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读书清单中挑12本书籍(心理类)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 42 0

今年读了21本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挑出这12本来与大家分享。我是按照一年中读书的顺序来整理的,所以有感而发,整理成四季的形式来呈现。接下来的社科类和生活类也是这样形式的,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2021年读书清单中挑12本书籍(心理类)与大家分享

1、《认知觉醒》作者:周岭

对我印象最深刻的几点是:反思、反馈和多视角。我想这就是造成人与人差距的几个重要因素。

首先,反思,无论我们做的事是好还是坏,都要反过来想一想,这件事情做得如何,能不能从上面收获一些东西,为自己接下来的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让我们不再走重复的路、出重复的错。每日反思结合写作可以实践!

其次是反馈,这个是我们提升自己、选择学习的一个重要特质,我们选择学的知识、技能都一定要选择反馈方式去检验一遍,通过正确的反馈决定我们以后的运用,通过失败的反馈加强我们以后的记忆。这才是真正提高和进步的不二法门。

最后是多视角,作者用“相机”比喻来阐述这个多视角,特别具体易懂。事实上我们要在站位上多考虑,同时在相机配置上也要多考虑,这样我们既能保证多视角带给我们的视野和变化,也能靠提升配置来优化视野和清晰度。向上升级,向下兼容,这个才是人拥有智慧和平和心态的特点。我记住了!

去做吧!

2、《自控力》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

试着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会对我们原先的目标产生反面效果。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犯下这个战略性错误后,并不会在反省失败时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反倒会认为是自己自制力不够,从而会定下更多“下次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目标。

为了让我们的头脑远离有害的思想和感受,我们努力去摆脱它们,但往往事倍功半。相反,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心灵的平静和足够的自控力,我们就需要认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选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3、《情绪勒索》作者:周慕姿

我们一定要接纳自己,信任自己,支持自己。

接纳自己就是不要认为自己必须做得完美,要能包容自己的缺点,完完全全接纳自己的感受。信任自己,就是相信自己有面对一切事情的信心,前提是跟随自己的内心,而不是被别人箍着走。支持自己,就是即使没有人认为你做得好,你始终要面对自己认真做的事,不受旁人的干扰,即使做错了,勇敢接受错误并承担它带来的后果,继续前行。

2021年读书清单中挑12本书籍(心理类)与大家分享

4、《心流》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目标,专注,挑战,技巧,反馈,这些充斥在心流中的内容,我都一一经历过。虽然当时不认为是心流,因为没有看过这本书。我发现获取的信息越少,越不会感染精神熵,或者说越卑微越无能的时候越容易坚持和固守自己抓住的一个目标,因为不这样你就毫无退路。

我真的发现人要有按照自己的特点重新设计自己所做事的内容和节奏。同时在其中也有自得其乐的快乐。这个能力就是将枯燥的繁琐的事情梳理畅通并获得阶段性反馈的快乐。

5、《非暴力沟通》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听着是一本改善沟通的书籍,事实上是一本疏通自己,让我们自己有足够爱的能力面对这个纷繁乱杂和多姿多彩的世界。

面对跟我共处这个世界的人们,我认为要坚持三点必能改善我们的处境:

(1)我们要把每一个人看成是独立的一个人,不依附谁,不依靠谁,他有他的环境,他有他的处境,他的心理一定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们要尊重!

(2)倾听,这个倾听是在我们不做任何评判、评论和建议的情况下,全身心关注这个人的感受和需求。当然,如果你不具备倾听的条件,请把感受和需求传递给别人,

(3)表达感受。我们从小被引导的就是不能太把感受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会被认为自私和任性,长此以往的压抑让我们忘记了自己还有这一能力。

对孩子,对家人,对朋友,对同事,对上级我们都可以使用建设性的语言来做出这样的尝试,毕竟结果还是维持这样的现状,何不尝试改变一下。

6、《共情的力量》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

这是一本划线多过笔记的书,因为里面的案例和语句是那么的贴人心脾,虽然有些话语前后重复,这证明共情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但是在每一个特性中就履行共情是何其难得一件事。我认为作者的父亲像阿德勒一样,重视个人的优化和发展,而不执拗于儿童的创伤和父母的影响。

自满和熟悉感对共情的障碍我们要引以重视,随着关系的深入,关系的过去越来越多,我们的思想更倾向于简化,因此你不再关注实时的变化,因此共情度大打折扣。

2021年读书清单中挑12本书籍(心理类)与大家分享

7、《如何为爱立界限》作者:梅洛迪·贝蒂

你快乐吗?你轻松吗?你平和吗?请给关爱自己设置一条界限,这条界限既能保护自己,又能给帮助别人和我们的付出设置一条红线,否则损人不利己。

依赖共生,这个词很新鲜,但是这种现象很普遍,就在你我他的身边,而且不胜枚举。当然关爱自我,觉察自我不是让你建立一个明确的界限,只是让你在面对周遭的人和事的时候,自己在心中有一杆具有自我的标尺。这根标尺既适用于自己,也适用于别人,让大家和谐地共处在这个世界上。

