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心理学家们的精神病史

心理健康 136 0

  心理导读:很多人认为心理疾病都是普通人的事情,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医生自身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强大的,肯定不会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心理学家自身就有很严重的心理疾病,比如心理学大师森田是神经症患者、心理学大师荣格曾患精神分裂症、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患有神经症和精神病,另外榜上有名的还有霍尼、马斯洛、阿德勒等,连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也给自己治疗过精神病。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心理学家们的精神病史

 

  1、世界著名作家海明威,有精神病家族史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

 

  美国作家和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经在一个掩盖了扭曲和有精神病的家庭中长大的演员和作家海明威,在一个国际性演讲中告诉出席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会议的与会者说,让所有人都知道自杀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海明威十分熟悉与自杀有关的事情。就在海明威出生前4个月,她的祖父,作家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尼斯特海明威,于1961年7月(61岁)自杀了。欧尼斯特的祖父、父亲和伯父也都死于自杀。

 

  海明威相信她祖父出现酒精滥用和自杀,是与他害怕不能继续保持他现有的创作能力和文学水平有关,而恰恰是其创造力和文学天赋曾经给带来了荣誉。1996年,海明威的家庭再次受到自杀的打击,她41岁的姐姐,演员和模特Margaux,死于镇静药物过量。起初说其姐姐是意外死亡,但经过两周的调查后认定是自杀。海明威对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任主席、医学博士里查德 哈丁说。“几年了,我不能接受身边频频出现死亡的这个事实。”

 

  2006年五月在多伦多举行的美国心理学会年度会议,为了能够在大会中与美国精神病基金会交流,海明威和里查德哈丁事先讨论了她的教育问题和作为演员与作家的职业问题。几年后海明威在参加一个自杀预防典礼时,她才从心底里承认姐姐已经自杀了。她说:“我认识到自杀并不是可耻的事情,它也没有不利于我,更没有对我的家庭不利,我认为讨论自杀是很重要的事情,并了解到如果你被遗弃了,那不是你的错误。”

 

  海明威生活在爱达荷州的一个小镇上,她父母都是酗酒者,她的成长环境充满了痛苦、吵闹和尖叫。她的一个姐姐,Muffet,因时常发生精神发作而出入于精神治疗机构。海明威迁居到纽约在拍摄电影时,才感到“把它从这个有些问题的家庭中解放出来”。在这期间,她姐姐,Muffet的生活开始变得日益复杂,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她离开世间的几个月,精神疾病症状变的更加明显。

 

  海明威的生活走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她说:“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使我更健康,我沉溺于健康的生活。”大约20年以前,她开始学习瑜珈,并认为从中得到了好处。她写了一本关于健康方法的书,将在明年出版。

 

  2、法国大哲福柯死于精神病院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

 

  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法国哲学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其思想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都有很大影响。主要著作包括《古典时代疯狂史》(《疯癫与文明》)、《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训与惩罚》、《性史》等。

 

  1984年6月25日,58岁的福柯因艾滋病死于法国硝石库医院。这家医院的前身正是他的成名作《古典时代疯狂史》所剖析过的一家精神病院。命运跟福柯开了一个玩笑,不知道最后是他胜利了,还是这个世界胜利了;是他用自己的死,殉了哲学里最酷烈的探索,还是这个世界用他批判过的一切将他埋葬。他的相貌甚至也与老成持重的思想家们不一样:满脸邪气、眼里放出精光。

 

  《古典时代疯狂史》则是福柯的博士论文,后来的英文节译本取名为《疯癫与文明》,今年三联出的这个版本是国内首次从法文翻译过来的版本。这部煌煌巨著不仅是他的成名作,也为他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那就是“疯狂”。他和自己的学生德里达围绕这部作品曾有过旷日持久的争论。德里达很早就看破:福柯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本身就带着某种迷狂。福柯日后的生命历程证实了这一点,他的许多哲学思考都来自特殊的生命体验。1975年他在加利福尼亚州频频光顾同性恋浴室,各种极端的性体验直接促成了《性史》的诞生,然而这种带有试验色彩的活动也让他弃世而去。

 

  福柯的疯狂来自何处?他小时候被做医生的父亲逼着去看截肢手术,原因是希望子承父业,后来又目睹不贞的少女被关进黑屋子里受虐待。但他始终不愿学医,与父亲感情不睦。那两个残酷场景他直到临终前,还向人说起。

 

  他中学时代成绩时好时坏,19岁时参加巴黎高师入学考试名落孙山,后来做插班生复读。在高师求学的日子他郁郁寡欢,厌恶集体生活,曾经两度自杀。他的老师、同学回忆说,当年他曾用刀片自残,在夜里手持匕首追赶一名同学。高师毕业后福柯参加了教师资格会考,又是连考两次才通过。这时他已经患上抑郁症,性取向又和别人不一样,心里的苦闷可想而知。福柯在巴黎高师也并非绝对孤立,他遇上一位好老师——结构主义哲学家阿尔都塞。被纳粹虐待过的阿尔都塞也患有精神病,他对福柯同情照拂。

 

  30年后,阿尔都塞丧失心智掐死妻子,老境凄凉。已经名满天下的福柯时时探望,不忘师恩。

 

  2004年10月,德里达去世。

 

  2005年5月,和福柯竞争过法兰西学院教职的保罗·利科也去世了。

 

  福柯谢世20年之后,这一代法国思想家终于英华落尽。哈贝马斯曾说,在他们这一代人中,福柯是对时代精神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3、集合论的创始者,死于精神病院

 

  康托尔(Cantor,Georg Ferdinand Philip,1845~1918)

 

  德国数学家。集合论的创始者。1845年3月3日生于圣彼得堡,1918年1月6日卒于哈雷。

 

  1862年入瑞士苏黎世大学,翌年转入柏林大学,主修数学,师从E.E.库默尔、K.魏尔斯特拉斯和L.克罗内克。

 

  1867年获博士学位。曾任哈雷大学教授。大学期间康托尔主修数论,受魏尔斯特拉斯的影响,对严格的数学分析理论感兴趣。

 

