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资料表明,产后抑郁症多见于以自我为中心、成熟度不够、敏感、情绪不稳定、好强求全、固执、认真、保守、严守纪律、社交能力不良、与人相处不融洽和内向性格等个性特点的人群中。产后抑郁的发病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它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妊娠期的负性事件
研究表明,孕期的负性生活事件越多,发生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负性的生活事件包括失业、生病、搬家、先兆流产等,是抑郁的重要诱因。另外报道显示,产前情绪不稳定,有经前紧张综抑郁后合征者发生产抑郁症者较多。
分娩时的创伤经历
分娩时的创伤经历,如难产、手术产、分娩并发症等,也容易引发产后的抑郁症状。
我国的初产妇较多,缺乏对分娩过程的认识,过分担心分娩过程的疼痛,对分娩存在着紧张恐惧的心理。而研究显示,在分娩中的心理紧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致使子宫收缩乏力、疼痛敏感、产程延长,导致难产、出血增多,进一步加重产妇的焦虑、不安情绪,使产后抑郁症状的危险性增加。
内分泌的变化
怀孕期间,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和黄体酮增长10倍。分娩后,激素水平迅速降低,在72小时内迅速达到以前水平。一些研究显示,产后激素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育儿的身心压力
产妇产后角色转换,正式成为母亲后,不得不照顾孩子,经常感到疲惫不堪,睡眠不佳,尤其是如果遇上自己或者孩子生病,身心更是备受煎熬。这种压力容易造成产妇抑郁、焦虑,尤其是年轻的母亲、未婚先孕的母亲更是如此。
社会因素
如婚姻问题、缺乏生生的支持、夫妻分离、婆媳不和、亲人丧亡、住房拥挤、经济拮据、担心失去工作等。
此外,孕产期保健服务质量与产后抑郁发病也密切相关。在孕期、分娩住院期间,医务人员工作态度不佳,产后保健、小儿喂养指导不得当均可诱发产后抑郁症。
文章由:/产后修复
标签: 产后抑郁症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