服务式偏差”,更能准确的评估现实情况,做出更好的决策。
二、倾向于把责任归在自己身上,减少了矛盾
先不谈这种心理倾向可能带来的危害,我们先试着欣赏这些人。总是倾向于把责任归在自己身上是抑郁症的产生原因之一。比如,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他们会觉得是自己某个步骤没有做好,而不是去责怪同事,也就减少了很多矛盾。
他们的这种自我反省、愿意自己去承担责任的精神是值得欣赏的。不过,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过多的自责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很糟糕,引起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因此,抑郁症患者一定要学会甩锅,推脱责任。
三、抑郁症为个体提供了一个改变自我的契机
对于产生了抑郁情绪,逐渐发展成为抑郁症的人来说,生病其实是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在患病之前,你可能总是从消极的角度看待问题,把别人的关心看的理所应当。
而生病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哪些人是真正关心你的,也更懂得如何感知生活中的善意,学会从更加积极、更有适应性的角看待遇到的问题,而不是一直抱怨。
因此,不妨转换一下你的思路,把生病看作一个改变你自己的契机,通过这个体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更深切的感悟你的生活,去更真诚的对待那些爱你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参考资料:
《改善情绪的正念疗法》
《走出抑郁》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
标签: 抑郁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