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伦理学(三)
中国现代性科学性道德的宣传研究发生于20世纪初“五四”时期一批具有民主主义或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胡适陈望道等人在探索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发起了一场性道德革命他们著书立说发表文章批判封建的性道德讨伐吃人的旧礼教宣传性知识性科学倡导民主平等科学进步的新型性伦理观特别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性伦理学逐渐形成社会主义性伦理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性伦理观为理论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男女平等为伦理出发点的新型性道德体系它对人类历史上一切有价值的性伦理成果采取了批判继承的态度又以其特有的阶级属性崭新的精神内质积极的社会作用从本质上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性伦理学区分开来社会主义性伦理学的宗旨是以科学的形态再现人类性道德以理论思维的方式揭示性道德现象及其规律并提炼概括出社会主义性道德原则和规范用以指导恋爱婚姻家庭生活引导人们的性意识性行为健康发展社会主义性伦理学是一种科学进步的性道德学说它在促进婚恋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促进社会成员性道德的发展完善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精神文明发展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积极能动作用
研究领域 性伦理学是以性道德为研究客体的学科性道德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是一个由性道德意识现象性道德规范现象性道德活动现象构成的有机复合体性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就是以这3种现象的不同特质和内涵为基础而展开的
性道德意识现象 指人们对一定社会性道德关系的心理感受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性道德实践和研究探索中所形成的具有善恶价值取向的心理过程和理论体系是性伦理学研究的首要领域性道德的心理过程包括性道德观念性道德情感性道德意志性道德信念性道德理想等它们是以个体性道德意识的形式表现的性道德理论体系包括性道德的起源和本质性道德的结构和特征性道德的历史演变及规律性道德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性道德的社会调控和自然调控等内容它们是以社会性道德意识的形式表现的
性道德规范现象指导人们性意识评价人们性行为的善恶标准和具体尺度它一方面是人们在长期的性道德社会实践中积淀而成的公认的习俗惯例和传统另一方面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思想家根据自己的利益概括提炼出的调整两性关系的指导原则和行为准则性道德规范现象包括性道德基本原则性道德普遍原则性道德规范3个层次的内容性道德基本原则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性道德对人们性意识性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是处理两性关系的根本指导性准则它是从一定社会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两性利益关系中引申出来的集中反映了某种性道德体系的社会属性和阶级属性是该种性道德体系的核心综观人类社会性道德体系有多种类型但性道德基本原则只有两种:一种是以男女平等为本质特征;一种是以男女不平等为本质特征前者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关系在两性关系中的集中表现后者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在两性关系中的必然反映性道德普遍原则是指人类在两性关系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调整两性关系的一般性普遍性具有相对概括性的指导准则它是低于性道德基本原则的又一等次原则性道德普遍原则主要包括:性禁规原则生育原则婚姻性爱原则私事原则无伤原则等这些原则是对性道德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人类关于性道德认识的共同文明成果但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人对其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解释使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显示出阶级性特征来
性道德规范是调整两性关系判断人们性意识性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规则和尺度它受制于性道德基本原则和普遍原则是性道德原则的补充和展开相对于性道德原则来说性道德规范是更具体更丰富更多样化更可直接比照的性道德准则性道德规范所要研究的包括:择偶和恋爱中的性道德婚姻家庭关系中的性道德婚外性关系与性道德青少年儿童的性道德等
性道德活动现象 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性道德观念性道德原则和规范所进行的各种具有善恶意义的实践活动它包括性道德教育活动性道德评价活动性道德修养活动等内容青少年儿童的性道德教育对同居独身同性恋的性道德评价重婚纳妾卖淫嫖娼强奸乱伦等性罪错问题都是这一部分研究的内容
上一篇什么是性伦理学(四)
下一篇什么是性伦理学(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