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三个月,老公稍有不顺我的意就发火、烦躁、流泪,是抑郁了吗?

心理健康 137 0

刚生完孩子之后,妈妈一般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烦躁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后烦躁症”。这个时期的妈妈,会对一些细节比较敏感,缺乏耐心,容易烦躁。

宝宝的到来打乱了原本规律的一切,这时候尤其需要注意调节好自己的状态,以免产生更负面的效果。

一、了解宝宝哭闹原因

允许宝宝的犯错和麻烦,因为宝宝这时候是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我们的帮助。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着去了解宝宝哭闹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源去解决问题。

要记住,当遇到问题时,哭是宝宝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有可能是宝宝饿了,尿布湿了,捂热了等等。弄清楚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规律

相信哄睡的烦恼占据了妈妈们烦躁原因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培养宝宝的睡眠习惯也至关重要。

新生儿基本每天都在睡觉,一天大概要睡16~20小时,而且没有时间观念。也就是说,他们完全可以晚上突然半夜醒来,看到漆黑一片感到害怕哭一整夜,也可以白天边吃边睡。

培养睡眠规律可从以下三点做起:

1.培养熟悉的睡眠环境:

如果妈妈在孩子醒着时抱他到小床上睡,说一声宝贝你现在该睡了,再给他一个亲吻,将一个他熟悉的玩具放在旁边,孩子很快睡着了。

当醒来时,看到熟悉的环境,玩具,看到一切正常,孩子又重新睡着了,妈妈甚至不被吵醒。

2.给入睡前制造点仪式感:

4个月开始要坚持白天小睡和晚上入睡有固定的常规,固定的时间和小床。 睡前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仪式有利于培养宝宝入睡的习惯,如洗澡,按摩,然后和宝宝亲热、依偎或唱歌。稍大些看图画书,读故事书,做手指游戏,时间不要太长,约半小时,然后告诉宝宝现在你要睡觉了,将醒着的宝宝放在床上,将灯光调暗,如果天天如此,宝宝就会养成习惯,学会自己入睡。

3.调整正确的哺育方式:

入睡困难,夜间醒后难入睡,使父母非常疲劳,也影响孩子充足的睡眠时间。首先要了解,睡眠问题是儿童自身的特点和外界环境(父母育儿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不当会起着重要的作用。睡前家庭成员有抱着孩子抱拍、摇、走动,等到孩子睡着后才能放到床上,或含着妈妈的奶头入睡习惯很常见,这种情况是不科学的。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

养成良好睡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三、解闷法

哄宝宝是一件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

无论是哄睡还是哄喂养,都需要妈妈长时间的陪伴着,急性子的家长可能会因此产生烦躁乏味的感觉。建议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释放一下紧绷的神经,比如在喂宝宝吃奶时,妈妈可以适当看看书听听歌,以解心中的郁闷。在哄宝宝睡完,妈妈可以小眯一会或听一些舒缓的音乐。

四、注意力转移法

你有没有遇到过,宝宝因为一件小事突然大哭不止,怎么哄都停不下来。有时可能是不小心摔倒了,也可能是抓不到想要的玩具等等。

这时候想着去研究宝宝哭的原因可用性已经不大了,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转移宝宝的注意力。让宝宝忘掉刚刚的“痛苦”。一件萌趣的毛绒玩具,憨态可掬的安抚巾,都是转移宝宝注意力的安抚神器。

五、融入宝宝生活,换角度思考

很多家长在带宝宝的时候,都习惯于命令式的教育。但宝宝不听话或任性时,我们总是不自禁地去要求宝宝“不要哭!”“别闹了!”,而宝宝通常也“不听话”,反而哭得更凶了。有些缺乏耐心的爸妈一看如此,就忍不住更加对孩子生气。

这其实是源于我们的教育处理的方式,要知道,在宝宝早期模糊的观念和简单的大脑里,并没有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也不具备“听话”的技能。我们说“童言无忌”,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带孩子的时候,不妨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带着他们一起去探索这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允许宝宝“犯错”,当宝宝需要安慰时,给它一个最安心的怀抱,让宝宝更加信任和依赖你。

带娃虽辛苦,但义不容辞,加油妈妈们!~

标签: 男性产后抑郁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