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与色情争夺孩子(2)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4

 

性教育,与色情争夺孩子(2

 

    张淑萍说,在多次调查中他们发现,青少年的性成熟期明显提前,客观上有获得性教育和服务的需求,而专门为他们提供这种服务的医疗机构是个空白。她告诉记者,在开办中心前一年的时间内,仅她亲自接诊的病例中,就有314岁少女怀孕五六个月了前来看月经病的,而家长对此都一无所知。

 

 

她说,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最大特点是:无计划性、无保护性。无保护性的性行为无疑使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比例增加。性成熟期提前是不容回避的现实,再谈性色变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黄色性教育在和正面性教育争地盘

  山东省花季呵护中心成立后,张淑萍主任曾做过一项调查,前来求助的青少年的性知识都是源于何方?其结果大都出自言情小说、网上和一些黄碟。由于不能从学校、家长等处得到正确的性教育,许多孩子便从这些地方去模仿。

  不久前,一本首次全面正面直面我国青春教育的滞后,来自全国首家青苹果少男少女门诊的青少年性心理咨询医生手记《青涩时光》出版,在为这本书所作的序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社会学专家李银河指出:我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科学有效的性教育,需要经过一番较量:一方面要和淫秽出版物、黄色网站孩子,一方面又要和成年人传统保守的性观念抗争。

  作者邓军也提出,真实直接地反映青少年的性活动是为了让他们真实直接地了解性,了解已经出现在同龄人中的性困惑,也是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的性心理。性教育与淫秽光盘、色情书籍、成人网站等等社会上其他不健康的性信息的本质区别就是:性教育通过告诉孩子一切关于性的知识、性的美好,最终达到对孩子进行性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其他途径的性信息则没有。

  青少年有权利要求接受性教育

  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在谈到性教育,我们还缺什么时提出:我认为是观念的转变。态度决定一切,方法次之。

  第一,权利观念———性教育是青少年的权利。换言之,青少年有权利要求接受性教育,而不是依赖成人的自觉。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并不是我们想告诉青少年什么,而是青少年自己想知道什么。

  第二,人格教育观念———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每个人的体格和人格的一部分。性,是一种本能,它决定了我们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也是人类接触外在世界的方法之一。透过对性的认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扮演一个怎样的人、如何建立自我的观念、如何尊重异性以及如何和别人交往。性,是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他认为目前我们社会,还缺少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一道迈过这道门槛的引路人。

  济南花季呵护中心除了为24岁以下的未婚男女青少年提供各种有关性发育、性心理、性生理方面的免费咨询以外,还与有关专家合作,在社区、学校做相应调研,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性教育办法。然而在现实中张淑萍主任发现成人的给予与孩子的需求中存在巨大差距。

  她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中心成立后,曾有一所大学的学生会及团委的人兴冲冲地找到她,希望她能到高校去做有关青春期生殖健康的讲座。当她把提纲传给该校后,由于四个问题中有一个涉及性教育,被学校审核时认为太超前、不适宜,而拒绝了。大学生们非常遗憾,坦言老师观念太落伍,根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由于现在学校的生理卫生课根本回避一些性知识,家长又羞于告诉孩子有关性知识(更不用提避孕知识),没有孩子解渴的渠道,出现孩子意外妊娠的情况就在所难免了。

  青春期性教育如何不再隔靴搔痒

  无独有偶,邓军老师常年工作在少男少女门诊,为青春期的孩子解除成长带来的困惑,特别是性的困惑。她的《青涩时光》———青少年性心理咨询医生手记,打开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扉,也拨去了盘绕在无知少年心底的阴霾。专家宗春山称:《青涩时光》在对青少年的性教育方面做了可贵的尝试,以科学严肃的态度宣传性知识、解除性困惑,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与性,建立健康、正确的性观念,懂得怎样才能既获得性的快乐,又防范性活动可能造成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