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想对你说---青少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案例集(1)
案例一:
小赵,东北地区某大学男生,相貌清秀,多才多艺,很受女生欢 迎。 大学之前,学校和家长的管理和约束较多,他个人的私密空间、 可能接触到的人和事都非常受限。然而,上大学后,父母给他买了一 部智能手机,他立刻学会用手机占满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 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通过某男同社交软件,接触到男同群体,之后便 女友分手,开始和男性交往,出众的他让他很快成为男同群体中最受 欢迎的人,频繁地更换性伙伴,有时候甚至不知道对方真名叫什么。 这也很快让他成为 HIV 感染者。 小赵说,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并没有很强的保护自我的意识, 或者说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艾滋病离我们很远,认为就一两次 无套性交没有多大关系。现在想来,都是自己害了自己,只为一时的 快乐,却不懂得保护自己。
【点评:不管是从接触智能手机后,“立刻学会用手机占满自己生活的方方 面面”还是从他在软件上成为“男同群体中最受欢迎的人”。我们都可以看到小 赵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很高,但是同时他也缺乏对自身的约束和新鲜事物的警 惕。相比于初高中而言,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面对来自各种渠道的多样化的 信息,要学会辨别并接受信息,也要学会如何约束和管理自己。性取向的觉醒, 需要伴随安全性行为的警惕。其实安全教育、性教育和人格教育适应人生始终。 在进行男男交友的同时,不应只想到找到了“快乐”,还要考虑其可能带来的危 害。任何事情都是有双面的,纵使不是感染 HIV 和性病,也会因为耽迷多个性伴, 浪费掉很多美好年华。】
案例二:
小钱,大学男生,性格文静、内向,有关系稳定的 IT 业男友。 交往前两人共同做过 HIV 检测,都是阴性。 一次同学聚会,他被知道其男同身份的大三学长蓄意灌醉,并强 暴。 事后,小钱心里非常害怕,一怕自己被感染,二怕自己一旦感染 再将病毒传染给别人,内心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下定决心去疾控中心 寻求检测,结果是阳性,他平静的认可和接受了这个现实的结果,并 积极坚持抗病毒治疗。 确诊后,疾控中心医生要求小钱的所有性伴接受 HIV 检测,小钱 却以相信他们,并认为即使自己被感染了,他们也不是故意的为由, 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在疾控中心医生的劝解下,他同意通知男友、大 三学长和另外一位有性关系的男伴接受检测。 大三学长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排除了传染小钱或被小钱感染的可 能性。 然而,他的 IT 业男友,却被检出为阳性。 而另一位与小钱有性关系的男伴却始终没有来检测。
【点评:小钱是个很善良的人,当他得知自己感染了艾滋病以后,没有去 怀疑和怨恨别人,也不愿意去伤害其他人。但有时盲目的相信并不是真正的善良, 盲目的保护也不是真正的爱。小钱的故事里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的教训,比如外 出时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尽量不要去危险的地方,学会恰当的拒绝技巧,掌握自 我保护的方法。不过小钱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得知结果后能够 平静的认可和接受结果,在自己主动去检测的同时,也劝说性伴去参与检测,这 是很明智的选择,是对他人负责、对他人有益处的选择。平日里积极参与治疗, 控制病毒载量,以最恰当的方式和周围的人相处,努力而认真的去生活。当然个 性上的问题,如大三学长的强暴,不认为是种伤害,不是故意的,这种不理性的 心态需要纠正。任何时候对遭受的人身侵犯都不应该隐忍。】
案例三:
小孙,大学男生,家住比较偏远的农村。 大二时,一次假期返家途中,小孙在火车站偶遇一个 40 多岁的 大叔。两人聊的很投机,而且大叔和他的目的地一样,转乘的下一趟 车次也一样。 转车当晚,大叔以省钱为由提议一同住宿,小孙也欣然同意,没 想到,晚饭时大叔故意将其灌醉,并强暴了他。 后来,小孙在学校接触到 HIV 方面的教育,想到自己唯一的这次 性经历,开始惶恐不安,就去做了检测,不幸的是小孙已经感染了艾 滋病。
【点评:很多人都认为,女生出门在外要小心陌生人。这次案例告诉我们, 男生出门在外同样要小心陌生人,尤其是要避免与陌生人交际,甚至饮用陌生人 提供的饮料,或者醉酒。研究发现,酒后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更有可能受到 HIV 的威胁。对于旅途碰到的陌生人等,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于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是过分的热情都应保持一定的警惕,不要向不熟悉 的人过多提到自己的个人信息以及自己的行程等,防止他人利用此信息接近自己 并威胁自身安全。】
案例四:
小李,男,东北某高校学生,从小生长在女性较多的家庭环境中, 觉得女生事儿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排斥女生,喜欢和男生待在 一起。 高考后的假期里,他和几个好友约去旅游,其中一个好友带来一 位大家都不相识的男人。
大家玩得很愉快,就多喝了几杯,没想到在 醉酒的过程中这个陌生男人竟强暴了他,因为没有足够的性安全意 识,再加上本不喜欢女生,他就没有在乎,反倒觉得还不错。
大一一年,小李都和这个男人保持男朋友关系,临近大二时,这 位“男朋友”要求小李去疾控中心检测 HIV,结果被确诊为 HIV 阳性。 后来小李才知道他的“男朋友”早就被感染了,而且还有其他性 伴。
