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怕见熟人社交恐惧的心理学解读

心理健康 54 0

对怕见熟人社交恐惧的心理学解读

有一种社交恐惧是不愿意甚至不敢面对熟悉的人,表现为见到熟人后或面对熟人的时候,会紧张、尴尬、局促不安、眼睛飘忽、声音嘶哑、词不达意、出汗等身心症状。有时候也表现为跟熟人面对面说话和在很多熟人同事、同学面前演讲、讲话时脸红。有时候看到熟人尽量回避:绕行、低头、转身或“视而不见”等。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大致有以下解读。

1、早年,成长在被限制或被替代的环境中,自主自我功能发展受限,社交能力发展不足,不知道如何跟人们打招呼、交流互动和沟通,互动中常有挫败感。而熟人相见,又不得不打个招呼,以示礼貌,因此而“社交恐怖”。

2、早年,当事人或者其父母家人,在跟街邻的人际关系中,有让其难堪、羞辱的经历,比如被排斥、厌弃、嘲弄、殴打、羞辱等。遇到熟人容易触景生情,唤醒早年的负性情绪体验。见不到熟悉的人,就基本不会有早年的这些负性体验。

3、追求完美,获得肯定,维护自尊。很想留给熟悉人一个完美印象,但,自觉有很多的瑕疵和危及自尊的症状。为了维护自尊安全,担心跟熟悉人的交流互动中,心理边界被打破,自己的隐私被洞悉,而刻意回避熟人。

4、自己有太多的自我不接纳,于是,就投射性的认为他人也不会接纳自己,不跟自己链接,被拒绝、被忽视、被冷落,为了回避不被接纳的尴尬而回避熟人社交。

5、早年熟悉人之间的创伤,让当事人对熟人有敌意,并把敌意投射给了熟人,让当事人感觉熟人对其有敌意,并因此产生恐惧。

编辑:梁飞

标签: 熟人恐惧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