  他在1872年以本序列(即柯西序列)定义无理数的实数理论,并初步提出以高阶导出集的性质作为对无穷集合的分类准则。

 

  1873年他用一一对应关系作为对无穷集合分类的准则。他巧妙地将一条直线上的点与一个平面甚至几维空间的点一一对应起来。在研究无穷数与超限数理论时,他还引进势、基数、序数等概念并定义了基数之间的运算及序的运算法则,对有限数集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19世纪70年代许多数学家只承认有穷事物的发展过程是无穷尽的,无穷只是潜在的,是就发展说的。他们不承认已经完成的、客观存在着的无穷整体,例如集合论里的各种超穷集合。康托尔集合论肯定了作为完成整体的实无穷,从而遭到了一些数学家和哲学家,特别是克罗内克的批评与攻击。另一方面,康托尔创建 集合论的工作开始时就得到戴德金、魏尔斯特拉斯和D.希尔伯特的鼓励和赞扬。20世纪以后集合论不断发展,已成为数学的基础理论。

 

  康托尔1845年|3月3日|1918年|1月6日,出生于俄国的德国数学家。创立了现代集合论作为实数理论以至整个微积分理论体系的基础。他还提出了集合的势和序的概念。由于研究成果得不到认可,并受到众多数学家的攻击,患抑郁症,最后发疯。1918年,在德国哈勒大学附属精神病院去世。

 

  当代数学家绝大多数接受康托尔的理论,并认为这是数学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大卫·希尔伯特说:“谁也别想把我们从康托尔建立的乐园中赶出去。”

 

  康托尔出生于俄国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丹麦商人,母亲是俄国音乐家。1856年他们全家搬到德国,康托尔在德语学校继续学业,1867年他于柏林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康托尔意识到,无限集合也有不同大小,有可数无穷和不可数无穷之分。他证明了有理数集合Q是可数无穷的,而实数集合是不可数无穷的,也就是说后者要大。原始证明发表于1874年,这个证明使用了较为复杂的归纳反证法。1891年他用对角线法重新证明了这个定理。后来他致力于连续统假设,但没有成功。

 

  康托尔的后半生受到抑郁症的困扰,这严重影响他的工作,他不得不经常入院治疗。根据后来他发表的论文,他患的可能是一种两极失常性的抑郁症,例如他写了一篇验证1000以下的歌德巴赫猜想的论文,其实几十年前已经有人验证到了10000。他又发表了几篇文学方面的论文,试图证明弗兰西斯·培根其实是莎士比亚作品的真正作者。以及神学方面的论文,企图证明绝对无穷的概念即是上帝。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他陷于赤贫状态,最后死于哈勒的精神病院。

 

  4、美国国宝约翰·纳什患有精神分裂

 

  约翰·纳什 (John Forbes Nash,1928年6月13日-至今)

 

  影片《美丽心灵》是一部以纳什的生平经历为基础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该片荣获今年奥斯卡金像奖,几乎包揽了2002年电影类的全球最高奖项。影片主人公原型纳什因此而成为热门的公众人物,而他早就是美国的国宝了。

 

  约翰·纳什生于1928年6月13日。父亲是电子工程师与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纳什小时孤独内向,虽然父母对他照顾有加,但老师认为他不合群不善社交。

 

  纳什的数学天分大约在14岁开始展现。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时刚刚二十出头,但他的一篇关于非合作博弈的博士论文和其他相关文章,确立了他博弈论大师的地位。在20世纪50年代末,他已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了。

 

  然而,正当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30岁的纳什得了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他的妻子艾利西亚———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生,表现出钢铁一般的意志:她挺过了丈夫被禁闭治疗、孤立无援的日子,走过了惟一儿子同样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震惊与哀伤……漫长的半个世纪之后,她的耐心和毅力终于创下了了不起的奇迹:和她的儿子一样,纳什教授渐渐康复,并在1994年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

 

  如今,纳什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重新开始科学研究。他现在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但已经不再任教。学校经济学系经常会举办有关博弈论的论坛,纳什有时候会参加,但是他几乎从不发言,每次都是静静地来,静静地走。

 

  不过,在同事印象里“极不爱说话”的纳什教授将在中国做几场演讲,来之前,美国政府对其健康程度做了检查,这才允许他来中国大陆。8月14日至17日在青岛大学,他会以特邀报告人的身份做主题发言,探讨他所奠定学术根基的博弈论的发展趋势。8月21日晚上,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他还将向中国公众做一个公开报告。

 

  5、牛顿得精神病之谜

 

  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

 

  是英国近代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力学奠基人。一提起他,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苹果落地的故事:1665年,牛顿在家乡林肯郡的一个乡村疗养。有一天,他坐在一棵苹果树下读书,突然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引起了牛顿新的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垂直落到地上了?这个问题最终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原理——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

 

  可以说牛顿的一生是充满智慧和创造的一生,而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智慧的伟人,却在50到51岁时突然精神失常,其中的原因当时及此后250多年的时间里,众多的科学家都试图找出一种合理的解释,但还没有最终达成共识。有人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劳累、用脑过度所致;有人则认为是外界强烈的刺激,引起了他精神的暂时“短路”,还有人提出是汞中毒的结果。

 

  其中认为牛顿是由于劳累和用脑过度而导致精神失常的观点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关于牛顿专心工作的故事,就连小学生也可以随口说出几件来:牛顿请朋友吃饭,他却一直在实验室工作得忘了时间,饿极了的朋友只好先吃了一只鸡,骨头堆放在盘子里。过了好久,牛顿才出来,看到盘中的鸡骨头,“恍然大悟”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饭了。”就又回到实验室工作去了。

 

  牛顿工作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因此在1687年他45岁的时候就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他一生最为重要的著作,该书以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为基础,建立了完美的力学理论体系。为做好这项工作,牛顿夜以继日地在实验室专心研究。他很少在夜间两三点钟前睡觉,有时一直要工作到清晨五六点钟。《原理》问世后,他又立即转入了光学的研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使他不到30岁就已经须发皆白了,长期的用脑过度,极端紧张的工作,造成了科学家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最终使他患上了精神失常的疾病。

 

