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78

  江西综合新闻广播讯(记者刘宜河、黄延平)暑期长假已经结束,各地学生陆续返校复学,而刚刚摆脱了“强迫症”困扰的初中生小杨(化名)对新学期充满了信心。一年前,13岁的小杨被诊断为患有“强迫症”,经过药物治疗病情有所缓解,但还是多次出现了反复。今年4月,他来到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宜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就诊,负责接诊的周文琼医生了解到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小杨,每次放学回家只要十分钟的路程,而他却用了一小时,在回家路上他会反复来回走。结合小杨的症状,周医生开始为他做精神及辅助检查,最终小杨被诊断为强迫症。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宜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负责人 周文琼:“现阶段,心理健康的话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及成年群体开始接受心理健康服务、接受心理健康咨询的干预和帮助,我们将努力在药物治疗的优化、心理治疗技术的多样性以及医疗设备上进行不断改善,用更好、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手段去践行和落实相关国家政策,完善心理健康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康。”

  强迫症是一种特别严重的心理疾病,患上该病以后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下降,看待问题会显得异常。其临床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同样的想法或行为,明知不合理,但又难以控制,需要顺从不合理的想法,方可减轻痛苦,在此行为下,会引起强烈的内心冲突,因而常常伴有焦虑。

  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强迫症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而青少年期又是最常见的发病年龄。周医生告诉记者,得了强迫症,不要讳疾忌医,羞于启齿,更别把它当作是精神病。强迫症是心理疾病的一种,不属于重性精神病,因为这类病人有完好的自知力、判断力,他们能认识到,强迫症状给自身带来的痛苦。需要及时找到精神、心理医生进行疏导,干预,才能更早的防治此病的发生。

  经过14次心理治疗和药物、物理等综合治疗后,小杨目前已基本痊愈。而小杨只是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去年10月刚投入使用的宜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所至今已接诊的数千名患者中的一员。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 廖波:“我们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采取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服务,不仅改变了精神专科医院过去“封闭治疗”的旧形象,还可以推进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与社会的融合。”

  据了解,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是赣西地区规模最大的精神医学三级专科医院,也是国家卫健委市级重性精神病治疗和预防技术指导基地。高水平全面小康,离不开心理健康。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多,为了满足患者就医需求,扎实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有效落实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系列举措,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2020年10月投入近200万元改造建成了宜春市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部。心理卫生中心拥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6名,心理治疗师4名,心理咨询师1名,专业技术人员都曾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国内一流医院进修学习,具有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心理门诊设有2个心理诊室、心理治疗室、心理测量室、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室等。拥有国内先进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仪、脑状态检测系统、神经心理测验系统、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以及心理测量系统,可开展认知行为治疗、家庭心理治疗、动机面询、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ERP、精神分析疗法、沙盘治疗等多种心理治疗。目前是赣西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专业水平一流的心理门诊。心理门诊自独立运行以来,截止到2021年7月,累计接诊患者4300余人次,其中初诊患者1200余人,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心理治疗1100余人次。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改进和完善上门求诊服务的同时,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还主动走出医院,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警)营、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的“六进”活动。针对不同社会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为群众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及义诊、发放精神心理健康宣教手册等服务。他们积极与宜春市综治中心、团市委联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10余次。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门诊开展了公益门诊活动,免费为部分儿童青少年进行心理体检,目前已有近30名学生主动前来咨询;开展了青少年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讲座等工作,接听青少年及其家长线上心理咨询电话1657次,接待了563人次面对面公益心理咨询。先后4次深入中小学校为学生进行学习压力管理讲座、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活动,受益学生3000多人次。还组织医务人员志愿服务队走进宜春市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宜春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为900余名学生分别开展以《你好,中考!》和《你好,高考!》为题的考前心理调适辅导讲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高考,启发、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心理方法更好的调节身心,有效缓解考前心理压力。他们还为武警、消防、火箭军等特殊人群提供心理援助。先后两轮深入各县市区共14个武警执勤中队,为武警官兵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共1200余人次、团体心理辅导28次(受益官兵560余人次),一对一心理咨询32人次。深入宜春市消防支队开展压力管理与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40余名消防员受益。先后17次深入火箭军为服役军人提供心理咨询72人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健康筛查、团体心理辅导等,累计服务人群3600余人次,发放宣教资料1000余份,免费发放药品2800余元,得到了患者、家属及群众的普遍认可。

宜春市三医院:不断推进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李旭:“心理问题现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宜春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健康宜春建设的生力军,积极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将心理健康服务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平安中国、健康中国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广大市民更有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标签: 心理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