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抑郁”未必都是病
抑郁分为两种,一种是抑郁情绪,一种是抑郁病只有当抑郁的情绪持续两周以上,而且严重影响到了生活时,才能称之为抑郁病。我们常说的“春季抑郁”,大多数时候只是一种抑郁情绪而已,但如果得不到及时疏解,则有可能发展成抑郁病。
分析基因是祸首,环境是推手
春天,不仅精神心理科的门诊量大增,而且几乎每年都有大学生跳楼之类极端事件发生。人们习惯说“抑郁都是春天惹的祸”,但事实上并非人人春季都会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在潘集阳看来,春季抑郁是人体内的一种易感基因在起主导作用,环境只不过是一种催化剂。
总体而言,文科生比理科生更容易“抑郁”,而作家、演员、歌手等从事文艺创作或者文字工作的人,是春季抑郁的最易感人群。
一年之计在于春,待实现的年度规划往往会演变成无形压力。再加上春季气压低、早晚昼夜温差大,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内分泌激素波动大,也会滋生抑郁情绪。
随着夏天来临,抑郁情绪大多可自行缓解。但如果出现社交萎缩、兴趣下降、失眠等严重的抑郁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则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或者向医疗机构求助。
标签: 怎么确定自己是否抑郁了
文章来源:
心理健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2346732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已特别标注为本站原创文章的,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