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太多。亲测最有效的方法是关闭朋友圈,然后“读书,大量的阅读”。
希望的个人经历对你能有借鉴意义(分享我的案例,只是想告诉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盲从,我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不要被这些步骤搞得你更焦虑;读书吧,认识自己,再重建)
先介绍一下背景:2016年我的债务还有100万,负债的情况已经持续了3年。在爱人的劝说下,我放弃了二次创业的想法,踏踏实实找了工作勤勤恳恳做上班族,虽然工资对还债就是杯水车薪,但我知道如果不上班我连翻身都没机会。这是最现实的问题。活下去是第一步。
3年内基本上每天都是焦虑中度过,脾气暴躁孤僻不社交脆弱易哭。幸运的是我爱人一直陪着我,用微薄的工资支撑着我们的日常开支,我的所有收入全部用来还债。最难的时候,我们两人对着一碗泡面互相推让。5元钱的菜我们可以吃两顿,3个月如果幸运的话能吃一顿大餐,平时都是自己做饭带饭。这种状况持续到2016年,这时公司倒闭,给我赔了2个月薪资,我就失业了。
2016年是我最焦虑的一年,整夜失眠状态极差。也是在这一年里我读了144本书,饥不择食没有目标计划硬塞,上洗手间挤地铁都在刷电子书,只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胡思乱想。这段盲目读书的经历让我开始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从容应对焦虑。2017年学会了“过好每一天”工作生活都向好的方向发展了,2018年学会了“事以密成”逐步走上正轨,债务不在成为负担,2019年关闭了朋友圈,还清了债务,有了我们的第一套房;2020年开始认清“人至察则无徒”继续努力活着。
我应对焦虑的方法2016年读书
2017年至今有目标的读书,按照以下开始进行(每年都会进行调整)
1、拆解焦虑
当时我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债务。要还清债务,有2个途径,创业或者继续上班。当时没有家人支持我创业,我也没有资金来源。所以继续上班是我唯一的选择。上班,薪资高低就是主要焦虑源。薪资高低取决于个人在公司创造的价值高低。那势必要提升个人学习能力。
个人学习的焦虑主要有以下症状:
收集干货,追捧大神,积极参加社群类学习→焦虑,热热闹闹收获甚少;
对微信群群友分享文件,习惯性一键收藏→焦虑,资料太多先看哪个,纠结;
将各类干货下载,在规定时间内学完→焦虑,对收入无直接影响;
朋友圈里的人长得美收入高家庭幸福→焦虑,我怎么这么惨;
每天忙忙碌碌,睡觉前一刻发现一无所获→焦虑,浪费人生一文不值。
分解对抗焦虑:
第4点焦虑对抗策略:关闭朋友圈,去读书
第1-3点焦虑对抗策略:1、可视化目标,让努力有迹可循
追求技能提升是我的目标,但是目标盲目没有自我检索标准。
制定技能清单:一般包括技能,时间、事项、目标、总结等一系列事项(配图是我当时做计划,每一天都有任务和收获,每一天都很充实)
为了避免工作时焦虑再次侵扰,我把工作时段也计划进去了,比如每工作一小时休息5分钟读小说/技能类书(Excel、ppt等可以学一两个技巧立即使用在工作中)
第1-3点焦虑对抗策略:2、用手抄写,静心
每天下班后,抄写英语小说,刚开始抄写的时候很没有耐心,还是很焦虑,但是强迫自己一星期后就慢慢享受这个时光了。
第1-3点焦虑对抗策略:减少内耗
焦虑让我排斥与人交流。所以大部分时间窝在家里,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是全世界。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沟通外,基本不做多余交际。常期熬夜,面色蜡黄经常感觉全身不舒服。长期给人印象“疲惫”。心累大于身累,我的能量被内心消耗了。
这时候要学会,不抱怨,不自我否定,这一点如果自己做不到,可以让家人多鼓励夸奖自己;自己也要养成赞美别人的习惯。感恩生活中的一切。一餐一饭都值得我们感恩。走出自我的封闭圈,正视自己的交往需求,把个人的能量释放于有用之处。当变得快乐与轻松,整个世界都会拥抱你。
人的身体和心灵是一个反脆弱系统。你越是不使用它们,它们就越脆弱。但如果你挑战它们、给它们压力、捶打它们,它们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强大。用精神分析理论的攻击性来解释内耗,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攻击。
第1-3点焦虑对抗策略:注重质而非量
适当的保持钝感力也是一种能力。,盲目追寻社群干货被问及收获除了高大上的术语和鸡汤,其他更是无从说起。热闹之下,是一个人的惶恐,断舍离,从知识为中心的学习转变以自我为导向的学习,从被知识支配变成掌控知识。
第5点焦虑对抗策略:输出
“把自己弄的很忙,结果仍旧一无所获”每天都写点什么吧,哪怕是100字。
高效的学习是输入+加工+输出。这是一个将知识系统内化的过程。没有目标的学习也只是自嗨,只是在学习中寻求安全感和快乐。学习新知识时,先明确为什么要学,想通过它来解决具体的哪个问题,带着此类问题开始学习。学习过程中可以打破以往划线标重点的习惯,改为关联知识点的想象。最后能够将学习内容组织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增加观点和看法。
标签: 学习问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