  还有人认为牛顿精神失常是受外界环境的强烈刺激所致。牛顿18岁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很快就在科学界崭露头角,以自己的才华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赏识,在科学的道路上可谓一帆风顺。但1677年,他的恩师巴罗和一向爱护他的皇家学会干事巴格相继去世,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悲伤,曾使他的研究工作一度停止。在1689年时,他又被选为英国国会议员,来到灯红酒绿的伦敦后,他已不可能像从前那样再呆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各种上流社会的交际应酬使得他的经济捉襟见肘,但多方努力都无法摆脱困境,最后,他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剑桥大学。

 

  在1691到1692年间,又有两件重大的事情,对他的精神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一件是他母亲的去世,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精神不振。另外一件是他著作的手稿被烧毁。在他办完母亲的丧事回到剑桥大学后不久的一天早晨,当他从教堂做完祈祷回来,竟发现燃尽的蜡烛已将他书桌上摆放的有关光学和化学的手稿及其他一些论文都化为灰烬了。《光学》是他一生中仅次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化学》也是他花费近二十年时间辛勤研究的结晶,堪称一部科学巨著。对此,牛顿懊悔不已,几乎一个月昼夜不宁。他不得不重新整理《光学》手稿,至于《化学》他却再没有精力去做了。

 

  还有一种较新的看法是,牛顿精神失常是由于汞中毒所致。有两位专门研究牛顿生平的学者,对牛顿遗留下来的四绺头发进行现代中子活化、中子衍射等先进手段来综合分析。发现牛顿头发中所含的有毒微量元素的浓度是正常人的好几倍,尤其是汞的含量更是高得可怕。许多学者由此断定:牛顿长期呆在实验室里,经常接触有毒的金属蒸汽,特别是汞,从而导致中毒精神失常。

 

  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人的置疑,因为牛顿一生中,只有在50到51岁期间精神失常过,其余都处于正常状态,而且我们也无法断定这四绺头发就是他患病期间的,就头发来推断他精神失常的原因太没有说服力了。其次,人头发的微量元素受外界影响很大,这四绺头发历经250多年,很难保证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现在医学上判定汞中毒的临床表现,如手指颤抖、牙齿脱落、四肢无力等症状,牛顿都不曾有过,所以汞中毒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时到今日,对于牛顿晚年精神失常的原因,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附录:

 

  传记作家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在1996年出版的牛顿传记《最后的巫师》中称,苹果落在头上导致牛顿发现地心引力原理的神话,只是历时250年的一项掩饰这位英国科学家秘密阴谋的一部分。

 

  怀特说,牛顿之所以精心炮制苹果落地的神话,是为了掩饰他对巫术的迷恋,而在当时,对巫术的迷恋会使他遭致绞刑的惩罚。当时英国有关巫术的书要从欧洲大陆进口,它们价格昂贵,并且充斥(此处被屏蔽),这也许是遭查禁的原因。

 

  牛顿沉缅于巫术和神学研究,热衷于从普通物质中炼出灵丹妙药的化学实验,怀特宣称,从牛顿的文件中能找到暗示他是由炼金术、而非苹果掉落在头上而激发地心引力灵感的内容。

 

  牛顿的出版经记人巴顿是牛顿的侄女,有迹像表明她参与了牛顿苹果落地神话的策划。事实上这是成功的神来之笔,一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作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和瓦特从烧水壶的启示发明了蒸汽机的故事一样美丽得不可靠,但却使发明家声名远播。

 

  牛顿的知名度因苹果而火速上窜,而他对于巫术,对于炼丹术这些十足的伪科学的迷恋却深藏幕后,鲜为人知.

 

  6、美国心理学之父患有精神疾病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1842年1月11日-1910年8月26日)

 

  美国本土第一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教育学家,实用主义的倡导者,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也是美国最早的实验心理学家之一。1875年,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90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06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詹姆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之一(第62位)

 

  他的弟弟亨利·詹姆斯是著名作家。

 

  他和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

 

  早年教育

 

  早年爱好绘画和科学,1858 年回美国罗得岛州新港市随亨特(William Morris hunt, 1824-1879)习画一年,1859-1860 年全家迁往瑞士日内瓦,他在日内瓦科学研究院学习科学,当时他希望成为画家,因此不久即返回新港市继续习画,但后来发现自己缺乏做画家的天分遂放弃了。

 

  大学教育

 

  1861 年进入哈佛大学劳伦斯理学院在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指导下攻读化学,后又改学比较解剖学和生理学三年。在这期间,他的老师怀曼(Jeffies Wyman)的进化论思想对他以后的学术观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又因听著名动物学家阿加西斯(Louis Agassiz,1807-1873)的课,使他的兴趣从化学转向生物科学。

 

  1864 年,詹姆斯转入哈佛医学院学医,1865 年还未毕业便随同阿加西斯去巴西进行自然考察。在考察过程中,詹姆斯感染了天花,同时感到自己不宜做准确而有秩序的收集和归类工作而中断这项研究。

 

  1866 年继续学医,但又因身体不好而中断。

 

  1867 年又去德国留学,在赫尔姆霍茨、冯特、微尔和的指导下学习医学、生理学和心理学。因体力不支,不能坚持实验室的工作,但却有较多的时间博览法国和德国、美国的文学名著,还有机会到柏林大学听课。

 

  治疗自己的疾病

 

  1869 年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完成学业之后,却因受当时流行于德国决定论哲学思想的影响,一度悲观消极,最后得了抑郁症。他一度相信,人生一切是注定的,在注定观念束缚下生命毫无意义。直到后来因读到一篇雷诺维叶(Charles Renouvier, 1815-1903)有关自由意志的文章,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并决心通过对意志功效的信仰治好自己的病。

 

  病情好转

 

  1873年,他的健康状况果然好转,开始在哈佛大学教解剖学和生理学。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也是此时孕育出来的。1875-1876年在美国开第一门心理学课,课程的名称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

 

  19 世纪 70 年代参加“形而上学俱乐部”,认识了皮尔斯(Charles Sanders Peirce, 1839-1914),并接受其影响,后一起建立了实用主义。1872 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解剖学和生理学,由于研究神经生理以及与心理学有关的其他生理学问题,他逐渐转向心理学的研究。

