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有规律的:揭开爱情的面纱(二)
3. 要素三:责任心
4.要素四:尊重
尊重就是能够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自己独有的个性,包括优点和缺点。尊重对方就是要帮助对方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尊重对方就应该接受对方本来的真实面目,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对方,以使对方成为自己希望的样子。
如果爱情失去尊重,人们往往容易打着"责任心"的旗号去达到控制对方和奴役对方的目的。如果没有了尊重,那么责任就很容易堕落成支配和占有,成为人们满足控制欲的借口。
尊重也不仅仅是一种意愿,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态度。要做到真正地尊重别人,我们自己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完善的心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需要通过控制和利用对方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爱别人就应该让他以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生活。
一个比较成功的企业家,在职场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女孩温柔体贴,男人事业有成,两个人似乎是很好的一对儿。但是这个企业家比较大男子主义,凡事都不让女孩尝试,名义上是爱她,实际上是想控制她。这个企业家还爱喝酒,喝酒之后就想打人,有几次还真动了手。打了女孩之后,他又赶紧承认错误。
企业家感觉自己真心爱着这个女孩,也多次向她求婚。但是女孩迟迟不答应,总感觉他们之间还缺少点什么,但是自己又说不清楚。
后来,女孩认识了一位研究生。女孩很喜欢他,但是没有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有男朋友的事实。结果,一次女孩在和研究生约会时,被这个企业家发现了。女孩很恐慌。但奇怪的是,企业家并不生气,还用车送她去继续约会。企业家的看法是:你很单纯,不要吃亏了;要是吃了亏,就告诉我,我来"修理"他。为什么这个企业家表现得如此大度呢?因为他很自信,觉得那个研究生是个穷光蛋,女孩决不会嫁给这种男人的。但是结果出乎他的意料,女孩最后离开了他,选择了那个"穷光蛋"。
其实,女孩在与研究生的相处中,才慢慢发现,这个研究生与那个企业家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这个研究生真正地尊重自己,而企业家对自己的爱是缺少尊重的,是一种打着爱的名义的控制。女孩自从离开了这个企业家,感受到真正的爱,内心的幸福和满足溢于言表。
这个故事说明了,没有尊重的爱,是迟早要出现问题的。
5.要素五:同等深度的了解
如果不了解对方,那么想尊重对方就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以了解为基石,关心和责任都会是盲目的;如果没有关心的激发,这种了解就会是空的。
作为爱的要素之一,同等深度的了解就是要洞察到对方的内心,而不是皮毛。要想达到这种了解程度,我们必须超越自己的关注点,而完全从对方的立场出发。
爱是一种亲密关系,是以依附类型为基础的。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才有可能与别人发生亲密关系;而要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首先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比如说,沟通的有效性取决于这些话发自内心的深度,而不取决于个人的意志。在双方息息相通的情况下,发自内心的话会触动对方同等的内心深度。一个只知道搞笑的人,是不会懂得交响乐气势的宏伟的。一个没有丰富情感经历的人,口口声声说"我能理解你的情感",这显得多么的肤浅。
一个男人在某著名征婚交友网站的人气指数一直很高,两年来一直都在点击排行榜的前列。之所以这个男人的点击率很高,是因为这个男人满足了大多数女人的审美要求--事业、幽默、帅气、学历样样都有,他是大多数女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一个优秀的女人试着给这个"白马王子"发了封邮件,得到了不温不火而得体的回应,大意是:我很忙,交友也很严肃,不过,看了你的简介,倒是愿意进一步交流。男人还把自己的手机号留下了。这更加激起了女人想进一步交往的欲望。经过几封邮件来回之后,男人利用出差的机会见了女人。这次见面,果然没让女人失望,而且女人感觉与这个男人在一起很舒服。几次见面之后,男人自然流露出想要同居的要求。女人留了个心眼,因为交往以来,男人一直用手机打电话,只有一次用了固定电话,男人解释是在一个朋友家。
一天深夜,女人怀着好奇心,拨打了这个固定电话。接电话的也是个女人。我们把打电话的女人叫A,接电话的女人叫B。女人A立刻就明白了一切,好心地提醒女人B:"不要相信这个男人。"女人B一点儿也不惊讶,反而提醒女人A:"这个男人的事情我都知道,像你这样的女人很多,我都习以为常了。"女人B还为这个男人的行为向A道歉,请女人A原谅,并且强烈表示,不管这个男人做什么,自己都不会离开这个男人的。这个结果让女人A瞠目结舌。
一个男人既然能让一个女人感觉"很舒服",那么就可能让别的女人也"很舒服"。这其实很容易理解。但是很多女人往往不这么看,总觉得自己是唯一的。试想一下,如果女人A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那将会发生什么呢?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同等深度地理解对方的语言,同等程度地感受对方话语的分量,在恋爱双方的交往中非常重要。感情上所有的骗局几乎都是从不能感受对方语言的分量开始的。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所理解的爱具有五要素:积极的给、关心、责任心、尊重和同等深度的了解。这五要素相辅相成,在一个心智成熟、人格完善的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要素的集中体现。成熟的人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力量;成熟的人只想得到自己为之付出劳动的果实;成熟的人放弃了全知全能的自恋幻想;成熟的人拥有一种以自己的内在力量为基础的谦恭;成熟的人深知自己,经常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进行对话,获取内在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坚实的,最靠近土地的;这种力量能够使他进行真正的、有创造性的给,并自然而然地激发别人的爱。
爱是一条认识生命秘密的途径,爱是对他人的积极洞察。在爱中,探寻秘密的欲望会通过结合得以平息;在爱中,通过奉献自己和深入了解对方,我们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人类。
二、爱的表现形式
爱不仅是同特定对象的联系,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人格倾向。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是由爱的对象构成的,而不是爱的能力的体现。这其实是对爱的一种误解。
爱是一种不只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所有人的倾向,并不是说,根据爱的对象划分的几种类型的爱之间没有差别。从表现形式分,爱有博爱、母爱、性爱、自爱、自私自利的爱、忘我的爱。
博爱是一切爱的基础。母爱决定了人的依附类型,对一个人的爱情影响至关重要。一个缺少母爱的人必然在今后爱的长河中积极渴求。两性之间的爱必然涉及性爱。自爱是爱的根本,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然首先要爱自己,爱自己与爱别人不可分割。人们往往把忘我的爱当作一种伟大的爱来赞美,其实这里有不少的误区,我们将在下文加以澄清。
1.博爱
博爱是一个人拥有强大的爱的能力的一种表现。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爱都是基于博爱的。我们经常能听见这样的评价:"我为什么爱他?就是因为他有博爱的精神。我不希望我爱的人太斤斤计较,不关心周围的人。"
爱情虽然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其基础却有赖于一个人的博爱精神。正如一座高楼,一定是建立在牢固的地基之上的。那些永恒的爱情也一定是基于博爱精神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爱并不是单单对一个人的爱,爱的本质不是爱的对象问题,而是爱的能力问题。一个人仅仅对一个特定的对象爱得发疯,其实质是肤浅的。因为对象可以消失,难道对象消失了,爱就不存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