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自传》:重走一代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路,寻找自性的钥匙

心理健康 41 0

荣格最为大众熟知的一句话,大概就是:“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你却称之为命运。”

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荣格有待考据,但荣格对于人格原型及无意识的探索,确实有那么点命中注定的感觉。

在与秘书阿妮拉·贾菲合作完成的《荣格自传》里,借由荣格的自述,我们得以近距离看到一代心理学大师的命运之路。

《荣格自传》:重走一代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路,寻找自性的钥匙

1、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一切对心灵的研究,离不开这三点:我是谁,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如何更好地活着。

心理学对人的分析,也是试图探索人内在深奥的宇宙,从而更好地理解人为何会产生某种心理,有某种行为,以及在对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之后,如何才能远离痛苦,活出平安喜乐。

在这一点上,荣格更像是哲学家或者说是修行者,只不过是借由心理学实现了他的道。

荣格的道即是:让自性涌现,成为一个人生活与生命的中心。

心理学家申荷永指出,想要理解自性,首先得明确它的定义,它和经常提到的自我(Ego)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常说的意识层面的自我,只是自性中的一部分。而自性是更为广大无边的完整人格。

所谓的自性化,可以理解为人格的完整与发展,有条理地整合着人格原型,在这个过程中,人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有合一的感觉。

这样的思考并非能够借助科学完成,这也和荣格从小阅读歌德和叔本华的作品有关。

童年时的荣格,就因其性格中的敏感脆弱,而对世界开始有了种种思考。

家庭中的宗教背景,让小时候的他认真思考主耶稣的存在;他会给自己设计一套独有的语言,悄悄在阁楼里藏了一个精心设计的人偶,每到心情不好时,他便会来到阁楼摆弄着他独享的玩具们,仿佛心灵的后花园;他有时还会有种感觉,自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个是连数学都学不好的普通学生,另一个则是拥有重要地位、不好惹的老人,这在后面延伸为他的第一人格与第二人格。

《荣格自传》:重走一代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路,寻找自性的钥匙

他甚至还曾遭遇过灵异现象,参与过灵媒降神会,由此开始了对灵性的思考。

而后,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碰撞矛盾,推动着他认知到,人有更为广大的内在智慧,它就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性之中。

多数时候我们只活出了第一人格,以为这就是真实的世界,而其实在第二人格里,我们与上帝合而为一,知晓一切的答案。

如果人人都能找到与内在智慧沟通的方式,也就是认识自性,实现自性,那么也就和生命的本源连通,就像深深扎根于大地的植物。

2、梦与秘密梦境可以说是贯穿荣格人生的重要部分。

对普通大众来说,梦不过就是睡眠的副产物,也许偶尔会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梦境呈现,但很少会有梦境会对现实起到影响。

而对于荣格来说,梦境不仅在他人生重要时刻起到指引作用,其中的意象还无意识地带领他开始探索神秘的精神世界。

正如他所说:我的一生是无意识自我实现的故事。

《荣格自传》:重走一代心理学大师荣格的心路,寻找自性的钥匙

在荣格大约三四岁的时候,他就反复做着一个梦,梦到一个巨型洞穴,他走下通往深处的石阶,看到房间里有个宝座,宝座上直立着一个庞大的不明物体。

后来他才意识到,这个庞然大物是男性生殖器,这场景和仪式性的生殖崇拜有着微妙的关系。

仔细解读一番梦境,会发现场景中的元素各有含义,例如男性生殖器意味着“自立为王”,绿色的帘幕代表着大地的神秘。

可当时的他也不过是个孩子,连生殖器的形象可能都不甚清晰,又如何做了这么一个意有所指的梦?

不管怎么说,这个梦境直到荣格80来岁时依然历历在目,梦中深入地下看到庞大生殖器的画面,也许也对应了后来他选择以心理学为志业,深入探索人类的无意识,并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自成一派的人生。

除此之外,在为未来人生发展而犹豫不决,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打架时,他也“巧合”地做了充满暗示的梦境,给他迷惑的人生答案。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荣格可以说借由梦境,让意识层中无法整合的矛盾,在自性里得到了统一,从而更加坚定地走上了“成为完整的自己”的道路。

作为一本自传,《荣格自传》显出了它的与众不同,正如荣格自己所说:

就外在时间而言,我的人生异常贫乏。我只能通过内心的体验来了解自己。

他对于记录所遇到的人,经历过的冒险、旅行等兴趣寥寥,但对于内在体验的回忆却视之如珍宝,以至于担心自己无法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思考和感受。

也许了解“自性”,也只能通过向内探索,而非向外寻找来获得。

标签: 心理学大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