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心理剧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健康 21 0

  心理导读: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在舞台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患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专家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患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患者鼓掌助兴。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心理剧治疗案例分析

 

  心理剧是一种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发泄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戏剧。通过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体会角色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改变自己以前的行为习惯。在心理剧中,患者可以扮演自己家中的一位成员、一个老相识、一个陌生人或者治疗专家。剧情可以是一般的内容(离婚、母子冲突、家庭纠纷等),也可以是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近似的内容。在舞台上,患者所扮演的角色,其思想感情与平日的自己不同,他可以体验角色内心的酸甜苦辣,可以成为患者理想或幻觉的化身。专家可以在一旁指导,也可与患者一道表演。观众则为患者鼓掌助兴。

 

  戏剧讲述一个故事,故事形式是舞台对话。这里,三四个人站在舞台的中心,两位在兴奋地走动,激烈地对话。其他的在静静地听着,肃穆的表情如同雕像。他们表演的不是一般的戏剧,有着固定的书面剧本,而是内心的焦虑和幻想。简而言之,这是一场心理剧,用戏剧的方式探索人际关系和内心世界。用心理剧的共同开创者哲卡.莫雷诺的话说,这里不需要呆坐在椅子上被动谈论自己,你可以在舞台上随意走动,探索自己的生命历程,进行内在的心灵冒险,运用团体的创造力及自发性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今天心理剧的主角是李铭,三十岁的办公室白领。最近,他受到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烦扰。李铭和老板原先关系还不错,但是最近因为一笔紧迫的订单,两人之间出现了很多争执。“原先我很尊敬他的,他也能尊重我的意见。可是最近不知怎么,我总是忍不住和他争吵,他对我也越来越不耐烦。我很担心自己工作的状态和前景。”李铭说,“更烦人的是,就连家里面老婆也经常和我争吵,总是说我工作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总是不能好好关心她的感受。我最近总是很早就醒来了,想到如何面对这些人心里就发闷。”

 

  咨询师和其他团体成员认真地听着,他们很愿意协助李铭解决生活中的烦恼。不过他们首先要确定心理剧的场景。咨询师兼导演陈军说:“李铭,你已经告诉我们很多你的烦恼,这些似乎都让你现在非常头痛,但今天你打算从什么地方开始呢?”

 

  “就从我和老板的关系入手吧,今天下午我们还因为进度吵了一架,他和我谈话的时候老是逃避主题,让忙了半天的我感到非常生气。”李铭说。

 

  “好的,我们就在心理剧里面看看,你下午上班时发生了什么,不要用单纯诉说的方式,而是把发生的事情呈现出来。”陈军说。

 

  陈军示意李铭邀请一位团体成员扮演李铭的老板。李铭环顾了一圈,选择了陈浩加入舞台,因为他看起来比较稳重,和李铭老板的形象相似。

 

  主角和配角已经确定,现在需要导演进行场景设计。陈军采用了想象性描述技术。陈军邀请李铭沿着舞台走一圈,把办公室的范围设定出来。“这个范围就是你的办公室,这里有两把背椅可以当做你们的办公椅。”陈军一边说,一边示意两人坐下来。“现在你们面对面开始工作谈话,试着把发生的一切演出来吧。”

 

  陈浩开始了日常的寒暄,泛泛谈着一些日常话题。李铭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他想和领导讨论工作,可无法改变领导的话题,只能烦闷和无助地坐着,看起来越来越低落烦躁。

 

  咨询师及时打断了表演,问李铭:”工作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么?”

 

  “是的,如果领导和我谈论工作的时候空泛无物,我会感到非常失望且一无是处。”李铭说。

 

  “这种场景你在之前也碰到过么?”陈军问。

 

  “有过,那是我实习的时候,带我的老师从不把我当回事,总是给不了我足够的指导。他经常叫我做一些琐碎无意义的杂活,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忍不住和他吵一架,后来公司其他人说我情绪控制能力差。我挺无语的,从小爸爸就这样说我,我已经习惯了。他们总是对我批评太多,又不能给我很多的。”

 

  陈军注意到,李铭把童年经历带入了对话,这个话题还没到深入的时机。他决定先讨论李铭的指导老师。

 

  “看得出,你对工作中上司的忽视很失望,我们在戏剧里好好看看你的实习工作吧,告诉我你的指导老师名字,看看我们之间谁最适合扮演你的指导老师。”陈军说。

 

  李铭选择年纪较大的陈辉扮演指导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李铭和陈辉开始讨论工作上的问题。谈话中,李铭显得有点犹疑不定。

 

  “李铭,你为什么一直都是这种闷闷不乐的样子。你在办公室里晃来晃去,看起来还非常厌烦和愤怒。你到底想要从我这得到什么,你看起来总是一肚子的气。”陈辉问李铭。

 

  “现在转换一下角色。李铭,你来扮演你的指导老师,看看有什么想说的话?”陈军说。

 

  “李铭,如果你工作的时候闷闷不乐,你应该直接告诉我你的想法。我不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你为什么生气。但是你如果需要我的帮助的话,你应该更多地说你心里想的。”李铭扮演的指导老师有很多话要说。

 

  他们轮流交换着自己的角色,李铭在扮演双重角色的时候,也在不断体验着内心的波动。

 

  “在和指导老师的交谈中,你要的究竟是什么呢?”陈军问李铭。

 

