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与色情争夺孩子(1) |
|
|
核心提示:性教育与淫秽光盘、色情书籍、成人网站等等社会上其他不健康的性信息的本质区别就是:性教育通过告诉孩子一切关于性的知识、性的美好,最终达到对孩子进行性伦理道德教育的目的,而其他途径的性信息则没有。 据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共同关注》栏目日前联合报道:不久前,在吉林省长春市,有一位18岁的少年开办了一条“性热线”,在热线里,他以开办青春期性心理咨询热线的方式,和他的同龄人一起大声谈起了性,交流起了少年们内心的那份青春期秘密。 “青春期性教育太薄弱,应该有一个人出来呼吁了”。这是长春市18岁少年李童开办性心理咨询热线的主要原因;而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童认为许多问题已经出现在这个年轻人的群体。 李童认为造成一些学生过早发生性行为并由此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青少年性教育的缺乏。学校在开设这些性教育课程时候那种欲说还羞的做法,可以感觉到对于青少年的性教育,多少有些薄弱;也正因为如此,李童的青春期性心理咨询热线有了它存在的理由与空间。 调查显示青少年婚前性行为不容忽视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婚前性行为态势不容忽视。上海市徐汇区妇幼保健所1999年对788例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婚前性行为的发生率为76.0%,首次性生活年龄最小者为17岁,未婚妊娠率为31.8%,未婚人工流产率为27.3%。 两年前的2月份,全国首家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在重庆成立。几天之后,杭州一家青少年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又在拱墅区计划生育指导站悄悄开放。相隔一个月,类似的“花季呵护中心”又在山东济南成立,一个月前,东北长春也有类似机构出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前后共有十数家此类机构在各地“开花”。 应该说,这些机构的出现和相继开放,为青少年提供了适时、适度、适宜的性教育及生殖保健服务。但是不容否认,这些机构执行的“保密”规则,虽然符合孩子的情理,但却有悖于我国现行的监护人法则,在为青少年维权、保护其隐私的同时,又陷入了“违法”的尴尬境地。据悉,在重庆成立的全国首家青少年“意外怀孕紧急避孕援助中心”,开办不久即关闭……青春性呵护如何情法相容?作为青少年青春期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不容回避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机构的作用大都是在进行“事后找补”,而真正完善的对青少年的青春性呵护还应重在防范。诚如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和《都市女报》共同创建的花季呵护中心主任张淑萍坦言:“为青少年解决已经发生的性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抓起。”人们的目的不单应对那些意外怀孕的少女提供帮助,更重要的还应探索一条“防患于未然”的出路。 张淑萍主任告诉记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青春期的定义,应是指10岁至19岁的青少年,而他们的援助范围,则包含了10岁到24岁的未婚年轻人群。他们的热线开通仅十余天,便接到了400多个求助或咨询电话。其中90%以上是24岁以下的未婚青少年。而这当中的90%,又都承认已有过性生活。他们大多担心意外怀孕,询问何为“安全期”?如何才能避孕等等。在谈到以前意外怀孕如何处理时,他们称多为自己买试纸测试,然后再自行购买服用一些避孕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