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精神病药物时如需避孕,有没有需要注意的?

心理健康 抑郁症 60

患有精神疾病的女性群体是我们社会的自然组成部分,所以说,育龄女性中患有精神疾病的群体亦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群体。而这一群体对于避孕的需求,无论是从药物需求还是从精神需求的角度来讲,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服用精神病药物时如需避孕,有没有需要注意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是,为人们提供重大生活事件的决策支持,譬如说,避孕或怀孕、养儿育女。避孕是预防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那些曾患有精神疾病或正在遭受精神障碍折磨的女性,由于她们更有可能使用低效的避孕方式,而更有可能意外怀孕。

意外怀孕会对这一人群带来相当大的健康风险。妊娠、分娩和照顾婴幼儿会迫使她们对人际关系、工作、财务进行调整,进而对她们所拥有的资源和处理事件的能力构成了挑战。

此外,她们在备孕时可能会中止用药,从而增加精神症状复发的风险。而即使不中止用药,妊娠期母体的生理变化可能会改变血药浓度,降低药效。对激素变化敏感的女性在产后有更高的出现情绪障碍的几率,进而增加母亲-胎儿、新生儿和整个家庭的健康风险。

服用精神病药物时如需避孕,有没有需要注意的?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有精神疾病的需要避孕的女性,通过在几个期刊上搜索相关文献,总结了如下内容:

(1)常见的避孕方法有:长效可逆避孕措施(LARCs)、口服单纯孕激素避孕药、注射醋酸甲孕酮(DMPA)、复合型激素避孕药(CHC)、使用避孕套、口服紧急避孕药和绝育。

(2) 避孕对某些精神症状的影响:

相对比于不使用激素避孕的女性,使用复合型激素避孕药的女性抑郁症状严重程度较低、具有较好的身体机能并表现出较少的共病焦虑障碍。整体来说,通过激素避孕的女性,她们的情绪受到的影响很小,且抑郁没有变得更加严重。相对比于不使用激素避孕的女性,通过口服避孕药、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以及通过注射醋酸甲孕酮方式避孕的、患有抑郁症或双向情感障碍的女性,她们的预后不佳与避孕方式无关。其中,双向情感障碍的女性对宫内节育器的耐受性良好。(3)避孕药与精神病药的药物作用

复方口服避孕药(COC)可降低拉莫三嗪和丙戊酸的血清药物浓度。替代方法可以是单相口服避孕药。一般来说,不建议育龄女性使用丙戊酸治疗癫痫,因其可能会导致生殖内分泌紊乱。而且,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胎儿有严重先天畸形和后天神经发育迟缓的风险。建议使用 LARCs。拉莫三嗪和卡马西平共同使用治疗癫痫会增加避孕失败的风险。若服用卡马西平,则不推荐使用复合型激素避孕药和黄体酮相关制剂;推荐使用左炔诺孕酮(IUD)或注射醋酸甲孕酮。若在避孕过程中同时服用中草药也需要有所注意。圣约翰草(贯叶连翘/St. John'sWort)会影响复方口服避孕药的代谢,增加突破性出血的风险,降低激素水平。但是,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标签: 口服避孕药可能致女性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