  “我要告诉他,他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指导我,我对他的无所作为很生气。”李铭说。

 

  “不要跟我说,去跟指导老师说吧。”陈军说。

 

  “我对你真的很生气。”李铭对陈辉说的时候,口气显得非常平淡。

 

  “现在转换角色。”陈军说。

 

  陈辉同样平等地重复了李铭的话。

 

  “但是你总是抱怨着,从来也没有满意过。我现在在办公室有很多事情要忙碌,但也给了你和别人一样多的时间,你还是一直在失望。”扮演指导老师的李铭说。

 

  “现在转换角色。”陈军说。

 

  “也许你说的对,我要的太多了,可是为什么总是令我失望。”扮演自己的李铭说。

 

  “这种感觉之前什么时候有过么?”陈军问。

 

  “大概是小时候吧。”李铭说。

 

  “是和爸爸相处的时候?”陈军有意识地联系起李铭之前的话。

 

  “是的。”李铭说。

 

  “那我们结束和指导老师的对话场景,可不可以试着进入和爸爸相处的场景?”陈军说。

 

  在陈军的意象想象技术的引导下,李铭逐渐回忆起了和父亲相处的感觉。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呢?”陈军问。

 

  “那是我五六岁的时候,爸爸的工作经常出差,总是匆匆回家,又匆匆离去。我经常在门口想拉住爸爸的手,可是他总是用力扯开我的手走掉。”李铭回忆。

 

  “好的,我们就扮演门口你和爸爸对话的场景。”陈军说。

 

  李铭选定了曾煌扮演自己的父亲。场景中,李铭首先发起对话:“爸爸,你能不能多呆一会,陪我玩一会儿玩具。”

 

  “不行啊,爸爸工作很忙,必须要立刻走。”扮演父亲的曾辉配合地回答。

 

  “那你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呢。”李铭问。

 

  曾辉不知道如何回答,咨询师示意转换角色。

 

  “大概要周六出差回来吧,爸爸到时候一定陪你玩。”扮演爸爸的李铭答。

 

  “好的,再次角色转换。”陈军说。

 

  “上次你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次你还是不能陪我玩。你总是这样承诺,可每次都没法做到。你老是不在家里,你知道我和妈妈多么失望。特别是妈妈总是给你使脸色,甚至有时还向你发脾气。你不知道我是多么为你们担心的么,我害怕你们会在吵架以后永远分开,以后我将永远也看不到爸爸你。每一次傍晚的时候,我总是能看到妈妈孤独的身影,感觉到自己的弱小和无力,爸爸那个时候你又在哪里呢?”沉浸在悲伤中的李铭越说越动容。

 

  咨询师和其他团体成员静静听着,没有打断李铭的内心倾述。他们知道,这时候李铭开始表达内心真正的焦虑——童年时与爸爸相处时的失望和愤懑。也许,正是这种积压的情绪让他对待领导和妻子有更负面的模式。他感觉领导像父亲一样令自己失望,又像自己父亲一样忽视了妻子。这种早年情感在新的对象上的移情,让李铭陷入了持续无助的焦虑中。通过角色扮演和转换,咨询师让李铭更充分地理解和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开始试图改变。

 

  “李铭,我们已经理解了童年时你和父亲相处时的无助,也许这种感觉还压抑在你的心理。但是,和那个时候相比,你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你变得更有能力和力量了。你有了自己独立的家庭,你和领导关系也一度良好。你现在完全可以摆脱童年对你的阴影,学会努力自信地生活着。现在我想让你试着和爸爸、指导老师、领导说话,说说你现在生活中的成就和动力。”咨询师说,并邀请了李铭爸爸、指导老师、领导的扮演者走上舞台。

 

  “爸爸,当时对于你的离去非常失望,现在我虽然没忘记但可以理解了。现在我想向你展现我的成就,我有了满意的工作和家庭。你和妈妈都可为我感到自豪。指导老师,我们曾经争吵过,因为我期望太多,你又非常忙碌,现在我还是很感谢你对我的帮助。也许我当时如能及时恰当地表达,你或许能给我更多帮助。对于现在的领导,也许我花了太多时间和你生闷气,我应该找个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好好和你聊聊我对工作的看法。”李铭说。

 

  李铭向扮演者们一个个地表达心声。扮演者们微笑地回应和鼓励着。在对话的过程中,咨询师注意到,李铭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神情越来越放松和自信。咨询师意识到,在心理剧的演出中,李逐渐驱除了原先压抑在心中的焦虑情绪,学会更轻松自如地看待生活和看待自己。最后,咨询师及时对李铭的心理剧经验进行分享,扮演者和其他团体成员一起,讨论自己当时的感觉和想法。这种分享让心理剧的经验更加完整彻底地被大家感悟和吸收。

 

  在心理剧的演出中,主角获得了更加新颖和广阔的现实经验,这种经验通过心理剧的表演,深入了我们内心的深处。在心理剧舞台上,我们可以任意选择角色和场景,让自己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的重要人物在同一时空接触和往来。对于主角而言,似乎辅角在心理剧中扮演某个角色,在治疗过程中就会真的变成这些人。这种依托在童年经验上的戏剧经验,就像儿童玩游戏一样产生神奇的创造力和启发性。这种体验或许就是心理剧的生命力。

 

  (文/罗林 | 来源/心理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