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性爱有赖于艺术修养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29

      完美的性爱有赖于艺术修养

 

   有人说,任何一种艺术创造在心理上都是与求爱有联系的。这种联系不一定很直接或很明显,但却是很深切的。要使性冲动导致艺术上的表现,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必须具有艺术能力。

   罗素曾经十分痛切而深刻地指出:以前所受到的教育使女性在性的问题上过于胆怯,而又使男性过于唐突。男女双方在性的问题上都缺少应有的知识、应有的修养,尤其是应有的美学和艺术的修养。结果就使他们的婚姻生活不能和谐,使他们的性爱生活往往归于失败。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虽然刻意、大胆、不断地追求美,但是他们不谈论性的问题,回避性的问题,性生活对女性来说成了若明若暗、羞羞答答、附加了许多前提条件和精神负担的行为。而在男性那里,性的追求往往是一种性欲满足和生理满足的手段。

  研究发现,现代人之所以感到性生活单一乏味,除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及快节奏破坏了田园风光与人的自然情趣外,缺乏艺术修养是一个重要原因。尽管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愈来愈丰富,经常看看影视跳跳舞。可是一般而言,广大群众的艺术修养还是远远不够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严重缺乏的。

   我们知道,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等对人的性美感的形成,特别在视觉、听觉方面促进性爱的和谐与完美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今中外许多事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古代女子讲究琴棋书画,有利于抒发与交流感情,营造优美形象与艺术境界。

   男女双方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作为审美对象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审美主体充分地欣赏性爱对象——审美客体的美感所在,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歌德说,艺术在一座和谐的水晶宫中集中了一切美和幸福,使人越来越温柔用心灵的欢乐代替肉体的欢乐。

  一方面,爱情追求艺术,追求感受的戏剧性;而另一方面,艺术本身自古至今一直在反映爱情,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性爱,凝聚了爱情的生命力和性爱的美,艺术地再现和提高男女之间的性关系。

  艺术不仅从审美方面反映,而且从精神方面再现了现实。因此,它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使人获得精神享受,感情活跃,以自己的艺术美和完善使人折服。蒙田在《经验论》中写道,爱情和美丽之神维纳斯到处有缪斯陪伴。“……谁使爱情拒绝同诗歌交往,拒绝它的帮助和服务,谁就使爱情失去了最强大的武器。
  
恋人具有画家的敏锐,具有达· 芬奇或拉斐尔,提香或维罗内斯的画笔的纤巧。他生活在审美直观的王国之中,将情人的人间面目改造成美的理想的崇高形象。

  古希腊伟大的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欧里庇德斯曾经发出过古老的感慨:当我们歌舞、饮食和恋爱的时刻,再没有比笛声更使我们感到甜蜜的了。

  相爱的男女常常是在观赏艺术作品,同时又努力创造艺术形象——人们的美感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文艺与性审美有着密切的关系。文艺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门类。作为自然存在、生命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的性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并始终是文学艺术表现的对象。从艺术史上看,几乎没有一位艺术家的作品不涉及性爱活动的表现,性爱是古今中外艺术家表现的永恒主题。艺术家不仅表现性爱的生殖创造,具有官能性美感的性爱活动过程,富于性感美的形象、体态和运动,而且还表现性爱活动中人们的性格以及思想、情感等内心世界。

  艺术门类与性审美艺术表现的性爱形象和性爱活动具有典型的审美意义,与现实性爱活动中的审美相比,更集中地反映了人们不同的审美标准和理想。不同门类的艺术在表现性爱对象与活动时使用的艺术手段不同,具有不同的优势与特征。

文学表现性爱形象与活动的手段是语言,与其他艺术相比它的表现空间最广阔,它可以在时间的序列中随心所欲地描绘所要表现的性爱对象的外貌、性格,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性爱活动过程、心理、情感,不受篇幅的限制。其表现力的丰富、表现领域的广阔及表现内容的完整很难有其他的艺术形式可以与之相媲美。文学的缺憾在于它形象的非直观性,它所表现的性爱形象必须由读者依据经验在头脑中重构。但这一缺憾从另一方面看又是优势,它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人们常说,每一个热恋中的恋人都是诗人。由此可见诗歌对于爱情的作用。动人的爱情诗篇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听了很多,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