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纠结于过去的缺憾,从现在开始学习依附关系最初从父母的照顾关系开始,但若是原生家庭无法提供,成长过程中如师长、亲戚或其他友伴的相处经验也能有正面影响,早期经验确实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这告诉我们其实不必强求已迈入老年的照顾者(父母)做调整与改变,不但现实困难(太过习惯,老狗很难学新把戏),也容易卡在过去前进不了。我常问案主:「你希望父母为过去道歉吗?」他们说不知道,也不确定要的是不是这个,如果道歉了又如何?我想,说不定这些不懂照顾孩子的大人,在他们童年也是被不懂照顾的祖父母所养,代代相传。要逃离魔咒并非期待奇迹,并非等待天上掉下来天使拯救自己,既然觉察到自己的需要,不妨从此刻开始「新的学习」。爱与被爱为一体两面,缺乏被爱也可以从爱人开始。弥补缺憾能从照顾他人开始,主动付出,再回到身上接纳自己的各种需求,与伴侣一起打造良性沟通的依附关系。
底下有几项方式可以练习「照顾自己」这件事:(1)多进行情感的因果书写。练习写或说出「我很难过(情绪词),因为(事件)…」的句子,包括感受、想法、欲望,串连情绪因果,请完全允许自己任何的主观经验,无论正负面都没有关系,那只是一种讯号,也是自己的一部分。(2)和对方一起练习表达感受。向信任的他人练习说出真实感受、想法,或许会因意见不同而争执,但也能从每一次相左中得到建设性的修整,减少「只要不同意,就会遭对方舍弃」的冲突想像。也从表达中「练习依赖」,两人像孩子般玩在一起,互相依靠,培养「有时我不行但你行、有时你不行但我行」的默契,互相承接、互相照顾。(3)卡关前进不了的人,建议找专业心理咨商。心理咨商是一段暂时的特殊关系,有点像是与教练互动,在心理师的回馈下安心练习,是「再发展」的概念。
标签: 心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