 

  1875年,他首建一个供讲课演示用的心理实验室,1877年成立一个比较正式的心理实验室,比冯特(Wilhelm Wundt, 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实验室还早二年。1876年詹姆斯任哈佛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

 

  结婚

 

  1878年,詹姆斯和吉本斯(Alice Howe Gibbens)结婚,生了五个孩子,有一个儿子也叫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因编选出版詹姆斯两卷本的书信集而出名。同年,威廉·詹姆斯与亨利·霍尔特公司出版社签定合同,着手编写《心理学原理》(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1890)。

 

  1880年在哈佛大学任哲学副教授;1885年升为教授;1889年改为心理学教授。詹姆斯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曾于1894年和1904年两度当选为该会主席。

 

  7、心理学大师森田正马是神经症患者

 

  森田正马 (Shoma Morita ,1874.01.18-1938.04.12)

 

  日本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森田疗法的创建者。他出生于日本高知县一个乡村家庭,因患肺炎逝于日本东京。

 

  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父母两人的养育子女方式极不相同,父亲对子女要求严厉,母亲则十分溺爱和娇纵。他是家中长子,父亲对小森田更是寄予厚望,从很小就教他写字、读书,5 岁就送他上小学,一从小学回家,父亲便叫他读古文和史书。10 岁时,晚间如背不完书,父亲便不让他睡觉,这使森田渐渐地开始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留级。森田正马在 7 岁时,祖母去世,其母亲因悲伤过度,曾一度陷入精神恍惚、默默不语的状态,接着第二年祖父又相继过世。正当家庭连遭不幸时,森田偶在日本寺庙里看到了彩色地狱壁画,立即感到毛骨悚然。他看到图中人死后下地狱的惨状,有的在上刀山,有的在下火坑,有的在进血池等等。这些可怕的场面在森田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一直在他脑海里盘旋。自那以后,他便时常受到死亡恐怖的袭击。这就是后来森田理论中关于“死的恐怖”一说的来源。读初中的时候,曾陷入与此有关的求仙问佛、追求神秘奇迹之类空幻的憧憬之中,沉缅于各种迷信活动。

 

  森田自幼体弱且有神经质倾向,12 岁时仍为夜尿症而苦恼,16 岁时患头痛病常常出现心动过速,容易疲劳,总是担心自己的病。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总是铺着草席睡觉,却常有大人以此打趣他,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到“不要谴责孩子的夜尿症,越是谴责挖苦孩子,就会越恶化”。森田因有夜尿症而深感自卑,后来听说当地很有名望的板本龙马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这才聊以自慰,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在高中和大学初期,他经常神经衰弱,东京大学内科诊断为神经衰弱和脚气病,经常服药治疗,大学一年级时,父母因农忙,两个月忘记了给森田寄生活费,森田误以为是父母不支持他上学,感到很气愤,甚至想到当着父母的面自杀,于是暗下决心拼命地学习,要干出个样子来让家里人看看,在这时期什么药也不吃了,放弃一切冶疗,只顾学习,考完试后,取得了想不到的好成绩,而他的脚气病和神经衰弱等症状不知不觉也消失了。这时家中也寄钱来了,原来是因为忙于突击蚕桑忘记了寄钱,自那以后,连头痛也不再复发。这些个人经历,导致他后来提倡的神经质的本质论,包括疑病素质论。

 

  森田正马的求学并不很顺利,14 岁时进初中,中学五年念了八年,第一次因心律不整而休学了两年,中学五年级又患伤寒而卧病两个月。初中时期,他对生死问题、宗教和哲学颇感兴趣。1895 年 7 月中学毕业,因身体虚弱和家庭经济困难,父亲不让他报考高中。但森田正马下定决心即使背离家庭自学也要拼命攻读,后来在别人资助之下在 1895 年 9 月进入第五高中。高中时期对科学发生了很大兴趣,为了了解人生问题,他认为首先必须知道身体结构情况,然后再从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着手研究,这才是解开人生问题的最正确的道路。因此,高中三年级便确立了将来攻读精神病学的志愿,1898 年 7 月高中毕业。同年 9 月进人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专修精神医学,1902 年毕业。大学第一年,就患上神经衰弱、脚气病和头痛。期末大考时,不顾一切,猛读猛攻,出乎意料的,神经衰弱、脚气和头痛都消失了,且成绩非常优秀。因此领略到当时认为神经衰弱是神经疲劳所致,应该多休息的治疗方法是不正确的。

 

  大学毕业后,1903 年先在东京帝国大学医科大学助教,后在东京慈惠会医学院任吴秀山教授的助理,同时在吴教授所主持的巢鸭医院兼任作业疗法主任,不久升任医学院讲师。1917 年与中村古崃共同创设日本精神医学会。1919 年开始尝试家庭疗法,又患伤寒、肺结核等病,康复期间,整理资料,1920 年出版《神经质及神经衰弱的治疗法》,森田治疗法于是正式诞生。翌年又出版了《精神疗法讲义》。1930 年成立了神经质研究会,是为森田治疗法集体研究的开端,同时发行新杂志《神经质》。1932 年接管地热海一家旅馆,改名为森田馆,兼为旅馆及精神治疗所用。1937 年正式退休,次年病逝。

 

  森田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创建了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方法 -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这是一种在禅宗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心理治疗方法。在森田所处时代的日本精神病学界,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 E.克雷佩林的理论占据着统治地位,认为神经症是由生物和体质障碍引起的。森田正马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为基础进行了新的探索,不仅研究了神经症患者的病因,还探讨了治疗方法。森田以多年来对神经质者的观察,把握其症状的实际表现,密切注意其经过转归,把这些观察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阅读国内外文献,将当时认为有较强的治疗神经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一一进行实践验证,最后,森田把当时的主要治疗方法,如:安静疗法、作业疗法、说理疗法、生活疗法等取其有效成分合理组合,提出自己独特的心理疗法。

 

  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神经症,只有神经质才是森田疗法的真正适应症。在森田看来,大多数神经症是由一种被称之为“神经质”的东西发展起来的。这种神经质的特征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后来这种神经质被称为为“森田神经质”。森田正马把神经质分为三种类型:

