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心理健康 128 0

现在,你是一名银行柜员。

你穿颜色寡淡的职业套装,戴像啤酒瓶底一样的厚眼镜片,一头金发,有儿有女,恰好中产。

你的丈夫不擅烹饪,他可以去百货商店为自己挑选领带,却不懂得如何在厨房收拾一条鱼。你只有前一晚将土豆煮好,把鲱鱼的骨头处理掉,下班后取一汤匙面粉放在盘子上,再撒一些盐和胡椒。

这一天,如果不出意外,你的生活应该就像我所说的这样按部就班。可是意外发生了。

有劫匪过来抢银行,朝着天花板开了无数枪,所有人抱头鼠窜。你蹲在柜子下面拉响了警报,却被他逮个正着,他绑了你当人质,还说要打爆你的脸。

我想请问,你会爱上他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有个叫比安卡·林德的女人会。

她是电影[斯德哥尔摩]里的银行柜员,爱上了伊桑·霍克扮演的劫匪,在长达130个小时的“人质生涯”里,她和他接吻、做■、喘息,像两条饥渴的鱼。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上演了一场人质爱上劫匪的荒唐戏码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影片开场打出了一行字幕:BASED ON AN ABSURD BUT TRUE SRTORY。

——基于荒唐但真实的事件改编。

01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及最大城市,由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组成,被称作“北方威尼斯”。

这里四季分明,每到12月底的冬至,白天只有6小时。而到了6月底的夏至,白天会超过18个小时。

1973年,就是这样一个夏天,一位戴墨镜、穿皮衣、头顶假发的男人走进了一家信贷银行,二话没说,端起机关枪就冲着天花板扫射。

人们惊慌失措、抱头鼠窜,他却笑了两声,说,“The party has just begun(派对才刚刚开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开场抢银行的情节,基本还原了1973年那场绑架事件的开端

这个男人叫简-艾瑞克·奥尔森(Jan-Erik Olsson),32岁,来自瑞典南部的埃克比,有抢劫前科。

他劫持了三名银行职员作人质,并以此相要挟,向警方提出了三个条件:1,释放他正在服刑的狱友欧洛夫森,并把他带到银行大楼里来;2,提供300万克朗没有标记的现金;3,一辆跑路车。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简-艾瑞克·奥尔森和狱友欧洛夫森都是仪表堂堂的抢劫犯

条件和[斯德哥尔摩]里的有些出入,但影响不大。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劫匪向银行行长提条件时,不忘关心人质

和影片一样的是,警方答应了奥尔森的全部条件。

但奥尔森坚持要带着人质一起坐车,以此确保自己能安全离开。不仅如此,连人质都似乎被洗脑了一般,在和瑞典总统的连线中大喊,“我再强调一遍,我想和劫匪一起坐车离开!”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连瑞典总统都震惊不已,警方也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女人质和总统连线通话

于是,劫匪在大楼内挟持人质,警方在大楼外严阵以待,双方开始了一场长达130小时的拉锯战。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银行大楼外严阵以待的狙击手

这是瑞典有史以来面临的第一场人质危机。

不少电视媒体都以直播的形式报道了这起事件,涌出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斯德哥尔摩]里也提到,“有热心市民为结束这场危机提出了很多建议,截至目前,当局已经接到了超过200个电话。”

其中还有一位记者,连线了被挟持的人质之一,问道,“和罪犯呆在一起是什么感觉?”

这位女人质不假思索地回答,“还不错。”

记者又问,“但是你信任他们吗?”

女人质答,“至少比警察更值得信任。”

瑞典人民再次被刷新了认知,他们惊愕地发现,这几名人质居然不肯跟警察合作,反而站在劫匪那边。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女人质与记者通话

最终,警方选择朝银行大楼的通风口释放催泪弹,逼劫匪就范,效果极佳。

可人质却闷闷不乐,还在得救后对警方表现出明显的敌意。更出人意料的是,在走出银行大楼时,人质居然提出让劫匪先走,以免警察卸磨杀驴。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走出银行大楼的奥尔森(前排中间)和戴着防毒面具的警察们

这也就罢了,案子结束后,一名女人质竟不管不顾地爱上了劫匪奥尔森,并跑到监狱里与他私定终身,还四处筹钱,请律师过来帮他开脱罪责。另外一名女人质则一直在同两个劫匪交朋友。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在这起绑架劫持案件中,奥尔森一共挟持了4名人质,他们分别是Gunnel Birgitta Lundbald(左上)、Kristin Enmark(右上)、Elisabeth Oldgren(左下)和唯一一名男人质Sven Safstrom(右下)。

