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心理健康 61 0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作者简介:王宇,南京森知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已出版图书《社交恐惧症》《走出抑郁症》。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已经五年没有生活在集体中了,也没有和其他人有过任何接触。我既期待咨询,又怕得不得了—我怕过于紧张,会有什么不礼貌的地方。

“先说一下我的症状,最近一次与人接触是在旅行的时候。在这三天中,我呼吸困难,不敢和别人目光对视,只觉得脑子里嗡嗡地响,真的想从山上跳下去。我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从早到晚表情都一样,觉得别人都把我当成怪人看。

“我清楚自己的性格有问题,尽量避免和人发生冲突。被人孤立让我觉得颜面尽失。因为不想得罪人,所以我变得很忍让。我就像做错了什么事情一样,说话也不对,不说话也不对;笑也不对,哭也不对。我越在意别人的情绪,别人反倒越会伤害我。

“总之,我现在很自卑,有的人那么坏,心眼那么多,我不是对手,我只有受欺负的份。最后我只能待在家,基本上不出门,天天都在逃避。我好像待在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思维和语言已经迟缓了……”

他好像是一个被吓坏的孩子,为了避免受伤害,躲到了一个人的“孤岛”,与世隔绝。他虽然也向往外界的精彩,但太弱小,无法按照自己所期望的方式去生活。而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事情,在他看来都变得异乎寻常地可怕。那些试图让自己振作起来的话,最终也只沦为一句句空洞的口号。

时间会让人变得麻木,从开始的惊慌到后来的无觉,他甚至适应了如此病态的生活模式。虽然逃避会让他暂时好过些,但逃避的恶果是他的内心无法变得强大,也无法发现他所恐惧的原本并不可怕。如果不在生活的磨砺中去体察和发现这一切,他永远无法发现真相,也永远无法摆脱恐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不是一点点地退缩,也不会导致自我封闭,更不会让恐惧愈加泛滥—你所逃避的,终将把你淹没。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可以从以下问题彻查自己的生活:

1. 你是否因为恐惧而不敢上班或上学?

2. 你是否故意逃避人群,选择孤独?

3. 你是否在隐藏自我,以防别人发现你的“本来面目”?

4.你是否担心别人觉得你有病,而伪装自己?

5. 你是否为了让别人接纳,而不敢活出自己?

6. 你是否活在一种封闭或半封闭的生活模式之中?

7. 你是否幻想症状消失之后再开始生活?

8. 你是否还一直在“想”,而非脚踏实地地做点什么?

如果对以上的问题回答“是”,那么这就是你需要努力的方向。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直面恐惧的过程必然会引发内心的阻抗,患者往往期待好了之后再开始生活。他与恐惧达成了某种妥协—只要免除恐惧,甘心放弃一切,哪怕是自由。

他成了一个被压迫的奴隶,只要不饿死,就绝不反抗,而妥协的结果就是一步步陷得更深。

因为恐惧而选择“安全”,看似是合理的选择,却也失去了在痛苦中觉察与了解自我的机会。和生活中其他事情一样,困难并不会变少,只能是我们变强。

依赖“安全”的副作用就是困难没有改变,而我们越来越弱,以至于之前不害怕的事情现在看起来都成了灾难。

战胜恐惧需要破釜沉舟与孤注一掷的勇气—我们要面对令我们恐惧的情景,敢于暴露缺点,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掩饰,不再伪装,不再模仿别人。

一位男性患者为了变成一个成功和优秀的人,整天有意无意地去观察和模仿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因为他想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他发现多说话可以交到朋友,更容易受到别人尊重,从高二开始他就逼着自己多说话,却好像练得走火入魔了。以前很轻松的人际交往,现在对他来说都成了负担—模仿别人,其实还是在逃避自己。

另一位女性患者对社交非常恐惧,和别人在一起时就会很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和异性或领导在一起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她每天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业余爱好和聚会。

