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情绪和抑郁症的讨论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其中对于抑郁症的苗头或征兆,还有进一步探究的空间。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抑郁情绪或者是某种倾向呢?#怎么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
下面,我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在实践中获得的体会,谈谈我对抑郁症前兆的一点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高手给予批评指正。
抑郁症患者的共同表现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喜欢独处、自我封闭;失眠严重、没有食欲、内心自卑、自我否定;猜忌性较强、强迫症突出、逻辑性缺失、幻觉感明显。如果对抑郁症患者进行系统性检测,以上特征基本都有或者部分特征十分一致。尤其是抑郁症比较严重的患者,我们要防止其突发的迫害心理,即自残或者伤人事件的发生。一个人的外压----外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改变现状了;另一种是在他内压---内部压力特别大的时候,感觉自己瞬间即将崩溃了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极端行为。这种状态并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它一定会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当他产生这些念头的时候,似乎有一种快感。
抑郁症患者的不同表现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外在表现,这和其经历和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自我控制力较强,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在大家面前表现得很阳光,工作积极,笑容满面。而有的患者则喜怒哀乐溢于言表,随时有变脸的可能,这种情况在家庭或一般同事和朋友之间容易发生。但在大众场合或者在长辈、领导面前能够理智行事。这也是抑郁症患者往往不被引起重视的一个原因。尤其是一些抑郁症患者是间歇性情绪发作,有的人为了不让别人取笑和歧视自己,尽可能地做出一些表面的伪装,比如可以热情地和别人交谈,甚至是笑脸相迎。可是,在离开大家的视线以后,却表现得极为痛苦,甚至有人还自我谴责刚刚的虚假表现。
抑郁症患者常说的九句话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患有抑郁症或者抑郁情绪呢?当然了,前提是必须和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偶尔觉得某个人说话做事不对劲的时候,我们常常说“你有病啊”“你没病吧”。因为他们的举动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所以才这样对别人说出这样的不满话语。而有些人却被一语成谶了----他真的有病了,而且还病得不轻。
那么,抑郁症患者的哪些话会让人生产不适呢?其实,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了。这些信息往往又被人们忽略了,以至于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之前,他的言行一定会透露出他的心声,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或者他的某些举动被我们忽略了。
因为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漫不经心说的,是自言自语说的,甚至是带着微笑说的:
常常会说自己很傻、很笨,什么方面都不如别人;
说自己已经没有潜力了,谁都不喜欢自己包括最好的朋友;
老是说人活着真没意思,没有顺心的时候,希望早日解脱;
有时会抱怨命运为什么会这样对待自己,并经常唉声叹气;
总是唠叨近期特别烦,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对什么都没有兴趣;
尝试着和别人探讨有没有另一个世界或者人有没有灵魂的问题;
常对他人说最近有一种飘忽不定的感觉,有时候大脑一片空白;
对好友诉说心里常常感觉慌得很,心跳得厉害,好像要出什么事;
还说常常听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但扭头一看,什么人也没有。
注意了,我在这里说的是,“抑郁症患者常说的”,不是偶尔说出来的。
如果听到了这样的说法,那就请你留意一下,有些语言的确在向我们暗示着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注意说这些话的亲朋好友,包括身边的各类人,这种情况不能长时间持续下去。一定要帮助他们及时宣泄不良情绪,让他们排除内心的毒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说过这些话的人,并不一定会抑郁症;但是已经患有抑郁情绪的人的人,他一定说过这些话。
还有一个小的特征也应该注意“说此时此地不该说的话,做此时此地不该做的事”。这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借鉴一下,问一个人有没有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是:看他是不是“说了此时此地该说的话,做了此时此地该做的事。”当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胡言乱语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过问一下原因,如果这个学生长期如此的时候,那就该问问他的心理上是不是处了什么问题。因为,抑郁症往往都是由不良情绪的长期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疾病,它的产生过程不是短暂的过程。
当前有一种提法我非常赞同,那就是“治未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病先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的提法是:提前后悔!
如果我们在平时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多留意一下,在TA出现了不合时宜的言行举止的时候,及时出手帮助,许多问题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了。抑郁症也是如此,您说呢?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十个抑郁九个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