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前强颜欢笑,回家后却恍然孤独、无名火起的人,正是“微笑型抑郁症.。病症的根源是患者无法正当地处理外界压力,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愿意倾诉、不愿意放弃“尊严”,从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这部分患者尽管内心深处感到极度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外在表面却若无其事,而带“微笑”,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应对社会交往,应付工作、应付家人、碍于面子而违心的强作欢颜,这些患者,“微笑”过后是更深刻的孤独和寂寞。他们的行为具有表演性质,与他们的情感体验缺乏内在的一致,而难以表现其“真我”的一面。
“微笑型抑郁”多发生在那些身份高、学识高、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他们或是机关里的高官、企业中的老板,或是高职技术人员,这类人在社会上给人的印象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表现得十分强大,能力似乎不容置疑。但是,事实是这些人和普通人一样,也有困惑、苦恼、无奈、悲伤,但为了维护自己的“能人”、“强人”的“面子”,这些负性情绪他们却不愿向人倾诉,内心深处不断积蓄痛苦、压抑、忧愁和悲哀。
所以这部分人多是受“面子”观念束缚,表面扮演坚毅强壮的角色,强扛着压力。还有一种情况是有自杀企图的重症抑郁患者,为了实现其自杀的目的,有意识地掩盖自己的痛苦体验而强作欢颜,以此逃避医务人员、亲友的注意。该指导意见是由上海市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医院裘建萍主任回复的,裘建萍主任主要擅长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好心情app与裘主任沟通交流。
标签: 微笑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