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经常碰到这样的患者,身体检查未见异常或者问题不大,但是总感觉自己患有某种疾病,情绪上比较焦虑,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出现这种情况可分为一下几种原因:
1、患者以前有过某种疾病,以我所见到消化门诊的患者为例,很多胃肠疾病患者因为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导致思想比较紧张,易焦虑,加之患者本人“心眼小”,总是总爱胡思乱想,在疾病治愈之后只要身体稍微一不舒服,就怀疑自己又得病了。
2、体质差异。有个别患者对疼痛或者疾病的耐受能力比正常人差,正常人感觉不是什么大事的异常感觉出现在这部分人身上则会让他们异常难受。不是因为这部分人娇气,而是他们疼痛中枢比较敏感。
3、精神处于焦虑抑郁状态。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很多人精神上比较紧张,很多人处在焦虑抑郁的状态之中,旁人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其焦虑抑郁,但是患者本人却从不承认。总是怀疑自己得病了,各种检查却没有异常的提示。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及时采取心理或者药物治疗。
生活上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改善这种情况:
1、多从事一些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这样能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之不要过分的关注自身感觉。在门诊碰到这样的患者我们也是建议她多干活,让自己忙碌起来,问题就迎刃而解。
2、适当的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对于退休在家的老人因为突然的闲了下来总是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应,闲下来了总爱胡思乱想,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下棋、跳舞、养花和动物等都有助于注意力的分散。
3、家人给予足够的关心,多开导患者,尽量不要激惹他们。
4、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人无完人,不要对自己要求太过苛刻,试着去享受生活。
5、如果处在焦虑抑郁状态比较严重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耐心治疗。
本期答主:宋艳琦,医学硕士
欢迎关注杏花岛,获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识。
标签: 焦虑症十个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