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一见钟情是怎么回事?

心理健康 34 0

  心理导读:当一个男人和女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发生了什么?也许在普通人看来,他们是找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或“真名天女”,然而在心理学家看来,却不那么简单,而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这对原型在平庸的集体处境中发现了他们自己”。换句话说,我们在坠入爱河时,很大程度上是被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称作的“原型”心理能量控制的。让我们来看看他在《自我与自性》中对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描述。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我们为什么会一见钟情?

 

  1、我的女神:阿尼玛

 

  无意识常把事情戏剧化,若我们也把上述情形戏剧化,则会发现:在你眼前的心理戏台上,一个栩栩如生的退行者,正从不接纳他的冷酷世界逃之夭夭,寻找他的童年和母亲。通常,他身旁的母亲丝毫不觉得,自己的乖宝宝应做一个男子汉;她孜孜不倦地奉献着,完全不顾这样做会妨碍他长大成人。

 

  过错何在?怪母亲还是怪儿子?或许都有问题。儿子对生命和世界的渴望未被满足,他发自内心地渴望接触现实、拥抱世界、建功立业,可是,他做的不过是一连串的浅尝辄止。因为他的进取心和忍耐力,都被某个秘密的记忆所削弱:世界和快乐都是母亲馈赠的。每个男人都要一次一次地遭遇那个碎片化的世界,在那里,他不能事事称心如意,也不会得到全然的满足。他会遭遇阻碍,他需要去征服。当男人整个地被推到这个世界面前,他就要有男子气、要热情澎湃,更要勇敢果断。为此,男人需要一个不忠的厄洛斯,来忘掉他的母亲,忘掉平生初次失恋的痛楚。

 

  这个谜题最能说明集体无意识的本性。在这个层面上的母亲,既衰老又年轻,既像得墨忒耳又像珀尔塞福涅;儿子也身兼配偶与睡童的身份。自然,现实生活难以适应、失望多多,其中的不足与那无法形容的完满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用施皮特勒的话来说,这个形象就叫做“心上的女郎”。我建议换用术语“阿尼玛”这个更具体的说法,而不是用“心上”这种宽泛而模糊的表达。在阿尼玛概念下汇成的经验事实,为无意识形成了极其戏剧性的内容。

 

  投射的成因即为阿尼玛,或说由阿尼玛表现出来的无意识。无论是梦里眸里,还是幻想中,她在哪儿出现都会显出人格化的形式。由此可见,她象征的因素拥有诸般女性的显著特征。她并非意识的造物,而是无意识自发的产品。当然,她也不是母亲的替代形象。那让母亲意象危险而强力的神秘品质,反倒源于阿尼玛的集体原型,她在每个男童心中不断现身。

 

  2、我的男神:阿尼姆斯

 

  由于阿尼玛原型寓于男性,我们可合理地推知,女性之中亦有某个类似的原型。男人由女性元素弥补,女人也当由男性元素弥补。

 

  对儿子来说,母亲好似他投射成因的首个载体,父亲与女儿的关系也是这样。

 

  因女人由男性元素弥补的缘故,她的无意识也仿佛有了男性的铭印。这使得男女在心理上大相径庭,因此,我把女性的投射成因叫做阿尼姆斯,该词意为心智或精神。阿尼姆斯与父性的逻各斯一致,而阿尼玛与母性的厄洛斯一致。不过,我不打算对这两个凭直觉得来的概念下任何过于具体的定义。我用厄诺斯和逻各斯,仅仅是为了在概念上更好的描述这一事实:女人的意识更多地呈现出与厄洛斯的相关品质,而不是与识别力和认知力相关的逻各斯。对于男人,拥有关系功能的厄洛斯,常常不及逻各斯那么发达。而对于女人,厄诺斯是她们真实本性的写照,她们的逻各斯则常为可怜的附属品。

 

  如同阿尼玛那样,阿尼姆斯也有积极的一面。透过父亲的形象,他传达了传统观念,也同样传达出我们所说的“精神”——这个特别的哲学或宗教概念,传达出由他们产生的态度。于是,阿尼姆斯就像普绪科蓬波斯,就像一个意识与无意识的中介,也像一个人格。正如阿尼玛通过整合变成了有意识的厄诺斯,阿尼姆斯也变成了逻各斯;同理,阿尼玛给男性意识注入了关系和关联,阿尼姆斯则给女性意识带来了深思熟虑和自知的能力。

 

  在家庭和朋友之间,这种差异常常造成恼人的误会。这是因为厄洛斯由观念、而非深思组成。由于阿尼姆斯生性好辩,让两派人都赞同其观点,是他的拿手好戏。

 

  3、一见钟情: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会合

 

  当阿尼姆斯与阿尼玛狭路相逢,前者会拔出他的权力之矢,后者会喷出她的幻魅之毒。结局未必总是消极的,因为二者很可能坠入爱河(一见钟情就是一种特别的情况)。爱的语言惊人的一致,凭着那用得烂熟的套话,借着那最大的热忱和忠实,这对原型就会在平庸的集体处境中发现他们自己。当然,这只是一种幻象,只不过他们以为是个人的自己,与另一个人产生了关系。

 

  阿尼玛/阿尼姆斯关系,在消极与积极两方面上,都总是充满“敌意”的。也就是说,它是情绪化的,也是人类共有的。这种情绪反应会降低此关系的亲密程度,与本能基础更为接近,其间并没有任何个人因素。通常,这种关系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人们自然而然就这么做了,事后也对其浑然不知。

 

  笼罩着男人的“敌意”,主要由感伤癖和愤恨组成;而女人的“敌意”,刚愎自用的看法和解释、影射、曲解等,则是它表现出来的形式。两者都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割断两人的关系。

 

  基本上,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对自我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影响极难消除。自我常常感到一阵隐约的道德挫败感,随后防御性更强,更自以为是、桀骜不驯,然后形成恶性循环,平添一种自卑感。末了,一切人际关系都会瓦解。

 

  要撤回投射,首先是要整合阴影。没有这一步,也不可能认识阿尼玛和阿尼姆斯。了解阴影,只能通过与伙伴的关系;了解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则只能通过与异性伙伴的关系。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关系中,它们的投射方可凑效。对男人来说,认识到阿尼玛,会产生“三元体”,有一元具有超越性。“三元”包括男性主体、与之相对的女性主体,以及超越性的阿尼玛;对女人来说恰恰相反。使“三元体”成为“四元体”的那个遗失的第四元素,于男子而言,是“智慧老人”;于女子而言,是“地府母亲”。四者构筑了一种半是与生俱来、半是超越性的“四元体”,一种被我叫做四元婚姻的原型。

 

  (文/世图心理 | 来源/《心理悦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