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进行性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3

                               高校进行性健康教育具体内容
      1)性道德的培养
     
大学生的性道德是指维系和调整大学生男女两性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为性道德的缺失对女生的伤害尤为严重,所以对女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就是让她们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应该树立怎样的恋爱观,明确由于两性关系而带来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增强自身的性心理控制能力和性生理抵抗能力,避免性道德失范,从而形成正确的性观念,学会如何在弱势情况下保护自己。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性道德教育的重点所在,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格力量,使其在生理,心理、人际关系和婚姻上维持平衡。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对女大学生而言,是心理、情感、道德、人际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的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强、自立的根本。
     
性责任教育。性行为具有社会性。在与异性交往中,要自尊、自爱、自重。同时也要学会抵御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远离性交易。
     
贞操观教育。教育者在否定封建社会贞操观的同时,要强调建立社会主义的贞操观。大学生要尽量避免婚前性行为,不要混淆性行为与爱的关系,不可因一时冲动而留下终生遗憾。
     
异性交往方法教育。教育者要使大学生明确在与异性交往的场合中,行为比较得体;让他们懂得怎样的衣着和言行才能赢得异性的尊重,如何在异性面前把握自己的语言、掌握异性交往中来往和拒绝的技巧等。
     
2)性心理危机的干预
      在这样一个身心都处于急剧变化和人格形成的时期,女大学生的性心理发展如何,更是直接影响到她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形成与完善,对她们性观念的关注及适时地进行性心理危机的干预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性心理危机的干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进行:
     
消除性心理障碍。随着性生理的逐渐成熟,必然会有性冲动的出现,但是很多女生却对此感到厌恶、迷茫和恐惧,这些都是不适应性成熟的表现,性心理危机的干预就是要通过性教育使其正确认识自身性的成熟,并逐渐适应这种性成熟的表现。消除性心理障碍,同时教会她们如何采用正确的、负责的措施解决性冲动问题,而不是强迫自己处于一种性压抑的状态,从而达到身心愉悦。
 
越轨后的性心理调节。据有关调查,很大一部分发生性行为的人,事后都存在各种诸如:内疚、后悔、痛苦、压抑等心理问题,特别是女生,担心的事情就更多,有的甚至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对于这些越轨的人,我们应该教会她们正确看待已成现实的事实。通过各种方式给予她们更全面的心理辅导等帮助,使得他们能够更好的调整认知,尽量减少消极后果,重塑生活的信心。
     
性伤害的心理调节。性伤害是由性行为给受害者心理上造成严重伤害性体验的现象,其行为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女性则是一个容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因此一些受伤害的女大学生痛不欲生、抑郁悲观 ,也容易产生报复杀人或自杀的极端现象。作为教育工作者,其责任就在于引导女大学生在遭遇性伤害后,正确地对待这个事实:首先 ,要肯定这是一种不好的事情 ,是人生的缺陷和遗憾。其次 ,并不说明受伤害的人不纯洁、变成了“坏人”。再次 ,发生了性伤害 ,根本原因在社会在他人 ,责任、罪过都应由客观方面承担。最后 ,对于性伤害的最好办法是:化不幸为经验教训 ,增强防护意识 ,忘记过去 ,振奋精神 ,一切向前看。在这里 ,观念的转变与否是关键。因为观念指导着行动 ,观念决定着行动。只有在新观念的指导下 ,才能实施一系列积极的行动 ,进行心理自我调节,增强防护意识。    
     
3)防御性骚扰知识的传授
      当今的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一个学习的真空地带,也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性骚扰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情。很多女生都会无可奈何地选择当一只“沉默的羔羊”,其原因除了当今有关性骚扰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以外,主要的还是受害者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以及观念的偏差。所以在大学里就有必要开设专门的传授防御性骚扰的有关课程,首先端正学生的观念,学会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忍受和逃避。
     
4)安全性行为知识的传授
      对于女生来说,婚前性行为给其带来的意外伤害可能不是每一个人事先都可以预料到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性生理、性心理以及性道德的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教给她们如何采取措施来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做到对自己最大程度的保护。比如如何正确使用安全套来防止性病的传播和避免以外怀孕,告知避孕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事后避孕药的功效等,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安全的性行为带对女生所造成的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