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想对你说---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案例集(2)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8

TA想对你说---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案例集(2)

 

 

案例七:

小吴,男,就读于东南沿海某高校,24 岁,有过两任女朋友, 都因为性格不合而分手,从未与女生发生过性关系。 除了有女性交往对象,小吴通过网上交友、App、微博和聊天群 等形式,也交往过男朋友,并与通过微博认识的男伴发生了第一次性 行为,采取了安全措施。 慢慢地,小吴交往的对象越来越多,时有偶然性伴侣,固定对象 最久的也只有半年多,性的愉悦也让小吴放松了对自己的保护,虽然 基本都采取了安全措施,但有时因感情受挫而滥交,有时在不了解性 伴的健康情况下,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直到在一次出差时,小吴突然在手臂上发现红疹,经医院检查为 梅毒疹,后检测 HIV 被确诊为 HIV 阳性,小吴认为可能为口交时伴牙 龈出血感染的几率较大,但确切的感染原因不是很确定。

点评:小吴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从小吴的故事中我 们可以发现,小吴的行为存在着风险点: 1.交往过的对象较多,且时有偶然性伴侣,性伴侣不固定。 2.有因感情受挫滥交的情况,基本都采取了安全措施。 3.不了解性伴的健康情况 4.不使用安全套的口交 5.不安全性行为后,没有主动寻求 HIV 检测的意识 6.交往过女朋友(尽管没有性行为) 在不了解性伴健康情况且不能保证每次性行为都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等防 护措施的情况下,性伴侣个数越多,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就越大。不使用安全 套的口交同样具有很大风险。 小吴提到基本都采取了安全措施,但基本并不是健康的保证。 也并非感情受挫后的优先发泄途径。一些有同性恋倾向的同学,心理可 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更要注意调节,而非以自己的健康作为赌注。 小吴因发现梅毒疹,进行了 HIV 检测,可见小吴并没有主动检测 HIV 的意识。 有感染 HIV 风险行为的同学,应主动到当地的自愿咨询检测寻求检测咨询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小吴还交往过两位女朋友。如果小吴与女友发生了性行为, 还可能造成 HIV 的进一步传播。】

案例八:

小王,男,东南沿海某大学学生,22 岁。 小王从小就对同性有朦胧的好感,18 岁上高二时,小王认识了 第一任男友。并在男友的介绍下开始接触同性恋圈子,并时而在男友 的要求下发生无保护性行为。 尽管小王有着定期检测的习惯,但对于安全性行为的忽视,最终 让检测试纸呈现了阳性的结果,并得到进一步确诊。 目前小王与第二任男友生活在一起,对方不是很介意小王感染艾 滋病的情况并仍然愿意与他交往。但小王还无法把自己的病情告诉家 人,这也成为小王心里一直的负担。

点评:小王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从小王的故事中我 们可以发现,小王的行为存在着风险点: 1.高二时开始交往男朋友,开始性行为的年龄小 2.时而进行无保护性行为 小王高二时开始交往男朋友,尚未成人,年龄较小,对于性和性健康的问题 尚未有成熟的思考和认识。由于思想不成熟,自我保护意识不全面,经济不独立, 在这一阶段,更容易受到陌生人的引诱、哄骗甚至胁迫,发生危险性行为。正如 小王承认的,时而无保护性行为。事实上,不论年龄大小长幼,最重要是认识到 性行为不仅仅给个人带来欢乐,也意味着可能受到伤害、承担健康风险,并为之 负责。 小王没有偶然性性伴,且具备艾滋病检测的意识,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是, 没有偶然性性伴并不意味着性行为的安全,小王无从得知自己的性伴是否有更多 的性伴,多次检测的紧张并没有警醒小王,直至感染。 小王能够将自己感染的情况如实告知目前的性伙伴,这是非常负责任的表现。在 知道自己已经感染艾滋病的情况下,依然与他人发生危险行为,要承担法律责 任。】

案例九:

小冯,男,东南沿海某高校大四学生,23 岁,从小对同性有懵 懂的好感。大二时,通过社交软件,开始接触男性同性恋群体并结识 性伴。 小冯一直认为 HIV 离自己还很远,尽管时而在性伴的要求下进行 无保护的性行为,但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健康风险。 后来,小冯通过伴侣的手机内容等,觉察到伴侣的生活较混乱, 因此产生怀疑并自行前往疾控中心进行检查,但由于其对窗口期认知 度不够,未查到阳性也并未提高警惕。 直到有一天,小冯在社区医院确诊为生殖器疱疹,术前检测中发 现并确诊感染 HIV。之后,小冯建议其伴侣去疾控中心进行检测。

