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糖类
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它们具有甜味,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而以甜味的果实或根及根茎中含量较多。易溶于水及烯醇,不溶于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中。
菊糖是一种由果糖縮合组成的多醣,主要存在于菊科和桔梗科植物中,易溶于热水,不溶于醇。
要除去提取液中的糖类,可将提取液蒸发浓缩,然后加入浓酒精,糖类可沉淀出来,过滤除掉。
第十节 淀粉类
是植物体中广泛存在的贮存养料,多含于植物的种子、地下茎和块根中。
淀粉是由多数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醣类化合物,不溶于冷水和乙醇、醚等有机溶剂,但在水中加热到60℃以上,淀粉粒就开始膨胀,温度继续升高,则可糊化而变成浆糊状,很难过滤。因此,含有多量淀粉的药材,不宜采用加水煎煮的方法提取。药液中存在的糊化淀粉可用酒精沉淀除去。
不同植物所含淀粉在显微镜下观察常具各不相同的形态特征,可作为鉴定的依据。淀粉糊遇碘液显蓝紫色,加热时蓝紫色消失,放冷后蓝紫色又出现。这是检识淀粉的简易方法
第十一节 粘液质及树胶类
粘液质和树胶都是多醣类的大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糖醛酸。粘液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细胞中,如白及、知母、百合等都含有大量的粘液质。树胶是植物受伤后的胶状渗出物,如桃胶、杏胶、阿拉伯胶、西黄芪胶等。
这物质都不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形成粘稠的液体,极难过滤,可以加人浓酒精,使它们从水溶液中沉淀出来,或利用分子中含有的游离羧基,加入石灰水或醋酸铅溶液,使形成钙盐或铅盐而沉淀除去。如中草药直接用烯醇或石灰水提取,则粘液、树胶不易被提出来。
第十二节 色素类
它们在植物界中分布很广,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三者都不溶于水,而能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但叶绿素、叶黄素能溶于高浓度酒精中,而胡萝素在酒精中亦不溶解。提取时常用石油醚、醚、苯等去除色素,通常就是指这一类脂溶性色素。
水溶性色素是指花色甙类,能溶于水和酒精,不溶于乙醚、氯仿和石油醚等有机溶。遇醋酸铅能形成沉淀,在水溶液中能被活性炭吸附。在提取时,常可利用这些性质将这一类色素去除。
了解更多中草药知识,请关注立强健康编写动态。
上一节 有机酸类、油脂及蜡类、蛋白质类
下一节 中草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标签: 粘液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