 

  普通神经质:即一般人所说的神经衰弱。由于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状态而引起敏感、执着、苦恼等负面状态,症状包括疲劳倦怠感、头重、头痛、呕吐感觉、便秘等等。

 

  发作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神经症,多以身体上的症状(由于焦虑引起的自律神经系统的失调状态)型式出现,包括心悸亢进、呼吸困难、失神感觉等等,其中以心悸亢进为主的症状,特称心脏神经症。

 

  强迫观念症:以强迫观念为主症的神经症,因刻意去除某一涌现在意识中的特殊观念所引起的内心挣扎,构成强迫观念症。主要有:对人恐惧(在他人之前担心他人印象如何,而产生刻意保持良好态度的强迫观念症),杂念恐惧(越想除去杂念,却反而越注意到杂念的存在所引起的症状),以及其它如:不洁恐惧、疾病恐惧、杀人恐惧、体臭恐惧等。

 

  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具有森田神经质特征的人,在遇到生活环境的改变,甚至只是受到很轻微的精神创伤时,也会倾向于产生焦虑,因此,神经症之所以发展,焦虑是先决条件。当焦虑出现时,患者一方面想竭力回避它,另一方面又过多地集中注意它。结果,患者越是过我地集中注意于他的焦虑,他就变得越是敏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森田把这一动力过程称之为“精神交互作用”。在这种精神交互作用的影响下,患者就用身体或躯体的症状来表现他的焦虑。森田认为,神经症并非由患者的体质状况所引起的,而是由于患者过多地注意自己而产生的结果。患者越是关心自己,症状就越严重,由此出现恶性循环。如果在治疗期间让患者“保持原状,听其自然”,不为自我感受所扰,那么这种自我感受便会自生自灭。根据上述理论,森田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疗原理与方法,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陶冶疑病素质,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消除思想矛盾。其治疗原理可概括为两点:

 

  顺应自然。森田认为,要达到治疗目的,说理是徒劳的。单靠理智上的理解是不行的,只有在感情上实际体验到才能有所改变。而人的感情变化有它的规律,注意越集中,情感越加强;听其自然不予理睬,反而逐渐消退;在同一感觉下习惯了,情感即变得迟钝;对患者的苦闷、烦恼情绪不加劝慰,任其发展到顶点,也就不再感到苦闷烦恼了。因此,要求患者对症状首先要承认现实,不必强求改变,要顺其自然。

 

  为所当为。森田疗法把与人相关的事物划分为两大类: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制的事物。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指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决定的事物。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症患者通过治疗,以学习顺应自然的态度,不去控制不可控制之事,如人的情感;但还是注意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之事,如人的行动。即“为所当为”是指在顺应自然的态度指导下的行动,是对顺应自然治疗原则的充实。森田疗法认为,改变患者的症状,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还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通常症状不会即刻消失,在症状仍存在的情况下,尽管痛苦也要接受,把注意力及能量投向自己生活中有确定意义,且能见成效的事情上,努力做应做之事;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任凭症状起伏,都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逐步建立起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信心。这样就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束缚行动的模式。

 

  森田疗法的实施森田疗法的治疗可以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进行。无论是住院或门诊治疗,都应注意选择那些除表现为神经质症状之外,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反省心、自身也在积极作着努力的症状,有从症状中解脱出来的强烈愿望的病人,如仅有某些症状,没有强烈的求治动机,是不宜施行森田疗法的。森田疗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卧床阶段和作业阶段。后段又分为轻度作业期,重度作业期及实际生活期三个阶段。

 

  绝对卧床期。约 4-7 天,要把患者完全隔离,禁止谈话、读书、抽烟及其它一切分心的事情,除用餐、排泄之外,终日躺在床上。其目的有三:1.观察患者的精神状况,以作诊断的补助;2.保持安静可以调节身心疲劳;3.体会“烦闷即解脱”的心境,迅速祛除除精神上的郁闷与苦恼。

 

  轻度作业期。约 4-7天,也是采取隔离治疗,禁止读书、交际,每天卧床时间保持 7-8 小时,白天在户外作轻微的活动,晚上则在作业室做夜晚工作。一般从第 3 天开始,可逐渐放宽对患者工作量的限制,并要求患者开始写日记,但不能写关于病的问题。此阶段之目标为让患者能面对生理上不愉快的感觉或强迫观念,使其无聊而促进自动自发的活动欲望。从体验中去打破内心理的预期焦虑。

 

  重度作业期。约 4-7天,继续禁止会客、娱乐,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给予适当的作业,如锯木、檗柴、挖洞等较重体力的劳动。此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努力工作,使患者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悦,培养忍耐力,建立其自信。在这之中学会对症状置之不理,进一步将精神活动能量转向外部世界。

 

  生活锻炼期。又称回归社会准备期。一般为 1-2 周。训练患者打破兴趣,执着,祛除一切拘束,顺应外界的变化,准备回复实际生活。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人际交往及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体验顺应自然的原则,为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以上各期的情况,是对一般治疗情况的描述,对每个具体患者而言,还要根据其情况来决定治疗的进程。治疗周期会因此长短不一,时间短的约三周即可,长的则可能需要 60-70 天,平均周期一般为 40-50 天。

 

  森田疗法不仅风行于日本,而且也受到欧美学者的关注。雷诺氏(David Reynolds)将森田疗法介绍到美国,并应用于神经症的治疗中。1983 年日本森田疗法学会正式成立,第一任会长高良武久教授及第二任会长大原健上郎教授继承并发展了森田疗法,并将森田疗法的适应症扩大到神经质以外的神经症、精神病、人格障碍、酒精兹物依赖等治疗领域。并且已广泛应用于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及改善生活质量中。国际森田疗法学会于 1991 年成立。在中国,成立了森田疗法学会,1992 年召开了首届森田疗法研讨会。

 

  8、心理学大师荣格曾患过精神病

 

