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已经要严重影响生活,造成心理压力,该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70

强迫是焦虑的一种极端的表现形式,如果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那么就需要调整。推荐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正念认知疗法(MBCT)。

直面强迫,踏出战胜疾病的第一步既然感到了自己的强迫行为正在对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就不能坐视不管,任其发展下去。今年五月,正好自己很喜欢并且信任的微信公号“健心家园”举办“走出强迫”正念训练营,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在樊瑞娟老师的带领下,我一步步认识到了强迫症的心理成因、家庭因素、病症的实质,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去应对强迫,学会和它的相处之道。八周训练营下来,自己强迫回忆和查找的行为已经少了很多。虽然还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大脑中已经不再有像之前那种“插入玻璃碎片”的疼痛感。

樊老师的很多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她在训练营里讲到,康复训练的一个效果,不是看我们缓解了多少症状,而是看我们改变了多少对疾病的态度,一种行为是否发展为强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比如我观察到自己偶尔也会有短时间内重复洗手以及出门前反复检查门锁的行为,但是这些并没有对我构成强迫,是因为我能认知到这些行为背后是自己对卫生和安全的在意,对这些行为的认知是积极的,是接纳的,所以它们并没有伴随恐惧焦虑等情绪在我的大脑中固化下来。很多艺术家、文学家的生活中也会有类似强迫的种种“怪癖”,但是他们大多把它看成是个人风格的一种象征和标志,而非作过多负面的解读。所以我们不妨试着转变态度,解读自己强迫行为背后的积极的一面,会更有利于自己接纳它,而非被其控制。

第二个让我受益匪浅的观念就是学会和自己的想法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不是纠缠其中。要意识到想法可以存在,但不等于我们一定要将其付诸行动。强迫行为的背后常常是有着长期形成的固化的一些不合理信念,比如完美主义、事情必须是某个样子或做到某种程度、问题一定要得到完满的解决等等。其中有些伴随着我们成长历程,经历过长期行为强化,扎根在大脑中,所以很难识别。在强迫意念和冲动出现的瞬间,我们好像身心都完全被这个念头控制住了,只有将其付诸行动,才能转化念头升起时在内心爆发的极度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如果我们能察觉到:这只是我暂时的想法,不等于我本身,更不等于我的行为,这个强迫意念就已经失去了一半的威力

樊老师还教我们练习很多实用的小技巧,比如图画冥想,想象自己的大脑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念头就是来来去去的云朵,我们躺在草地上,放松地看着它,任其来去自由,变化万千;还有小剧场练习,想象自己是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看着银幕上播放自己的大脑里的念头,如同看电影一般,但是并不走上舞台参与表演,明确自己和想法之前的距离。通过认知的转变和这些实用的小方法,我渐渐和大脑中的种种想法拉开了距离。我不再像之前那样警惕和试图阻止强迫意念的出现,而是能够给予我的大脑一定的理解和自由,我允许那些想法的出现和存在,我更加允许自己的行动和其分离,不受它们的束缚。

暴露+正念,应对强迫的有力武器随着训练营的学习进程逐渐深入,老师讲到了认知行为中的暴露疗法。当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强烈的强迫冲动出现的时候,人的感觉是非常痛苦的。如果我们借助强迫行为去纾解它,就等于强化了强迫意念和行为之间的连接,无异于饮鸩止渴,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取一个策略,就是暴露不反应。也就是随念头来去,我自巍然不动。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撕掉了万年历上的一页印着某句话的纸,随手把它扔进了垃圾箱,之后我突然觉得那句话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必须要找到它”;但是找回那页纸几乎不可能。当时我胸口灼热,呼吸困难,四肢僵硬,出现了类似“濒死”的感觉。那个时候只要我去某宝再买一本相同的日历就完全可以解除这种痛苦,但是我想起了老师教我们的策略,就静静地躺在床上,去内心里看到这种无可抗拒的巨大痛苦,不去评判,也不试图通过斗争去战胜它。

果然像老师说的,暴露在同一感觉中,这种感觉会变迟钝,只要我们不去作无谓的抵抗。一周后,这种强烈的痛苦就消散了。在训练营分享这次经历的时候,还得到了来自老师和其他学员的肯定。老师继续告诉我们:当我们遭遇强烈的情绪冲动,体会过我们能坚持、能承受下来,那我们就会产生新的力量感,内心会更加自信。

另外一个特别有力的武器是正念练习。每次训练营开课的时候,樊老师都会带我们做四十分钟的正念练习,有时候是观呼吸,有时候是身体扫描,还有对周围环境和声音的觉察。这些练习在健心家园的APP里都有,一有时间我就会打开,跟着里面的音频开始一段正念修心之旅。

之前看过心理学书籍,其中就提过正念可以显著优化人的大脑结构,使大脑各部分处在协调的同频共振之中,可以提升我们的专注力和对幸福的感受力,而且它可以随时随地自助练习。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通过正念提高我们对当下的觉察,对发生在我们内部的心理事件和外部行为进行观照,使我们能够让自己处在身心和谐统一的状态,带着正念觉知、了了分明地去行动,强迫出现的几率自然会少许多。

练习正念之前,自己一天中有很多时间是在无意识地刷手机中度过的。现在意识到那只是一种对身心出现的不好的感受的逃避行为;现在当自己感受不好时,会借助正念冥想去观照它,给自己的大脑以滋养,每次看手机也能够选择对自己真正有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来看。

标签: 强迫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