这便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起源。

也称“人质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受害人对施暴者产生好感,甚至反过来帮助施暴者的心理。

02影史上的很多作品都有类似的情节设定,最早可追溯到1946年的[美女与野兽]。

女主贝儿的父亲因偷摘了城堡里的玫瑰,被一只野兽囚禁。得知消息的贝儿赶到城堡,勇敢地向野兽要求,用自己替换父亲,作为人质。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1946年的[美女与野兽]

就这样,贝儿开始了和野兽的同居生活,并渐渐发现,野兽丑陋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

他虽然囚禁着贝儿,却愿意遣人为她梳妆打扮。在得知贝儿是个热爱阅读的女孩子以后,他大方推开书房的门,为她展示自己书架上直达天花板的藏书,还说这些都可以借给贝儿看。

天长日久,好吃好喝,贝儿渐渐敞开心扉,开始对野兽产生了好感,并最终发现自己爱上了野兽。

艾玛·沃森在2017年翻拍过这个故事,上映之后因这种“斯德哥尔摩”的设定颇受争议。但艾玛·沃森在采访时否认,说贝儿的思想是独立的,与野兽只是观点上的碰撞,不属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2017年的[美女与野兽]

这么说其实也不大准确。

杰弗逊大学“精神和行为医学”主治医生杨景端博士,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分析出了让人质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4个前提条件:

1,人质切实受到了绑匪的威胁;

在[美女与野兽]中,贝儿遭野兽囚禁,且这只野兽有着凶狠的外表,这些对贝儿来说都是威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美女与野兽]

包括前文说的[斯德哥尔摩],劫匪先是将银行柜员绑了起来,之后又恶狠狠地说“别耍花招,不然我打爆你的脸”,还在电话里怒吼总统:“我很暴力!”

这些威胁之语使得银行柜员一步步濒临崩溃,哭着对绑匪说:“拜托不要,求求你,我有孩子。”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

2,人质能感到绑匪的善意和其略施小惠的举动;

70年代,定义“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一词的精神病学家弗兰克·欧什博格(Frank Ochberg)认为:

患有“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受害者除了被恐吓、饱受精神创伤、被低幼化,往往不可以说话、不可以进食、不能动,甚至连上厕所都要申请。

这种情况下,如果绑匪给人质投喂食物和水,或允许他们上厕所,人质会心怀感激。且这些行为与绑匪的身份反差越大,人质的感激之情会越强烈。

这种感情是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基础。

如[美女与野兽],野兽不仅把书借给贝儿看,还和她一起喝汤、跳舞、散步,甚至打雪仗。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美女与野兽]

[斯德哥尔摩]中,人质恰逢生理期,劫匪不仅帮她向警察索要卫生棉,还为她穿上防弹衣,甚至把仅有的食物也分了一半给她,可以说是呵护备至。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

3,人质通常得不到外界的信息;

美国联邦调查局认为,产生斯德哥尔摩的重要条件,是人质与外界观点隔离,只有绑匪的单一看法。

[美女与野兽]和[斯德哥尔摩]皆不必赘述,前者囚于城堡,后者困在金库,均接收不到外界讯息。

4,让人质感到无路可逃。

极端环境下,人质一旦确信,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劫匪手中,而要在劫匪手中逃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时人质的无助感就会骤增,并产生一种对此环境下的主导者——劫匪的认同。

[美女与野兽]中,贝儿试图逃跑,可周遭皆是狼群,举步维艰,幸得野兽搭救,才免于成为盘中餐。

[斯德哥尔摩]里,人质关心的不是自己能否逃脱,而是自己能否和劫匪一起逃脱。这种不恰当的期冀使得前路困难重重,在两次计划失败后,她陷入绝望。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

这种病征一旦产生,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对营救者的不信任。

仍然以[美女与野兽]为例,贝儿对着手拿火把、声称要惩治野兽的村民们大吼:他不是野兽!