对自己拥有的感受,静静地看它,理解它,拥有它,因为它是我们独有的。

看完此书,我有一个冲动,想去梳理什么东西是我自己完成的?而什么东西又是旁人辅助和支持的?而什么东西完全是别人给予的?我们要逐渐地明白我们怎么做?怎么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怎么跟自己在乎的人和谐相处?可以看看这本书,找找感觉和方向。

8、《爱的五种能力》作者:赵永久

看了本书,才深深体会我们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爱”代表着什么?这个词任何人都会说,但是靠什么去体现“爱”,应该很多人理解很片面,仅仅停留在物质这一层面。这里的每一种能力都需要深刻去实践,通过行为反馈来慢慢调整到最优状态。无论是与父母的关系,与妻子的关系,还是与孩子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只要这些人是你要珍惜的人,那么请在这五种能力方面稍微提提力,相信会看到你相当想看到的局面。

但是很多人对改变自己这一块很固执,强烈地希望别人体谅他,包容他,那么这种人是拒绝成长的。说再多也是隔靴搔痒,得不到任何好处的。

这几个能力,我需要在“情绪管理”和“共情能力”这两块要逐渐加强。希望把这两块练好来“影响”自己的爱人!

9、《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书挺薄的,但是内容是很深刻的。

开篇对于爱的阐述,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应该没有多少人是懂爱的,会爱的,反之,就是很多人拿着爱去做了很多不是爱的事情,还责怪很多人违背了他的“爱”。

中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母爱和性爱的介绍,对母爱的深度解析,本能爱和关心爱的区别,如果按照关心爱的范围来理解,多少母亲只是尽到本能爱,却要控制孩子,接受不了与孩子分离的现状。性爱也是如此,它只是激情,它只是共生,它只是二者同一,却不是真正的爱,此份爱太容易消逝,因此片面的以偏概全不信任爱,再次拿主观理解的“爱”盖棺定论了。

最后说到爱的艺术之实践,实践中该具有的品格,规范、专心、耐心、尊重、客观和理解,试问有谁探寻过爱需要一个人付出的努力,都在拿环境和媒体赋予我们对爱的理解去行事,去貌似感动的去爱一个人。再次回到开篇,我们需要刻苦提升的是爱人的能力,而不是每天专注在提升被人爱,这个很重要。爱不是针对对象,而是一个主观的能力。

2021年读书清单中挑12本书籍(心理类)与大家分享

10、《人性的弱点》作者:戴尔·卡耐基

终于看完这本人性的弱点,其实作者都是针对社会交际来说的问题,因为我们既然处在社会中就避免不了与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相处,我们想要获取的东西,也势必会跟我们相处的每一个人有关系。

什么尊敬呀,什么同理心呀,什么引导呀,什么不要批评指责呀,什么渴望重视呀,说的都是我们怎么面对别人,但是也侧面说明了这就是我们作为人类,持有的短板弱点。

因此作者的方法是利用弱点,呼应弱点或者引导改善弱点,再或者我们转移弱点,这些都能让我们提升自己还能利善别人。

11、《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者:罗伯特·戴博德

看完了,看到蛤蟆先生的感受从1、2到9了,从“儿童自我状态”到“成人状态了”。从依赖顺从到抵抗独立,我想每一个想要独立的人,想要具有情商和理智的人都来看看蛤蟆先生的心理面谈之旅。

苍鹭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不断地在引导蛤蟆自己得出感受,自己得出答案,自己得出启迪。在整个心理咨询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心理学常有的词汇,如共情、移情、依赖等,但同时也出来了新的词汇“儿童自我状态”、“父母状态”和“成人状态”,还有几个对应的人生坐标:“我不好,你好”、“我好,你不好”、“我好,你也好”,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平衡的一种状态。

蛤蟆先生成功地被苍鹭的问题引导着走出来了,原先心理认为扭曲的鼹鼠、河鼠和獾都有了积极的回应,原来世间的一切只是自己对于世界理解的投射,这里面更多的是儿童时代的经历所导致的。当然我希望是“自然型儿童”,不是“适应型儿童”!

脱离依赖,脱离顺从,所以来看看此书!

12、《感受爱》作者:珍妮·西格尔

爱与被爱,我们是否打开了这两点的通道,或者说我们有没有能力做到这两点呢。再深里说,阻碍我们爱与被爱的力量是什么?

我认为我们首先要有感知情绪的能力,否则别人给我们的爱,我们付出的爱都不复存在。感知、情绪这些人类特有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冥想下来认真看看它们。这是其一,其二就是我们要知道障碍是什么,虚拟网络世界是一个,太专注自己事情谢绝周围环境是另一个。当然书中还说到美国那边还有一个SSRI的抗抑郁药,我认为我们国内可以引起重视,不能让它大行其道。

突破障碍是初级的,内省冥想是中级,投入改变是最终级。大家为了获得爱,付出爱一定要重视和内观起自己的感受和情绪来。怎么重视,怎么内观,把这本书读起来!

标签: 心理学入门书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