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善的哪吒与黑化的熬丙从何而来 ——教养环境在儿童期心理发展中起到的

心理健康 心理百科 155

  “每个人的内心都匍匐着一头黑暗巨兽,伺机将你拖无尽的深渊,唯有爱与陪伴能带给你寻找光明的力量。”——《天生变态狂》

  前段时间我去看了大热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间有个片段:熬丙听到李靖要揭发龙族偷取灵珠一事的时候,熬丙瞬间黑化,打算水淹陈塘关。我当时一直有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动机促使吞食混元珠中善的一面的熬丙瞬间黑化的呢?这难道不应该是一个代表着真善美的翩翩美少年么,因为别人要揭发他们的过错,他就会在一瞬间黑化么?(下文会有部分剧透,谨慎观看)

  混元珠是天地灵气历经千年孕育出的珠子,但它吸食的灵气太杂,仙气魔气缠绕不清,善恶不分,后被元始天尊炼成魔丸与灵珠。魔丸是代表恶的一面,到时间是会经天劫消除。笔者认为与之对应的灵珠则代表善的一面。这两个珠子分别被哪吒与熬丙两人吸收。由此推论出世之初,哪吒是向恶,而熬丙是向善的。那是什么促使两人在各自成长中有不同发展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话分两边,李靖是陈塘关的镇关总兵,深受百姓爱戴,哪吒是李靖、殷夫人夫妇期盼三年姗姗而来的孩子,自出身起家庭环境优越。而另一边龙族本是妖兽,因前期平定海底妖兽被封了神职。不过这神职是赏是罚还真不好说,毕竟现在所有龙族都被栓在镇压妖兽的阵法柱子上,还用锁链拴着,半步也不能离开,这更像另一种方式的囚禁。熬丙甫一出世便生活在一个家族混居的环境里,这对一个新生儿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在儿童成长期,独立的居住空间对儿童是否能建立独立的自我意识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很显然这对于熬丙而言是很难的。

  接着我们通过埃森克八阶段理论来探讨哪吒与熬丙的成长中的不同: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①

  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是建立信任感的重要问题。信任在人格中形成了"希望"这一品质,它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哪吒刚一出世,便制造了很多混乱,引起众人恐慌,大家都感觉这是个妖怪,众人坚持要斩杀哪吒。这个时候刚生产完虚弱的殷夫人冲了出来,从人群中救下了儿子。那一刻这个孩子是人是魔都不重要,在殷夫人看来这只是自己的儿子,她爱着的儿子,她给予刚来到世界的哪吒是全部的信任。在孩子大脑发展过程中,这些充满关爱的看护人向你提供了未来人际关系的模板。这样的模板会成为你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要的“世界观”。②哪吒最开始学习到爱是从母亲的言传身教中学习到的。

  我们看向熬丙这边,熬丙同样是在家族的期待中来到这个世界的,但是这种期待又带有了某种目的性,熬丙甫一出世就肩负起了家族复兴的重大使命,这种爱是有条件。在家族中熬丙是没有自我的,他代表的只是家族复兴的希望。他的很多需求都是没有得到满足的(比如熬丙自述从小到大都没有朋友,他也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熬丙学习到的是,爱是有条件的,没有人会毫无条件的爱着你,支持你。很多时候我们会说爱别人之前要先学会爱自己,但我觉得这是个悖论。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被别人爱过,他是很难知道怎样爱自己的。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①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哪吒因甫一出世制造的混乱,让他在陈塘关百姓心中有了一个人人避而不及的妖魔形象。即使后来哪吒赶走水妖救下小女孩,在百姓心中他还是那个人人畏惧的妖魔形象。不过从影片最后,哪吒父亲李靖的一席话,“你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你是谁,由你自己决定。”大家忽然明白李靖虽然是一个严厉的父亲,但是他对于哪吒是肯定与支持的。我觉得正是这一份支持与肯定让哪吒能有底气呐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这句话出自熬丙的师傅申公豹的自我感言,这句话令很多观众记忆深刻,但是这句话对尚未形成独立自我的熬丙进行了很大的否定。申公豹因为自己的个人经历原因时刻在提醒着熬丙,你是一个异类,如果不能变成一个“人”,你是没有办法被别人接受的。家族的使命,师傅的言传身教使得熬丙的人生道路上不能出现任何变数,这个时候有人要准备告发龙族偷取灵珠一事,不管这个人是谁,熬丙只能选择黑化,消除掉妨碍他的人。

  大脑这个器官就像一部史书能储存我们个人的记录。我们的人生经验在脑中塑造出样板记忆,成为我们行为的导引,从而塑造我们的自我。③因上述种种,真善美熬丙黑化水淹陈塘关,魔童哪吒拯救陈塘关百姓在我看来都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行为。教养环境在儿童期心理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同时也要相信,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就是人类的爱。④

  ——①摘自百度百科: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

  ——②③④摘自Bruce D. Perry《登天之梯:一个儿童心理咨询师的诊疗笔记》

标签: 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