至于[斯德哥尔摩],我前文有写,记者问人质“你信任他们吗”,人质答“比警察更值得信任”。

或许正是因为这桩发生在70年代的人质危机,使得这一时期涌出大量的“斯德哥尔摩电影”,比如[傻瓜大闹科学城]、[秃鹰72小时]、[热天午后]。

[傻瓜大闹科学城]由伍迪·艾伦自编自导自演,讲一个食品店老板意外遭到冷冻,并于200年后醒来,成为警察的头号通缉犯,不得已开始逃亡。

过程中,他乔装成机器人,潜入了女主家中,并绑架了女主,但二人却在日后相处中逐渐相爱。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傻瓜大闹科学城]

[热天午后]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的是美国历史上一桩发生在盛夏的银行抢劫案。

阿尔·帕西诺饰演的劫匪先是对人质进行恐吓,要求他们服从命令,又发誓一定会保证人质的安全,还对他们有尿急和幽闭恐惧症表达了人文关怀。

果然,8小时后,抢劫案被实况转播,每个人都像拍电影一样开心,还有人出现了斯德哥尔摩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热天午后]

80年代以后,则以[捆着我,绑着我]、[水牛城66]、[标心者]和[战略高手]在这方面最为典型。

前两者剧情非常类似,皆有个刚刚从某个牢笼中出来的男主,然后绑架了女主,并要求对方做自己的女友。结果在被绑架的日子里,感情分子慢慢发酵,女主竟真的对男主动了真心。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上图是[捆着我,绑着我],下图是[水牛城66]

[战略高手]则是一个江洋大盗因一次失手落下30年牢狱之灾,后决定越狱的故事。

乔治·克鲁尼扮演的大盗心有不甘,发誓绝不屈从命运,刚巧碰上一个眼光不佳、屡次栽在坏男人手里的女警探。于是他挟持了她,踏上了亡命之途。

谁知逃亡途中,两人对彼此产生了好感。被迫分离后,女主发誓,一定要亲手将爱人捉拿归案。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战略高手]

李安的[卧虎藏龙]也存在明显的斯德哥尔摩情结。

罗小虎把玉娇龙绑架到荒无人烟的沙漠,在这种绝境之下,离了罗小虎,玉娇龙便无法存活。这就非常符合我前文说的4个前提条件中的1、3、4。

之后,两人在山洞里相会,罗小虎握着玉娇龙的脚,为她挑马蚤。这时,玉娇龙说,“把梳子还我。”罗小虎却说,“没有人可以命令我。”气急败坏的玉娇龙拿了小弩箭就往罗小虎胸口戳。

而罗小虎居然没有还手,也没有闪躲。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卧虎藏龙]

如此种种,皆是再明显不过的示好行为,亦是玉娇龙此后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基石。

03电影[斯德哥尔摩]开场对此症进行了粗略解释: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斯德哥尔摩]

但犯罪心理学专家Nils Bejerot认为,这种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比如集中营里的囚犯、战俘,都有可能产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且男女皆有,只不过女性的比例较男性偏高。

但是,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种情结呢?

端宏斌的《从进化心理学看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及SM》认为,这是女性的一种生存策略。

原始社会中的女人,如果缺乏男人的帮助,是极难生存下去的。那些不幸被充当奴隶的女性,最佳的选择就是热爱自己的主人,并为之生儿育女。即,将价值观彻底转换,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洗脑。

林奕含也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道,房思琪被老师性侵后,想出的唯一解决之道是,“我要爱上他。你爱的人对你做什么都可以,不是吗?”

如同菲律宾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至今仍保留的“嫁给强■犯”的法律,目的就是为了中和创伤。

同理,在被挟持为人质时,跟劫匪保持良好的关系,或许就是为了克服这件事带来的恐惧感和无力感,并从中获得些许掌控感,进而保住性命。

2017年,一项研究调查了在斯德哥尔摩强■急诊中心就诊的女性,结果显示,有70%的人在事发时处在因巨大恐惧而产生的短暂无意识的僵直状态。

这些女性并非逆来顺受,而是身体对威胁做出了正常的生理反应,以帮助她们捱过痛苦的时刻,但也会降低反抗的可能性。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在瑞典人质危机案中,有位女人质被解救出来后,问自己的心理医生,“我是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我不恨他们?”而直到今天,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没能被《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收录,医学界也并不承认它是一种疾病。

除此之外,在我看来,“体制化”也是一个原因。

如同[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台词,“监狱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开始你憎恶它,后来慢慢习惯它,再后来,就变得离不开它了。”

电影里有一个人,“每小时过25分才去上厕所,如果我不那么做,那么我会再忍一小时。有一天我发现上厕所不需要报备了,反而我尿不出来了。”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肖申克的救赎]

也就是为什么人质在被解救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欢欣雀跃,反而闷闷不乐,甚至恐惧和崩溃。因为他们已经被驯服了,习惯了那段没有自由的生活。

我换一种更好理解的说法,这就好像是一份工作,做久了,思维就会渐渐固化,惰性也开始变大,形成一种自以为的舒适圈,变得很难适应新工作、新环境,并最终丧失跳槽能力。

这不是比喻,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的表现之一。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怎么来的?

标签: 密集恐惧症候群测试图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