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情分析
精加工策略作为《学习心理》一章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多以单选、多选、判断这样的客观题形式进行考查,主观简答等稍有涉略。而其中关于记忆术的考查尤其频繁,其他策略多考查为和精加工的匹配。
二、知识详解
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和记忆的深层加工策略。因此精加工策略可以分为促进理解的精加工策略和促进记忆的精加工策略两大类。
1.促进理解的精加工
阅读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使用尤为多,体现为对知识进行加工,以促进理解。
(1)提问
如果阅读时教学生提问“谁”、“什么”、“哪”、“如何”以及“为什么”的问题,他们会领会得很好。
例如:阅读中的六要素提炼。
关键词:通过问题,促进理解。
(2)利用背景知识
对于某一事物,你到底能学会多少,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是你对这一方面的事物已经知道多少,即背景知识。
例如:阅读中的背景介绍。
关键词:补充背景,促进理解。
(3)做笔记
做笔记应分为三步:①留下笔记本每页的四分之一;②记下听课的内容;③整理笔记时,在留出部分加上自己的评论和解释。
关键词:做出自己的东西,促进理解。
(4)生成性学习
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例如:阅读中根据诗文作画。
关键词:生成类比、表象,促进理解。
(5)联系实际生活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意义,而且要帮助学生感觉到这些信息有用,以便他们在课堂以外的环境中应用它们。
例如:引用阅读中学过的诗文。
关键词:通过运用,促进理解。
2.促进记忆的精加工
记忆术是一种有用的精加工技术,它能在新材料和视觉想象或语义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比较流行的记忆术有位置记忆法、缩略词法、谐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等。
(1)位置记忆法
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先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再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最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来。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例如:根据地铁车站名记演讲稿。
关键词:确定场景、路线定点、匹配项目。
(2)缩略词法
也称首字连词法,是将识记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或字母,然后形成一个缩写词或者一个句子,变成自己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联系起来。
例如:二十四节气歌。
关键词:提炼关键字、字母,可无意义。
(3)谐音联想法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
例如:“3.1415926535……”编成顺口溜“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关键词:相似声音、假借意义。
(4)关键词法
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例如:英文单词“tiger”可以联想成“泰山上一只虎”。
关键词:相似声音+视觉表象、真实含义。
(5)视觉想象
通过心理想象来帮助人们对联系的记忆。而且想象越奇特、合理,加工就越深入、越细致,记忆就越牢固。在记忆时,可以使用夸张、动态、奇异的手段进行想象。
例如:将“飞机—箱子”想象为“飞机穿过箱子”。
关键词:借助视觉,形成画面。
(6)语义联想
将新材料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以更多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过去的旧知识当作“衣钩”来“挂住”要记住的新材料。因此,要设法找出新旧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例如:记一个公式时,想一想新公式是如何从以前的公式推导出来的。
关键词:建立知识的联系,促进记忆。
标签: 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