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耗费长时间处理一件棘手的案件,或做出一项相当艰困的决策时,往往会在事后经历自我资源耗竭(ego depletion)的窘境,而在此情况下的人们常会更难以控制自己的各种行为,例如当你加班忙碌了一整天总算回到家中,看到诱人的甜食虽然知道深夜吃甜食容易导致肥胖,却会因为工作损耗自我资源而较难以压抑想吃甜食的欲望。
有时候尽管我们处于自我资源耗竭的状态下,但还是会有维持正向自我评价的需求,换句话说,即便我们因其他事情面临自我资源耗竭,然而我们仍不希望自己在其他能力或表现上接收到负向的评价。因此,国立政治大学心理学系孙倩如教授等人,为了解个体维持正向自我评价的需求在自我资源耗竭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过去研究(Berglas & Jones, 1978)曾指出,当个体面临可预见的失败时,会采取一种故意陷自己不利于成功情境下的行动,借此将失败归咎于设限行为(如:练习不足、喝酒等)以避免失败威胁到自我评价的可能。而孙倩如教授等人(2017)则在研究中发现,当个体自我设限程度高时,即便面临自我资源耗竭的情境,仍会选择从事较多的作业以维护自己的正向自我评价;相较于低自我资源耗竭的个体而言,并未发现他们选择花费更多心力来「扩大」自我评价。说明事实上,即便处于情绪耗竭的情境中,个体也宁愿调动剩余的稀少资源来维持正向自我评价。
标签: 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