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心病?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85

  心病可用心药医

解决情志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用情志来克服情志,用一种情志来战胜另一种不正常的情志。这种方法叫“五志相胜法”,相胜就是相克,五种情绪互相克制,就好比是五行,相生相克,一物降一物。

思虑过度,愤怒来治

以愤怒对治思虑,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游滞的一种疗法,它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和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

《四川医林人物载》里记述了一例郁病怒激之的病例:青龙桥有位姓王的儒生,得了一种怪病,喜欢独居暗室,不能接近灯光,偶尔出来则病情加重,遍寻名医而屡治不验。一天,名医李健昂经过此地,家人忙请他来诊视。李氏诊毕,并不处方,却索取王生昔日之文,乱其句读,髙声朗诵。

  王叱问“读者谁人”,李则声音更高。王气愤至极,忘记了畏明的习惯,跑出来夺过文章,就灯而坐,并指责李氏:“你不解句读,为何在此高声嘶闹?”儒生在发过怒以后,由于郁闷得以发泄出来,病情居然从此有了根本性的好转。

恐惧过度,思虑来治

《黄帝内经》认为“思胜恐”,就是让恐惧的人去思考,思考引起恐惧的原因,把原因搞清楚了,恐惧自然就消失了,所以说思虑可以克制恐惧。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解某些不良情绪,以达到康复之目的。就是采用说理开导等方法,使患者神志清醒,思维正常,理智地分析产生恐惧的原因,逐渐克服恐惧情绪。

大喜过望,惊恐来治

如果一个人大喜过望,伤心了,喜得气血上涌,用什么办法来治呢?《黄帝内经》上说可以用使其恐惧的办法来治,叫恐胜喜。

  这种方法又叫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吴医汇讲》解释说:人体之气必须平顺,适中、适度,不及和太过都会得病。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笑不休说明喜乐太过。所藏之神也就涣散了。至于恐能胜喜,是因为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符合水火既济之道。

  人在喜极的时候,突然遇到恐惧之事,莫不反喜为忧。

忧愁悲伤,喜可以疗

如果一个人忧愁悲伤,那么首先会影响到肺。肺受伤,可以让他高兴,高兴了之后,自然就不忧伤了。这种方法又称“笑疗”,对于那些因神伤而表现得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效果都不错。

愤怒过度,悲忧来治

怒伤肝,愤怒的情绪会令人产生冲动,进而出现打人毁物、烦躁、面红耳赤、头晕目眩、吐血和昏厥等现象。以悲胜怒是促使人发生悲哀,以消除怒气,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类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

标签: 常见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