  卡乐·古斯塔夫·荣格 (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本人的无意识?当传记作家们还在为这件事争论不休时,卡尔·荣格详细描述了他关于人格的想法怎样来自他对自己的内省和体验。荣格1875年出生于瑞士的一个小镇克斯维尔,他是一个非常内省的孩子,对外界比较封闭,因为他认为没人能理解人固有的内在体验和思想。荣格幼年时花了很多时间思考他做过的梦的含义和超自然的东西。10岁时,他雕刻了一个2英寸的木人像。他把这个人像收藏起来,独自一人时,他对人像讲话,有时用密码给它写信。

 

  荣格渴望了解人格,这一愿望把他领入新兴的精神病领域。他1900年在巴塞尔大学获医学学位,然后到苏黎世,与精神分裂症权威人士欧根·布留勒尔(Eugen Bleuler)一起进行研究,稍后,他到了巴黎,与意识和催眠研究的先驱皮埃尔·雅涅(Pierre Janet)一道工作。荣格对人类心灵的好奇心自然地使他对弗洛伊德的研究产生了兴趣,在读了《释梦》一书后,荣格开始与弗洛伊德联系。1907年两人终于见面了,据说他们两人进行了长达13个小时的谈话。不久,荣格成为弗洛伊德的亲密同事,他曾于1909年陪弗洛伊德到美国克拉克大学讲学。也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荣格开始认识到弗洛伊德对他们在人格本质问题上的分歧是多么难以容忍。1914年,荣格离开了维也纳小组。

 

  接下来的7年,荣格基本是独自工作的,他深入探索了自己的无意识心理境界,沉湎于自己的奇特想法、梦和想象中,努力发现人格的真正本质。这一时期到底是荣格的自我反省时期,还是漫长的精神病患病时期,学者们意见不一。荣格去世前不久发表的自传,证明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荣格写到:“各种奇怪念头不断从我头脑里溢出,我尽力不迷失自己的头脑,试图找到一些方法去理解这些奇怪的东西。一定要找到我正体验到的奇怪经历的含义,对此从一开始我就没有怀疑过。当我忍耐着与这些无意识搏斗时,我坚定地深信:我正屈从于更高级的意志。”(1961)。

 

  荣格说,在这些年里,有各种人世间物和形象造访了他。逐渐地,这些人物成为构成集体无意识的角色。荣格确信,在他的头脑之外存在着这些东西,例如,他详细描述了他与菲力芒(Philemon,荣格虚构的人物)的谈话,他写到:“我与他进行了谈话,他说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在我的意识里从没有想到过。我清楚地注意到,说话的是他,而不是我……我和他继续走着,来到了花园。对我来说,他就是印度人称作宗教领袖的人物。”(1961)。

 

  荣格销声匿迹,进行内省,几年后复出时,发表了新的人格理论。他的余生全部用来行医、旅行、阅读和研究,在这些经历中,他不断地自我反省和观察,出版了大量的有关人格的著作和讲演,这些著作和讲演至今仍使全世界的读者感到神秘和有趣。

 

  9、心理学大师埃里克森患有神经症和精神病

 

  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Erik Homburger Eriksen , 1902—1994)

 

  埃里克·埃里克森的一生中充满了自我认同感问题,没有人在这方面比他的问题更多。埃里克森在回忆自已早期的生活经历时说:“这种早期生活预示着一个人将经历严重的自我认同感危机。(1975)的确,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感危机的抗争导致他后来出现了许多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之间的行为。然而,这种抗争也使他能够深入地了解与自我认同感有关的一问题,尤其是青春期和成年初期面临的这类问题。

 

  埃里克森1902年出生于德国的法兰克福,他的父亲是丹麦人,在他去世前就抛弃了他的母亲,三年后,他母亲与一个叫德奥多尔霍姆伯格(Theodor Homburger)的犹太医生结婚。后来的许多年,他母亲一直拈告诉他霍姆伯格医生就是他的亲生父亲,直到进入青少年期后,他才知道真相——他是一个私生子。埃里克森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直到68岁才将其公开(Hopkins 1995)。

 

  埃里克森的生理特征,使他的自我认同非常混乱。他生活在一个犹太家庭里,但他保留了他的斯堪地那那维亚父亲的许多生理特点——高个子`金发`蓝眼。埃里克森写到:“在我父亲的教堂里,他们叫我“异邦人”,而在同学中间,他们叫我“犹太人”。(1975)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埃里克森正处在青少年前期,大战造成这个男孩的感情崩溃:他不知道该忠诚于德国还是忠诚于他的祖国丹麦。

 

  到埃里克森从公立学校毕业时,他的寻求自我认同感的需要迸发了。他的继父建议他上医学院,但埃里克森感到他的自我认同感不接受这种期望。相反,他决定要做一个艺术家,并在后来的几年中在欧洲游历。他最后到了维也纳,并结识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她也是一个著名的精神分析家。除了获得蒙台梭利教学证书外,他从安娜那里接受的精神分析培训是他离开家乡后接受的唯一正规教育。在这几年中,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埃里克·霍姆伯格·埃里克森,这明显反映出他的自我认同感的改变。

 

  1933年,埃里克森为逃避纳粹迫害,在美国波士顿定居。他在许多大学任教,包括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西法尼亚大学等。他的第一部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直没能出版,直到1950年他将近50岁时才出版发行。就像埃里克森描述的成熟的成年人那样,在后来的年月里,他的人格和专业一直没有改变。

 

  10、心理学大师凯伦·霍尼因抑郁症自杀

 

  凯伦·霍尼(Karen Horney, 1885--1952)

 

  凯伦·丹尼尔森(Oskar Horney)1885年出于德国汉堡,她的父亲是一位船长,母亲是这个船长的第二个妻子。她从很小就面临不公正和不被人接受的对待,因为她是一个在男人世界里努力反抗的女人。她的父亲是一个严厉的独裁者,他用圣经的诗句来推行他的男人至上的观点。凯伦的大哥本特有权上大学读法律,而她的父亲认为女孩子没这个必要。对此,凯伦的反应是发誓要在小学里保持班里第一。12岁的时候,她决心以后有一天要进医学院。

 

