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心理创伤不存在?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为你揭秘

心理健康 40 0

除了身体的病痛,一切痛苦都来自认知。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过去,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定义自由和幸福,这些重要议题,是构成我们每个人人生的底层代码。

最近,读完了介绍阿德勒思想的《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心理学三巨头。与荣格不同,阿德勒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并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自我心理学的大师。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阿德勒关于人生底层代码的重要观点。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心理创伤不存在?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为你揭秘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01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世界

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不相同,而且几乎不可能与他人共有。例如,井水常年恒温在18°左右,这是一个客观数字,但夏天和冬天饮用的感受却大不相同。我们无法摆脱自己的主观感受。

02

心理创伤并不存在

“童年阴影”、“原生家庭”等似乎是心理学最广为人知的一些概念。然而阿德勒明确否定心理创伤,这一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认为,心灵过去所受的创伤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以精神创伤学说为代表的弗洛伊德式的原因论其实是变相的决定论,是虚无主义的入口。

而阿德勒认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这并不是说,过去的遭遇对我们毫无影响,而是说,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赋予经历什么样的意义这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总之,人是可以改变的。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与的东西。

03

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比如,某天你在咖啡馆看书,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洒在了你新买的衣服上,你忍不住大发雷霆。通常认为此时的愤怒,是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不可抗力。

但阿德勒认为,是先有了“目的”,进而“捏造”了愤怒的情绪。也就是说,你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犯错的服务员,进而让他认真听你的话,作为相应的手段,你便捏造了愤怒这种情绪(其实也可以好好说,但你会感觉太麻烦,所以采用了更加快捷的方式让对方屈服)。

再举个例子,某天母亲和女儿大声争吵,忽然电话响起,接电话时还带有一丝怒气,但听到是女儿班主任的声音,马上变得彬彬有礼,挂了电话后便又开始训斥女儿。所以,愤怒其实是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这就是所谓的目的论。

04

你的不幸皆是你自己选择的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生下来就不幸。虽然出生、父母等因素是无法选择的,但事情不可以仅止于此。问题不在于过去而在于现在,现在的你了解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接下来的行为就是自己的责任。无论是继续选择之前的价值观还是重新选择新的价值观,那都在于自己。

很多时候,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因为虽然人会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这很像物理学上的惯性,而改变惯性需要付出额外的努力。在阿德勒看来,就是需要勇气。

比如,有位朋友梦想成为小说家,却总是写不出作品。他解释说是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但真是如此么?实际上,他是想通过不去写保留一种“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可能性,即不愿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面对因作品拙劣而落选的现实。于是就选择维持现状,活在一种“虚假的可能性”之中。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心理创伤不存在?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为你揭秘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都将消失。)

01

自卑感来自主观臆造

德语中自卑感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例如,如果一个男生身高是155cm。155cm的身高只是一个低于平均数的客观测量的数字而已。乍看之下似乎会被认为具有劣等性,但问题在于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对身高的感觉,终究还是在于他人比较,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产生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比较的他人的存在,就不会觉得太矮。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事实”而是“主观性解释”。主观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自己去做选择。把身高看成是优点(例如矮个子不会给人压迫感,给人轻松地感觉)还是缺点,全凭自己主观决定,正因如此,才可以自由选择。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上。

02

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人是不完美的,但普遍追求更理想的状态。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但自卑感并非坏事,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到就会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不同于自卑感,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例如,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丑,所以没人愿意和我谈恋爱。可能有人觉得这是有因果关系的,但阿德勒用“外部因果律”一词来进行说明。意思就是: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例如,如果抱着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那就不是不能成功而是不想成功。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害怕向前迈进或者不想真正努力,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的勇气,即使有不满,也还是更愿意维护现状。

03

人生不是与他人比赛

提到追求卓越,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过他人,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上升的印象。当然,阿德勒也并不肯定这种态度,所谓追求卓越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比较。我们应该积极看到与别人的差异,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如果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因为竞争就会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

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即便不是失败者,处于竞争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失败者。而为了不成为失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

04

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与复仇

很多时候孩子的恶作剧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往往会在大人真正发火前停止,如果大人真生气了,孩子依然没有停止,那其目的就是为了“斗争”,从而想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就算父母获胜,那么权力斗争就会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复仇”。

比如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割腕等自残。如果按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的角度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所以孩子才变成了这样。”但阿德勒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的隐藏目的:报复父母。如果自己逃学、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05

承认错误,不代表你失败了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一旦认为我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择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卓越不是通过与他人竞争来完成的。

06

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假设你讨厌A,说是因为A身上有让人无法忍受的缺点。但其实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先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因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和A之间的人际关系。

在恋爱或婚姻中,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行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在房间里散漫的姿态,甚至对方睡觉时呼吸的声音都会令人生厌。可能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人生谎言”。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心理创伤不存在?心理学大师阿德勒为你揭秘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01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期待”之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但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满足别人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02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比如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不写作业,沉迷打游戏。父母往往会通过教育甚至教训来试图改变孩子的行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这样免不了冲突,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出发,把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开。

而要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只需要考虑一下“这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最终承担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父母所谓的“为你着想”的言行,有时候明显是为了蛮子自己的目的:面子、虚荣又或是支配欲,其实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是察觉到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当然阿德勒并不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阿德勒主张的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随时准备给与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预。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阿德勒流派的心理咨询师认为,来访者是否改变并不是咨询师的课题。接受心理咨询后,来访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咨询者自己的课题,咨询师不能干涉。当然咨询师要竭尽全力加以援助,但不可妄加干涉。

有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需要别人的认可。那么为什么人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看成了自己的课题。

明确是谁的课题,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允许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03

自由就是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

被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如果可能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想要行使自由,代价就是在人际关系中,被人讨厌。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

欢迎点赞收藏

分享给那些你在意的人吧。

标签: 心理学大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