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替代性创伤与替代性复原

心理健康 22 0

  心理导读:自从进入这行后,很多亲朋好友会好奇,心理师是否容易被个案影响内心状况,难过跟着难过、痛苦跟着痛苦,被搞的整天心情忧郁想死之类的。我得承认,如果用心体会个案的处境,必然会感到悲伤难过。我们也是人,不管有多少专业能力技巧,肯定会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跟着哭笑。    ---www.xinlile.com

 



心理咨询师:替代性创伤与替代性复原

 

  “听到那么多难过的故事,你应该需要很多时间排解情绪吧?”A朋友问。

 

  “每天要承担那么多痛苦的事情,你也过得很痛苦吧?”B朋友言。

 

  “接到好几个自杀的个案后,你会不会被影响,也变得很悲观想自杀啊?跳楼的话要和我说喔!”我的天兵好友如是说。

 

  自从进入这行后,很多亲朋好友会好奇,心理师是否容易被个案影响内心状况,难过跟着难过、痛苦跟着痛苦,被搞的整天心情忧郁想死之类的。

 

  我得承认,如果用心体会个案的处境,必然会感到悲伤难过。我们也是人,不管有多少专业能力技巧,肯定会被他人的情绪影响,跟着哭笑。

 

  “所以是会罗!?!”妈你别急。

 

  最近因为朋友在写论文的关系,顺耳听到一个很棒的概念,刚好可以有效回答这个问题,这也澄清了我很乐意成为一位心理师的原因。

 

  的确可能在会谈过程中,因为同理个案的创伤经验、或是看见听见个案满目疮痍的童年、又或是个案无意间吸收进加害者的特质,又在会谈室内展现出来,进而让会谈者经验到侵略性的态度;这些专注在个案身上的创伤经验,导致心理师内在感觉、想法、自尊等等的改变称为“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

 

  但近年又有学者提出一个有趣的概念,称为“替代性复原”(Vicarious Resilience) 。这个过程讲述助人者会因为专注与同理个案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经验,也同样让助人者的内在心境产生改变,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并且变得较有能量、希望,与视问题为一个可以克服的困境。

 

  同样这则文献中,他们访谈1位精神科医师与11位心理学家,均在绑架、流离失所、与政治迫害的受害者领域工作1年到18年不等。其中的助人者分享到,藉由观看个案克服困难的坚韧弹性,也让我们更加勇敢、智慧地面对自己的生命:

 

  “你开始定义问题意义的角度不再相同……这项工作会产生正向的改变,让你变得更能随机应变、较少惧怕感、更有活力、更坚毅果断、更主动,并不断热切地检视自己。……你会反问自己,怎么没能处理好自己的议题?换句话说,你发展出你的潜能。”

 

  这是令人感到很有希望的一种观点。个案和心理师一同开心、一同难过,而且也是一起成长,与学习到如何成长;这源自于彼此关系的深厚程度。在一个相互尊重与信任的关系之内,一旦能够体会对方的痛苦,就也势必会被对方的坚毅所打动、转化、与疗K。这是改变彼此内在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会超越晤谈室内,并扩展到个人生活当中。

 

  所以,的确会有些伤痕残留在“心”上。但很棒的是,如果我们持续真诚地贴近另一颗心,陪它一同度过那些幽暗孤寂的时刻,你也可以见到它们耐心缝补修复的过程。然后,在某个接完个案的疲惫夜晚,你可能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再为了某种程度的情绪波动自我责备、或醉倒在谘商文献前。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助人者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他自己其实是最大的获益者。因为走过一段旅程后,虽然有些痛苦、有些泪水。但我们获得更多希望感,变得更乐观,也被个案身上的力量所鼓舞,而使用类似这样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困境,并对个人生活有极为正向的改变。

 

  一次又一次,每次遇到不一样的事件、不一样的历程,每次对生活都又有一种新的看法。然后,你就有了很多观看世界的不同角度。每次结束,都会变得再成熟一些。

 

  就像投射测验中,我经常会画出有数道刻痕、却又茁壮的大树。那似乎代表着一个能真正看到、并走过许多困境的人,终将成为一个成熟且稳重的个体。对助人者、对个案、对所有“人”都是。

 

  参考资料:

 

  [1] McCann, I. L., & Pearlman, L. A. (1990).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the adult survivor: Theory, therapy, and  transformation (No. 21). Psychology Press.

 

  [2] Hernández, P., Gangsei, D., & Engstrom, D. (2007). Vicarious resilience: A new concept in work with those who survive trauma. Family process, 46(2), 229-241.

 

  [3] Hernandez-Wolfe, P., Killian, K., Engstrom, D., & Gangsei, D. (2015). Vicarious resilience, vicarious trauma, and awareness of equity in trauma work.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55(2), 153-172.

 

  (文/庄博安 | 来源/泛科学)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