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的多动症儿童是什么样的?
好动,停不下来,注意力无法集中,
小动作多,屡教不改,
他们让老师头疼的存在,
让家人难以安生的小生物。
正如上述,皮皮在第一次来到儿童心理门诊的时候,“是跳着进来的”门诊主任周敏兰老师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况还在苦笑“平时我们一起做游戏训练,都是一位训练师带着三四个孩子一起,皮皮当时来的时候,我们的咨询师小伙子都没办法独自让他停下来。”
没错,这个10岁的五年级小男生被诊断为多动症。孩子自己说感觉控制不住自己。他就像一个小陀螺,无时无刻都得转动才行。
因为给同学和老师们造成了困扰,班主任老师建议皮皮一家人试试寻求心理帮助。
周老师这次运用了沙盘工具来观察家庭模式。
沙盘游戏简介
沙盘游戏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游戏通过“呈现——释放——疗愈”原理,让孩子释放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不仅是一个对幼儿的心理问题治疗与康复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幼儿潜意识的发挥及创造力的培养的过程。
较之亲子沙盘,家庭治疗沙盘参与的家庭成员更多,虽然观察起来更复杂,但也能更直接的暴露出家庭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妈妈:
把这个放这里干啥?!
别拿那个!
你给我放下!
姥爷:
你弄撒呢!
把沙子都弄出来了!
都是因为你爸,从小把你惯滴!
上述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对话,但是周老师发现的问题的确集中在妈妈和姥爷身上:母亲对孩子干扰过多;而姥爷性格急躁,经常批评、责怪孩子,同时对孩子的父亲有蔑视的情绪。
针对发现的问题,周老师展开了阶段性家庭治疗,指导思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周老师要求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避免使用批评、责怪语气,逐渐改变跟孩子的互动模式;其次,皮皮的父母需要积极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跟孩子加强沟通的同时也要给皮皮有自己的空间和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且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而皮皮,则领到了跟爸爸共同制定养狗计划的任务。
没错,【养狗计划】。周老师在交流中发现皮皮对小动物很有兴趣,一直想养只狗,才为他制定了这样一项特殊的任务。听起来简单,但周老师要求皮皮制定详细的计划,要了解狗狗的种类和习性、喂养和护理知识,甚至还需要知道狗狗生病了该怎么办。这就要求皮皮要跟爸爸一起查阅大量的资料,学习大量相关知识。对10岁的孩子来说,也的确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时间过得很快,皮皮一家人即将结束一个阶段的家庭治疗。家庭氛围的变化让所有成员感到惊喜:姥爷脾气好了非常多,原来挂在嘴边的批评和指责慢慢转变为讲事实、摆道理,成为了孩子的好榜样;妈妈腾出了更多的时间给自己,也留给了孩子更多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而皮皮和爸爸因为【养狗计划】关系更加融合亲密,家庭氛围和谐又温馨···
还有更可喜的改变!
因为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皮皮的阅读习惯和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皮皮从原来的班级倒数突飞猛进到了班级前十名!
原来那个大小伙子都压不住的多动儿童,经过不到一个阶段的家庭治疗成效着实令人惊讶!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周老师又恰恰擅长利用兴趣调动积极性,带来事半功倍的正向影响。
“我们往往会忽视家庭中互动模式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正如能清晰地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从来没想过根源可能在自己身上。”周老师如是说,“希望能有更多父母从孩子身上感受到焦躁的时候反思一下自己。如果觉得问题难以调和,也欢迎来找我们寻求帮助。”
(郑重声明:为了遵循心理咨询为来访者保密的原则,我们的每个案例都会隐去案例中人物的真实姓名及真实身份。案例中的来访者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有代表性群的综合典型代表。)
说在后面
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最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效果不理想,药物+心理行为干预是我院常采用的治疗方式,在多例临床多动症儿童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标签: 儿童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