就算在办公室里,她也不主动和人说话,仅仅和他人保持工作上的接触。

虽然孤独又无奈,她却连孤独和无助也不想让别人发现,她的痛苦从来没有人能懂,她一直在控制与掩饰自己。敢于活出真实的自我是治疗的关键所在,面对现实的过程就是面对自己的过程,就算真实的自己“丑陋”,可能被人排斥,我们也要大胆地活出自己。

一些患者更喜欢“想”而非“做”—他更期望在“想”中解决问题,似乎想通了,一切就自然解决了。

但闭门造车地“想”,想必又是一种逃避现实的理由而已。一位男性患者因为对人际交往,尤其是和异性交往感到恐惧,一直没有谈过恋爱。

几年前,一位治疗师就问他,你为什么不敢看别人的眼睛?这个问题他想了五年,结果到头来,他依然不敢和异性交往。他在我这里做治疗的时候,我谈到要“先跳入水中,才能学会游泳”,结果他花了半年时间思考什么是跳入水中。

他依然和当年没有什么不同—他更喜欢思考咨询师的话,而不是在实际生活中去努力。他一直幻想这些问题都想通了,在人际关系中他就不会感到恐惧了,他就变得会说话了,甚至比那些会说话、受人欢迎的人更受欢迎。

后来,我收到了他一封简短的邮件:“王宇老师早上好,我知道了,想什么也不能彻底改变我现在的状态,是我太急了,急着改变,想一下子就不一样,倒不如多做一点实事。”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幻想着通过思考而不行动,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可以消除恐惧的人,必然不能如愿,因为他一直是在纸上谈兵。而还有一些患者则对社交技巧的训练特别着迷,他幻想掌握人际交往的“密码”,就可以在社交中游刃有余。

他会逼着自己参加各种社交训练班,希望提高社交技巧,通过这种方式来摆脱恐惧。但技巧并不能让一个人受所有人欢迎,技巧也无法逃避所有的否定,技巧并不能让他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一位女性患者目前读大学一年级,不过她从高中开始就存在害怕别人注视、担心别人发现她容易紧张和不善言谈的缺点的问题,所以她经常逃课。后来她疯狂地参加各种自信或社交训练班,也看了很多关于人际交往的书籍;为了能有更多的话题,她涉猎各个方面的资讯,希望在人际交往中不会冷场,能滔滔不绝。

如此的努力不但没有让她找回人际交往的自信,反倒让她更紧张—她更加担心自己不能表现得完美。

社交技巧虽然可以告诉她该怎么做,但也容易让她过于在意表现,对他人的评价敏感,此时,技巧反倒会拖累社交。而且押注于技巧,也说明她内心依然执着于逃避自己的不足与别人的否定,这样只会让她更无法接受一个不优秀、不完美的自我。治疗的关键不在于把自己变得更好,而在于有勇气接纳自己的不好。

先扛起解决问题的担子,才能解决问题,害怕什么就去面对什么,绝不逃避、退缩,是任何心理疗法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为以后的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然一切都只是空中楼阁。

比如,一位男性患者害怕脸红,大一一年过去了,他竟然没有和班里的女生讲过话;另一位患者担心余光会影响别人,在不得不与他人交往时,他总是戴着墨镜;

还有一位患者每次和异性在一起时总要先喝点酒,不然就不敢见面……不管是因为余光、脸红、紧张、外貌、社交能力,还是担心给别人留下负面印象而逃避社交—去面对令你恐惧的情境,去暴露最真实的自己,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逃避可以让我们暂时感觉好过一些,可以暂时不必面对“失败”的自己,并可以继续维系完美形象,但从长远来看,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倒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治。

人总逃不过现实,面对是医治的重要一步!

《社交恐惧症》

点击上方小程序购买

华章心理品牌书单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我是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他们都把我当成怪人”

每天学点心理学

不定期超低折扣直播

加入华章心理读者群

小编会在工作日定时通过好友申请

标签: 社交恐惧症案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