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堂二十三讲- 异性交往课程一、认识男女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37

异性交往课程一、认识男女

有人说青春是一种美丽的心情,它属于鲜花和歌声;有人说青春是七彩的颜色,图抹出最美丽的色彩。

青春的心宽得像海,青春的心蓝得像天,青春的心纯得似镜,青春的心美得如梦。然而在这青春季节里也有阴雨霏霏,让花季的少年困惑迷茫,有人说长大真好,长大也真烦。大家现在已经是初二的学生了,而这一阶段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心中理变化最为剧烈的一个时期,它既表现出了具有成熟一面的特征,同时也还带有儿童比较幼稚的一面,许多想法还比较偏激,而且也不够全面和客观。当然,这些特点也必然要反映到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之中。

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些典型的个案:

初二一名女生在妈妈逼迫下将一名男生给她写的信交给了老师。从此,她十分自责,经常做恶梦,并且不了抬头看同学老师,学习成绩受到极大的影响,不知该怎么办。

初三一名女生在来信中哭诉:母亲只是偶然碰到她与一男生一前一后走出校门,就认定她与那男生关系不一般。由此,父母禁止参加学校篮球队的活动,也不允许她当班干部;还经常检查她的书包,甚至父母有时到学校门口接她回家,看见她与男生说话就盘问这个没完没了,并允许她解释和申辩。这样,使这名女生非常痛苦压抑,学习成绩和人际交往受到影响。

还有一名初二男生来信说自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又是班长。有一个女孩给她写信说喜欢他。他看到信以后,心跳加速,脸发烧,心里非常矛盾,并且以后也感觉精神压力很大,吃饭、睡觉、走路、上课都想着这件事。平时,这个女孩子找他说话,他也很紧张,总觉得背后有人议论他们。为此,他非常苦恼,不知怎么办,希望得到帮助。

这些困惑你们曾经遇到过吗?假如这些同学需要你们帮助,你们会怎么办呢?

当然,象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这说明,我们对于异性交往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父母与老师,往往对这类问题神经过敏,如临大敌。大多数成人的态度是:理论上支持,实践上反对,对具体的问题上多是采取千方百计阻止异性交往的态度。因而,本来并非严重的问题,常常越弄越糟,甚至影响了一个纯洁少年的健康成长。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青少年必须学会人生道路上自我的选择和心理行为的自律与管理。异性交往是人际交往的内容之一,也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必修课和应掌握的生活技能,无法回避,也无法靠简单的禁令而绝对禁止

今天我们就中学生成长中的异性交往的几个问题和大家来做以下探讨。

三个问题
1
、与异性交往好吗?怎样与异性交往?
2
、是友情还是爱情——异性交往中友情与爱情的界限。
3
、早恋有害吗?

有人曾经对中学生异性交往的问题做过调查,结果发现,异性交往问题已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第一位的问题,很多中学生都说,他们从不和老师或父母讨论异性交往问题,否则不是被他们误解,就是遭到批评斥责。可以说,对于异性交往问题大家都走得这紧张,学生不知所措,家长和老师如临大敌。

其实异性友谊是人类友谊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异性朋友的结交,是友谊交交往中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我问大家,你们更喜欢同性交往还是异性交往,只要凭心而论,两相比较,你可能是更喜欢异性交往。

众所周知,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性交往在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心理萌发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一般来讲,既有同性朋友又有异性朋友的中学生,往往性格比较开朗,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帮助同学,自制力也比较强;而那些只在同性同学中交朋友的人,往往缺少健全的情感体验,不具备与异性沟通的社交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圈子也比较狭小,人格发展不完善。

男女生的交往不仅是正常的,而且是必要的,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心理学的研究和实际观察发现:青春期交往范围广泛,既有同性知已,又有异性朋友的人,比那些少有朋友,或只有同性朋友的人的个性发展更完善,情绪波动小,情感丰富,自制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彼此之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个人在异性面前更想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从而激起自己行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举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某校某班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闹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范。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异性效应。其实,异性交往还具有心理的整合、协调与保健功能,俗话说的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道理是有心理学依据的。在学习、游戏、旅游、体育比赛等活动中,很多中学生在异性面前都会有一种异样的心理感受,一种难以言表的愉悦与兴奋,而且特别愿意在此时表现出自己的长处。有的女生说:我觉得男生心胸开阔,和他们在一起时我的心情也开朗了。有此男生讲:也不知为什么,比赛时如果有女生在场观看,我们男生就跑得特别卖力。其实,这些都说明了正常的异性交往对双方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促进作用。由于男女同学各自特点不同,男生往往比较刚强、勇敢、不畏艰难、更具独立性,而女性则更具细腻、温柔、严谨、韧性等特点,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他们的性格发展和智力发育都有益处。