【点评:小李从小生长在女性较多的家庭环境中,或许是小李排斥异性, 喜欢同性的一个理由。在偶然的机会中,小李被同性强暴,但他并没有觉得不好, 反而因为自己享受和同性在一起的感觉,与这位不相识的男性朋友继续保持了 “男朋友”的关系。这说明小李对性亲密和性关系是有清晰的认识的,而却没有 基本的防护意识和知识,缺乏相关的教育。小李参与有陌生人的聚会,在不了解 对方的情况下,被对方强暴而不以为然,说明自己没有基本的性尊严和价值判断。 和对方保持持续的肛交性行为和关系,完全没有风险意识,说明性与艾滋病教育 的缺位。因为小李缺乏相关性知识,进行了多次无保护的性行为,最终被确认 HIV 阳性。这提示我们,任何时候年轻人不要因为好奇而参加聚会,聚会时忽视 风险,饮酒以致大醉,而对被强暴却不以为然。性教育应该在性行为之前就进行, 要有性别敏感性,如果父亲角色缺位,家长还是要注意氛围营造,并且要重视随 着性发育开展适当的性教育。不要与人发生无保护的性关系,坚持在每一次性行 为中都使用安全套。最后如果自己已经不幸感染,那么也不要丧失生活的勇气和 信心,要坚持服药,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案例五:
小菲和小军是老乡,同届考上大学,俩人在大一的一次联谊活动 上认识并一见钟情成为男女朋友。 大学毕业后,俩人都留在了某市一家国企工作,奋斗三年,有了 一定的经济基础,便在双方家人的帮助下,买了房子,准备结婚。 突然有几天,小军发现自己身上起了很多疙瘩,以为是皮肤过敏, 就到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被确诊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随后小菲也 被确诊。 俩人都是彼此的初恋,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感染。 后来,小军承认,大学的时候,曾出于好奇加入过一个“男同” 聊天群,并参加过一次“男同”在酒吧的活动,酒酣之时与一名男同 发生了关系……没想到因为自己的一次贪玩,竟给自己和自己的爱人 造成了身体伤害。 小军最终坦白了这段过去,并取得了小菲的原谅。目前,俩人结 为了夫妻,定期到疾控中心和医院做检测,领取免费抗病毒药物,共 同面对 HIV。 【点评:小菲和小军从大学恋爱,相伴到毕业、一起奋斗到结婚,本可以有 着平静的生活。但因为小军大学时的一次好奇,通过网络加入了“男同”聊天群, 并与一名男同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或许就是与这名男同的性关系,而使之感 染了 HIV。并且因为小军自己并不自知,还传染了准备与自己结婚的小菲。在大 学阶段,很多学生都会因为好奇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但在好奇的同时也应明辨 是非,了解尝试后的后果。并且不能存有侥幸的心理,即使只进行过一次危险的 行为,也有感染的危险,应该及时去专业部门,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检测。 在明确彼此感染状态前,每次性行为都应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护自己,也对 别人负责。年轻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放纵自己的行为,明确是非,正确择友,负 责的做决定,这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在小菲得知小军的病情后,选择理解并原谅 了他,现在积极治疗,为之提供了家人应给予病人的帮助与支持,也是难能可贵。 抗病毒治疗是个持续终身的过程,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家人的支持与配合。】
案例六:
小周,男,就读于东北某全国排名前列的重点理工科院校的热门 专业,非常受导师器重,并准备毕业留校。 在临近毕业时,小周决定尝试面对自己性取向的疑惑,并在出差 时发生过几次无保护的男男性行为。 小周自认为风险不大,却又不放心,便来到疾控中心的 VCT 门诊 进行 HIV 检测,却完全没想到阳性的检测结果。 这一结果彻底改变他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规划,小周绝望又有些不 甘甚至不相信,小周时而回想起自己荒唐的过去,后悔自己无法控制 的过往,后悔自己的无保护性行为,后悔自己为减压和追求愉悦而在 肉体上的放纵,后悔自己为什么因为侥幸而没有使用安全套。追悔莫 及的小周,最终没有选择留校,而是出于隐私考虑,去了一个不需要 入境强制检测 HIV 的国家留学。
【点评:作为一名优秀的名牌学校大学生,小周本该有自己美好而光明的前 程。未来的一切都在眼前打开,然而因为自己同性性行为的放纵,未采取安全措 施,侥幸中失却了防线,感染了 HIV。检测 HIV 阳性的前前后后,小周经历了人 生的彷徨、起落、挫折和懊悔,承受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有的一切。父母亲友的期 望、老师的培养和自己长久积累的自信,轰然倒塌,说明人生没有假如和后悔的 机会,一旦做出选择,采纳了行动就要承受应该面临的所有的后果。而此时悔之 晚矣。作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只能在惋惜中,为他提供一些专业的帮助和 抚慰,帮助他接受这个感染的事实,度过巨大的心理应激期。案例中小周能主动 到疾控中心的 VCT 室进行检测,说明自己还是有一定的知识的。而感染 HIV 也完 全是个侥幸心理的失败。这是一个主动寻求帮助的过程,一方面说明小周意识到 自己的行为是危险的,但他在性行为中依然没有进行保护措施,导致他最终被确 定为 HIV 阳性;而另一方面说明小周已经很无助,即使对结果有一定的预期和担 心,但自己无法独立面对,需要从专业人士获得支持与帮助。在这个案例中,提 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一定要发生性行为, 那么请正确使用安全套。如果自己在性行为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如安全套破损, 需要到专业机构立即寻求支持和帮助,做出评估,看是否需要进行暴露后预防。 在刚刚得知自己 HIV 检测阳性时,人们往往是很脆弱的,更需要得到社会、家人 以及专业人士的帮助支持,此时应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