  在凯伦母亲劝说下,她的父亲同意凯伦进大学学习。在那里,她遇到了奥斯卡·霍尼(),并在1909年与他结婚。1915年她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医学学位,成为为数不多的几个招收女生的大学中寥若晨星的女生之一。她研究了精神分析理论,把它作为压抑的反抗。有报告说她有一次企图自杀,是她的丈夫救了她(Rubins,1978)。她有抑郁症,对精神分析持怀疑态度,家庭生活不幸,如她弟弟夭折,她自己的婚姻关系紧张,最终离了婚,但她的事业辉煌,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一段时间后移民美国,于1934年到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工作。

 

  她对弗洛伊德理论的几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不满,要阻止她的不满是不可能的。这导致了她与研究所其他成员的关系紧张,1941年,她的同事以投票方式作出决议,剥夺她的讲师资格。据报道,当时霍尼在一间屋子里静待投票结果,看到结果后,她以充满尊严的方式离开了会议,没有说一句话。霍尼此后成立了她自己的、非常成功的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到1952年她辞世时,她在反抗男人统治的战斗中,在与家长作风的精神分析学派的思想战斗中,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

 

  11、心理学大师亚伯拉罕·马斯洛患有精神病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04.01-1970.06.08)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生平简介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出生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犹太家庭,因心脏病突发逝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Menlo Park)市。父母是从前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中七个孩子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后来当他回忆同年时,他说道:“我十分孤独不幸。我是在图书馆的书籍中长大的,几乎没有任何朋友。”

 

  上学后的马斯洛由于天赋极高,他的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其状况后来才有所改变。马斯洛从五岁起就是一个读书迷,他经常到街区图书馆浏览书籍,当他在低年级学习美国历史时,托马斯·杰斐逊和亚伯拉罕·林肯就成了他心中的英雄。几十年以后,当他开始发展自我实现理论时,这些人则成了他所研究的自我实现者的基本范例。青少年时期他曾因体弱貌丑(鼻子太大)而极度自卑,藉锻炼身体冀求得到补偿。进人大学后读到A.阿德勒著作中自卑与超越的概念,得到启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马斯洛的早年经历不仅影响了儿时的马斯洛,而且使成年甚至成名后的马斯洛仍然害怕当众发言。以至于每一次演说之前他都会经历极为强烈的焦虑。

 

  他的父母未受过教育,但他们坚持让他学习法律。起初他满足他们的愿望于 1926年进入纽约市立学院专修法律。但仅仅两个星期,他就断定自己的兴趣并非在法律上,感觉自己不适合当律师而广泛地另选择各种喜欢的学科。三个学期之后,他转往康奈尔大学。他的心理学导论课的教师是W.冯特的学生 - 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E.铁钦纳,但他很快厌倦了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元素分析和铁钦纳的枯燥乏味。不久又返回纽约市立学院。1928年,马斯洛不顾父母的反对和他的表妹,也是高中同学贝莎(Bertha Goodman)结婚,他们有两个女儿。马斯洛宣称,他真正的生命是从结婚和转学威斯康星大学时开始的,那时马斯洛 20 岁,贝莎 19 岁。

 

  马斯洛的重要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大需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Abraham.h.maslow)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人们在转向较高层次的需求之前,总是尽力满足这类需求。

 

  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和生理需求一样,在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之前,人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这种需求。

 

  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当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社交需求就会突出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

 

  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

 

  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

 

  12、心理学大师阿德勒童年时曾患有精神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

 

  阿德勒简介

 

  阿德勒于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但富裕的家庭条件并没有给他带来快乐的童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童年生活是不幸与多灾多难的。他自己曾说他的童年生活笼罩着对死的恐惧和对自己的虚弱而感到的愤怒。他在弟兄中排行第二,长相既矮又丑,幼年时患软骨病,身体活动不便。他四岁才会走路;又患佝偻病,无法进行体育活动。在身体健康的哥哥面前他总感到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又小有丑,样样不如别人。他还被汽车轧伤过两次。5岁时,他患了严重的肺炎,甚至连他的家庭医生也对他绝望了。然而,几天后病情却意外地好转。从此他想当一名医生。在后来的回忆中,他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进学校读书以后,开始他的成绩很差,以至老师觉得他明显不具备从事其他工作的能力,因而向他的父母建议及早训练他做个鞋匠才是明智之举。

 

  不过在一些小事上,我们还是能看到他的不甘人后的一面。他曾自述过一件小事:“我记得走往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个合群的孩子,与同伴玩时被人所接受的感觉使他感到高兴和满足。

 

  1895年,阿德勒获得维也纳大学医学学位,成为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后,他读到了此书,并对其深有好感。他认为此书对于了解人性有很大的贡献。于是他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著文为弗洛伊德的观点做辩护。或许正是这一缘故,当1902年弗洛伊德着手建立小组织——“星期三心理学会”后不久,阿德勒就被邀请加入,成为弗洛伊德最早的同事之一。鉴于阿德勒在这个小群体中智力最为出众,弗洛伊德对阿德勒倍加赞誉,也非常信任。

 

  1910年,在弗洛伊德的推荐下,他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第一任主席,并负责该协会会刊的编务。但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在一开始就潜伏着有朝一日会裂隙的危机。阿德勒从一开始就不是弗洛伊德的忠实信徒,两人之间也从未建立亲密的个人关系。正如著名心理学史家墨菲所指出的那样,阿德勒显然一开始就认为自己是弗洛伊德这位大师的年轻同事而不是弟子,而弗洛伊德则把阿德勒看作自己的信徒和门生,他不能容忍他心目中的弟子对他的学说有任何怀疑和偏离。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一篇论述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的论文并获得了很大的声誉,此时弗洛伊德还认为阿德勒的观点为对精神分析学的一大贡献。但是,当阿德勒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观点并认为补偿作用是理论的中心思想时,弗洛伊德便不能容忍了。两人在理论方面分歧越来越大。

 

  1911年,阿德勒连续发表三篇文章,阐述他对精神分析性倾向的反对。两人的矛盾激化,最后阿德勒辞去协会主席之职,率领他的几个追随者退出了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另组了“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鉴于“精神分析”一词已为弗洛伊德使用了,1912年,他又把组织名字改为“个体心理学学会”。从那时起,阿德勒便致力于发展和完善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

 