点评:小冯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从小冯的故事中我 们可以发现,小冯的行为存在着风险点: 1.自我预防意识薄弱,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远,从未考虑过感染 HIV 或其他 疾病的风险。 2.前期对伴侣健康问题未加以考虑,且在伴侣要求下进行无保护性行为。 3.后期发现性伴侣生活可能比较混乱,产生怀疑进行检测,却忽视了检测窗 口期。 艾滋病的传播与个人行为密切相关。预防艾滋病的前提是要充分理解有关艾 滋病的核心预防知识。目前,艾滋病在我国总体属于低流行,但青年学生群体近 年来感染人数上升较快,主要通过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所以,广大青年同学要 认识到,HIV 离自己并不遥远,要充分考虑自己可能感染 HIV 的风险。 在充分识别风险之后,要采取有保护的行为(性行为),要在性行为中坚持 正确使用安全套。了解性伴侣的健康状态以及伴侣间的忠诚都是必要的。了解性 伴侣是否感染了艾滋病只能通过 HIV 检测,决不能仅仅依靠外表健康作为判断依 据。从疾病传播的角度看,与性伴发生的无保护性行为,其实是与性伴及性伴的 性伴之间的性行为,传播疾病的风险是很大的。 如果有过可能感染 HIV 的危险行为,应寻求检测咨询服务,并注意应在检测 窗口期之后,在发生危险行为之后的窗口期内进行检测,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具 体可参考核心知识)。 小冯发现感染 HIV 后,能够告知伴侣,并建议性伴侣进行检测,是负责任的 行为,值得提倡。】

案例十:

小陈,23 岁,东南沿海某大学男生,高中时便意识到自己的同 性性取向,对男同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各种途径结识的圈内好友, 还加入了一些男同交友聊天群。 在同伴的影响下,小陈了解了一些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并坚持使 用安全套,定期寻求 HIV 检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二时,小陈跟朋友去同志酒吧玩,醉酒 后意识不清,便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那次无保护行为之后,小陈 自行试纸检测出现了阳性结果,并得到确证。 小陈曾交往过女朋友,与女友没有发生过性行为,在自己确诊感 HIV 后与其分手。 小陈说,刚得知自己感染后有过强烈轻生念头,考虑到父母亲情 才放弃,但感染艾滋打破了小陈原有的出国留学工作等的规划。小陈 也承认,当初还是对艾滋病的认识不够深刻,觉得艾滋病离自己还很 远,存在侥幸心理。

点评:小陈感染艾滋病的途径是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从小陈的故事中我 们可以发现,小陈的行为存在着风险点: 1.对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和流行形势认识不够深刻,存在侥幸心理。 2.在朋友带领下去酒吧,醉酒后发生了没有保护的性行为。 小陈对于 HIV 有一定的认识及防范,并养成了使用安全套的习惯,是很正确 的。但是从小陈的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平时一直坚持使用安全套,一次 醉酒后的无保护行为就可能导致了小陈的感染。这告诉我们,对于 HIV 的防范一 刻也不能放松警惕,让自己能够有清晰思考并自主决定是否发生性行为,在发生 性行为之前,要认真思考风险。 因此,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是,小陈在醉酒后意识不清晰的情况下 发生了无保护性行为。这是常被大家忽视的一个风险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 例显示,醉酒或使用新型毒品,会导致自我保护的意识降低,自控力降低,进而 诱发危险行为或受到性暴力侵害,导致 HIV 感染。在 KTV、酒吧等娱乐场所,要 特别注意防止醉酒或使用新型毒品,一些新型毒品会伪装成跳跳糖、饮料等形式, 娱乐场所中的饮料在离开自己的视线后,就不要再饮用了。 小陈能够在危险行为发生后寻求检测咨询,是正确的。 此外,小陈还交往过女朋友,并未发生过性行为。发现自己感染后,小陈与女朋 友分手,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案例十一:

李雷和王梅梅,23 岁,男女朋友。 小军,23 岁,王梅梅的同班同学,一直暗恋王梅梅。 大四时,因毕业去向的问题,李雷和王梅梅发生了争执。 气头上的王梅梅找到小军诉苦,过程中慢慢发现小军细致耐心, 好像比李雷更适合自己。 就这样,本该各回宿舍的小军和王梅梅你情我愿,一同进了小宾 馆。 2015 9 月,因为就职岗位特殊,王梅梅在入职体检中发现自 己感染了 HIV。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小军虽然一直没有交过女友, 但却有多次在夜店与性服务者发生关系的经历,感染了 HIV 却并不知 情,进而又把病毒传给了王梅梅。

点评:王梅梅因为小军的细致耐心就放下了戒备的心态,放弃了自己相处 多年的男友,与其在一起并发生性关系,最终感染 HIV。很少有人将感染艾滋病 与正常男女恋爱联系在一起,殊不知如果自己的性伴侣还有其他性伴侣,那么就 会将自己暴露在感染的危险之下,而一旦感染,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将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为主,虽男男性传播上升 很快,但很大一部分是异性性传播。因此,女性要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 的健康,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让自己追悔莫及。】

案例十二:

小沈,男,22 岁,西南某高校大三学生。 小沈从小就觉得自己喜欢男生。上大学后,有了电脑和手机,并 有了自由的生活空间,就开始在网上寻找同类人,也了解到了男男性 行为和 HIV 等信息和知识。 大一的时候,他在网上约了一个人,第一次见面就和对方发生了 无保护性行为。 初尝禁果,为了满足生理需求,小沈便开始更大胆地与男性发生 性关系,也不并在意是否使用安全套。 最终感染了艾滋病。

点评:小沈从小就确定了自己的性取向,大一便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虽然 意识到同性交往圈子里面并非因爱而性,但为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接连与多名同 性发生性行为,最终确诊为 HIV 感染。我们暂且不对小沈的性取向作评判,他的 健康观念是应该被纠正的,小沈有一定的艾滋病防治知识,但在发生性行为时并 未采取正确措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能以无所谓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健康。因 此,只要发生性行为,一定要带安全套,这是对我们最基本的保护,不要因为一 时的欢愉付出了自己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