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说自己在大学生涯的心理成长吗?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54

1.感情随缘,莫强求

校区在西北某贫山沟里,极其荒凉;新入校的男生叫嚣,不谈恋爱,做什么?空气中弥漫着荷尔蒙的味道,长得好看的和高且帅的极速结合在一起,不过历经毕业岁月的摧残,还是败给了现实。结合有多快,破财得就有多快。

话说爱情这东西,像毛线,织成毛衣,穿在身上,暖和得不得了;穿个钥匙,挂在脖子上,招摇过市,惹人耻笑。

还有些情愫,终究逃不出原生家庭的悲哀,一点也不可怜。

再说友情,缘聚缘散缘渐浅,天各一方冷暖自知。

说到底,度过了激情期的亲密关系,何以为继?实习期所参杂的社会关系已具毁坏性。深入社会的柴米油盐,步步腐蚀,甚至一举摧毁亲密关系。只有相濡以沫,磕磕绊绊,直至该关系升华为亲情,这样的案例实有确少,让人无奈。

2.看淡物质/金钱激励

校园评奖那些事,什么奖学金、助学金、十佳歌手、优秀社团干部,凡牵扯人评的那些事,水分各有千秋,不过是导员,班委,学生会的一些勾当。

那时还有些从未听过名字的奖(含大笔金钱)给了某位和班委要好的同学。公示自然是没有的,悄悄发了便是。

还有同院不同系的高材生。绩点4.0+无缘学业类奖项。

在那个等级森严,界限分明的阴暗体系,想要啥?又能得到啥?毕竟谄媚之术,亦或奖我8000,分导员1000,分班委2000的私下事,连想都想不到。

3.认识阶层的存在,见识城乡的距离,意识贫富的差别。

福而帅的偏偏还高,生于城市,去外面吃小灶。穷而挫的偏偏还矮,起于农村,在食堂吃大锅饭。倒是谁也不笑话谁。

某次澳洲某大学项目来校招生演讲,成绩好的学生去了大半,听到最后才知道高昂的学费远不是自己所能负担的。直面这个惨淡的事实,懂得经济条件这个成语的深刻含义。

总感觉自己上学花了家里很多钱,省钱不得法。入账又无门。终于在寒假获得某饭店打工的机会,还被另一个饭店老板5岁的儿子挖墙脚,怎么不去我们饭店呢?财富的代际传承就呈现在眼前。

4.坚持自己的“专业”,安身立命。

初入大学,世间万般学习重负,一担子缷清。这只是错觉。第一学期班上一半的同学挂了科。学习这事,啥时候都不能落下。

回想自己的毕设论文,自拟问卷,发放调查,有论点。老师本应在根源—问卷信度效度去做分析,在结论上引导。可她只盯形式的东西,这让我对她的学术素养产生很大的质疑。

另一位院里颇有话语权的老师,自以为提了建设性意见(话说那老师当年兜售自编的教材,只能用不忍直视来形容)。事实证明,他们的学术素养不足以指导毕设。果然那些老师在学术道路没走多远。

还有实习,不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都是虚度光阴。不管是学校安排的,还是自己找的。

最后,自己要强大起来,偏偏强大的过程受到来自各方(他们没有这个意识)的阻力。

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横刀向天笑。所谓成长就是发现以前认为的是错的,重新认识便好。

标签: 成长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