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刚强,此话不无道理。异性的相互吸引会使彼此产生更加完善自己的要求,同时也会给双方造成一个发展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这样就为自己创造了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获得一个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绝好机会。就中学生而言,男女同学在异性交往中还有相互补偿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有利于心理平衡

根据你的观察,你是否注意到男女生在性格气质上存在的差异?实际上女生心思较男生更为细腻,而男生则较为粗犷而更有胆识。这样在交往时往往能在心理发展上达到一种平衡和补偿的效果。当你居丧时,可能异性的劝慰更加切中要害,女生可以请求男生在勇气和魄力上的支持,而男生可以请女生一些要求细致的工作。譬如班级中,往往是男生做班长,女生做团支书,这种工作分工正好体现了一种性别上的互补和搭配。

2、有利于人格和谐发展

有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与父亲有良好沟通的女孩在长大后更有具有女性魅力,更加温柔。对于我们来讲,两性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所以有歌唱道:女孩的心思你别。而男孩渴望自己被重视,被异性青睐,所以也唱到: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其实这都表明,由于性别不同,对世界的体验和看法也会不同。所以我们才会去渴望和异性交往,就无法体会到异性的想法和感受,以后进入工作和婚姻就会产生很多的隔阂和矛盾。但是也不能只与异性交往,曾有人这样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要好的同伴的话,那么他(她)也不会是个很好的伴侣。如果只与异性交往,就不能体会同伴的心态,而这是培养我们爱和宽容所必须的条件。

3、可以避免和异性交往的恐怖

因为男女两性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总是觉得异性是我们完全不同的人,这就会使我们不敢与异性交往。时间长了,对异性伙伴就有一种恐怖感,说话、办事、交往都无限的紧张,而当我们开始频繁地与异性交往后,便会发现其实异性也没那么神秘,便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轻松的交往模式。

4、有利于在活动中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

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心理上存在异性效应,青少年尤甚。这种"异性效应"的表现是,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这是因为,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从而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既然和异性交往有这么多的好处,所以中学生异性交往是值得提倡的。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同学在与异性交往方面出现了一些偏差,比如,有的学生表现为与异性交往时过分害怕、紧张甚至恐惧;有的学生则表现为过分随便、没有分寸、甚至放荡不羁。这两中情况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举例:某大学生的异性恐怖,因为中学时同桌长得象林志颖,多看了眼遭到白眼,之后再也不抬头看黑板,意志力非常顽强,只靠听,记笔记,不会问同学,考上了大学。直到大学毕业父亲发现女儿的异常,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告诉她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别让她泪流满面。)

(交往原则:)
到底怎么样才能实现和异性融洽交往呢?其实有很多专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异性交往原则,非常有实用价值,我们可以借鉴一下: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思无邪,交往对自然就会落落大方。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广泛接触,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有的人外表像个迷人的小帅哥,但交往中会发现他华而不实,有的人学习成绩顶呱呱,却恃才傲物、颐指气使。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还失之偏颇。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机会,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再次,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把握两人交往的心理距离,排斥让彼此感到过于亲密和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如果我们在交往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静如水的状态。

在具体的交往过程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不必过分拘谨。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在心理上,应该像对同性朋友那样去与异性交往,因为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异性间自然交往的步履常能描绘出纯洁友谊的轨迹,这已为无数的生活实践所证明。

不应过分随便。异性间交往过分拘谨固然令人生厌,但也不可过分随便,诸如嬉笑打闹,你推我拉之类的举止应力求避免。须知异性毕竟有别,有些话题只能在同性之间交谈,有些玩笑不宜在异性面前乱开。此外,异性交往时要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切不可勾肩搭背,搔首弄姿,卖弄风情。因为过分的亲昵,不仅会使你显得轻佻,引起对方反感,而且还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不宜过分冷淡。异性同学交往时,理智行事,善于把握自己的感情固然是必要是,但不应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也会使人觉得你高傲自大、孤芳自赏,不可接近。

不可过分卖弄。在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中,如果想卖弄自己见识多广而口若悬河,丝毫不给别人讲话的机会;或者在争辩中有理不让人,无理也要辩三分,则会使人反感。当然,也不要总是缄口不语,或只不已,如果这样,尽管你面带笑容,也会人觉得你城府太深,令人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