  一战期间,阿德勒曾在奥国军队当军医。以后,他又曾在维也纳的教育机构中从事儿童辅导工作。到20年代,阿德勒已是声名远播的人物了。1926年,阿德勒应邀访美,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1927年,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2年出任纽约长岛医学院教授;1934年他决定在美国定居,1937年,他应聘赴欧洲讲学,过度劳累的结果终于使得他的心脏病突发而死在苏格兰阿伯登市的街道上。

 

  阿德勒一生写下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对非专业人员的公开演讲。他的理论,在《美国个体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并通过美国个体心理学协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

 

  “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用在阿德勒身上却是极其贴切的。我们透过他的生平可以明了他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之来源。兹举几例。

 

  如:他在身体上的缺陷,使他日后观点中非常重视器官缺陷的研究。写于1907年的其主要著作之一《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就是对此的探讨。在后来的著作中他也不时回到这一主题。

 

  如:在与哥哥的对比中,哥哥身体健康又受父亲宠爱,因此他深感自卑。在以后的生活中,超越自卑以及与哥哥、同伴的竞争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他在日后提出自我与超越的主题,并把追求卓越与成就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自卑与超越的理论是他自己个性发展的真实写照。他本人正是通过自卑感补偿而获得巨大进步的人。

 

  又如:当他5岁从死神中逃脱后,他决定日后成为一名医生。这一生活目标的确立对他具有重要影响。他说:“我确定了一个生活目标,借此理想而结束了对死亡的恐惧”。由此他明了生活目的的重要性。

 

  再如:从他童年的合群上,也不难明白他日后提出社会兴趣之概念的合理性。另外,他对排行学的兴趣与观点也与他的成长背景有着密切关系。

 

  可以说,他的早期经历确实深刻地影响了他日后的观点,他在心理学上的许多观点都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的这些记忆中寻找到某些蛛丝马迹。正因此,阿德勒虽然在后来抛弃了弗洛伊德的许多重要观点,但他却坚持了早期经历对人之重要性的观点,相信早期经验对个体性格甚至一生都具有重大影响。他个人的努力与成功也使他坚信个体虽受环境之影响,但个体并非完全被动的,个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重新做出自己选择的能力。

 

  阿德勒的观点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影响颇大。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如阿尔伯特、勒温、马斯洛都对他与他的观点表示了好感。1970年,马斯洛曾说:“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事实上,阿德勒被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

 

  《神经症的性格》(1912);

 

  《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

 

  《理解人类本性》(1918);

 

  《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19);

 

  《生活的科学》(1927);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

 

  《神经症问题》(1932)等。

 

  13、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给自己治疗精神病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

 

  弗洛伊德收集了一百个病例,均是被他肯定为是具有性病原的歇斯底里病症,同时他又创了许多新名词,如宣泄法、精神发泄法、原来欲……等。于是,他在1895年出版了〈论歇斯底里病〉一书。(当时弗洛伊德自己尚没有名气,故此该书是与另外一位比他有名气的医生朋友合作出版的。

 

  弗洛伊德以为,〈论歇斯底里病〉一书替医学界开创一个新纪元,他的新发现和新技术会被他的医学同仁接受和采用。可是,事实正好相反。该书的出版竟使他变成被社会唾弃的人。

 

  他被精神病及神经病医学会邀请去演讲;他选择以歇斯底里病的病原论为该天的讲题。他在演讲词内提到婴儿性的存在:婴儿在出生时已经有了整套的性欲本能,几乎在一出娘胎的那一际,这些潜藏着的性本能便显现。他强调,这一切均是证据,是他把一个又一个的病人的记忆带回到孩童时代,把一直压抑着的性记忆从其潜意识里过滤出来的。

 

  跟着,他不顾众多的反对和警告,把演讲词在很有名望的〈维也纳临床医学论坛〉中分期连载刊出。一场凶猛的攻击飓风就此刮起。维也纳的社会人士认为弗洛伊德的婴儿性论不但玷污了小孩子的纯洁,而且亵渎了神圣的母道与父道;他们把弗洛伊德唾骂为:“头脑肮脏”、“好色狂”、“色情迷”、“贩卖猥亵及色情文学的人”、“同行的耻辱”、“亵渎人类精神的人”……

 

  此时,他以前在医院里的同事们在街上见到他便掉头不理,维也纳的医生同仁再没有一个把病人介绍给他。连跟他合作出书的好朋友也主动地断绝他们持续了二十多年的友谊。

 

  玛泰建议他们迁居外国,但弗洛伊德认为维也纳是他的战场,他不但坚持要留下来,而且决定要把全部的时间贡献给神经病和潜意识的研究。他深信他所发现的精神分析治疗法能够帮助歇斯底里的病人,使他们的痛苦变成普通一般的不快乐

 

  在那一段被社会唾弃的日子里,弗洛伊德的心情已经是坏得很,但他跟着又受到另外一个重大的打击。他的父亲去世了。

 

  在他父亲去世后的数个月里,他的情绪低落,食欲不振,消化有问题,他的肌肉和骨头无缘无故地疼痛;他不能专心写作,也不能安心休闲。他只好减少自己的脑力工作,增加体力活动,把每天例行的绕城散步的时间和路程增长,从市区走到郊外,走进森林又走回来。一天晚上,他在散步中忽然听到一个严峻的声音在他的脑海里说:“患歇斯底里病的病人,其痛苦主要是来自往事的追忆。医生,医治你自己!”

 

  他的两脚顿时在□着古老鹅卵石的路上停下来。他突然省悟到他自己也患了神经病,他的病跟他的病人一样,是来自他的潜意识;唯有在他的潜意识里下工夫,他的病才能够痊□。于是,他强逼自己做自我精神分析。

 

  他从自己的经验里知道,如果没有另外一位精神分析家在旁领导和指示而从事自我精神分析,把自己的潜意识里的肥沃土壤一层又一层地挖掘是很危险的事情,他可能会堕进歇斯底里的深渊,再也回不到普通一般的不快乐。可是,他是维也纳唯一的精神分析学家,他从何处才能找到帮助呢?

 

  出乎意料之外,弗洛伊德的帮助来自他的梦。

 

  (文/佚名 | 来源/心灵花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