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下的考试焦虑怎么克服

心理健康 115 0

  临近考试周的深夜,你坐在书桌前。

  看着满屏乱七八糟的文献以及摞了一桌的习题和资料,你感觉非常疲惫。你告诉自己,“不早了,还是先睡吧”,于是你关掉了电脑,努力让自己入睡,可是……突然之间,你想起了那些还在熬夜奋斗的同学们。

  于是,全部的睡意变成了一句叹息——“唉,大家真的都好厉害,我是个辣鸡吧……”

  这样的情绪可能已经困扰了你很久,在考试周临近,压力和焦虑越积越多的时候,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想要追随同伴、获得大家的认可的心情,逐渐变成了自我怀疑、恐慌以及迷茫。简单来说,这种同龄人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就是同辈压力。

  负面情绪

  真正导致我们负面情绪的并不是同辈压力的存在,而是当同辈压力来临时,这些冒出来的非理性想法。它们一旦占据了大脑,对未来不合理的推测会加深我们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感,放大焦虑与迷茫的情绪。一时间,好像我们只剩下这种负性的思维,它代表了我们的过去,也预示着我们的未来,继而那些自卑、难过、无助的感受愈加包围着自己,我们找不到走出去的道路。

  我有那么糟糕吗

  当你感觉到“我是最差的”/“别人全都比我强”/“谁都可以瞧不起我”时,可以试着去用具体化的方式明确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你可以询问自己:

  -在哪一方面是最差的?

  -你感觉什么样的问题你完成不了?

  -别人会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而瞧不起你?

  -哪一类的问题你能完成?

  -你如何评价你的成功?

  -在类似的情境中,有没有哪次事情进展得还不错?

  通过反思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让自己稍微远离我们正在聚焦的糟糕部分,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是最差的,不应该全然被否定,其实我们已经很努力了,只是某一部分落后了一点而已。当我们可以重新感受到力量感时,我们才可以做出改变。

  他们在嘲笑我吗

  在关于跟他人的关系问题时,有些情况下我们会很直接地依赖直觉来得到一些结论。当我们因为认为自己不够好而感到难受时,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别人也有同样的想法,好像我们有了读心术一样:“我就是知道他们看似友好却都在嘲笑我”。这种感受可能源自于童年,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被强化,以至于逐渐变成了一种自动化的思维。当这种感受到来的时候,它可以通过询问自己例如这样的问题而得到缓解:

  -我真的有那么糟糕吗?

  -有证据证明别人真的这么想吗?

  -我有没有不公正地责怪自己?还有谁有责任?

  -这话是谁说的?

  ……他们是专家吗?

  ……有经验说明发生的这些只是个巧合吗?

  或者仅仅询问自己“我是怎么知道的”——当我们因为亲近朋友的态度而责怪自己时,最简单的策略是询问朋友有什么感觉,或者他们说话的意图是什么,而不是自己反复思考继而被不舒服的感受所淹没。

  我是在随大流吗

  作为在校园生活的大学生群体的一员,我们渴望合群,渴望被尊重,尽管很多人都主张我们要遵从内心,但是实际上来看,随大流的心态很难真的完全抑制住。当我们看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在做一件事情,我们也会不由自主地逼迫自己也要去做,即便能够感受到那件事情并不是我们所喜欢的。

  【别人能做到的,我也应该要做到】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也许你会感到很挣扎,当这种感受出现的时候,你也许意识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影响,也许我们会谴责自己,“你看你都没有自我了”。面对着那些不得不参加的活动,不得不去接触的人,不得不抱团一起去的自习室,甚至是不得不考出的好成绩,很多时候我们确实很难拒绝,却也没法找得到支持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分离性焦虑症。

  我应该去做什么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包含了外源性的和内源性的两部分动力。被迫因为外界的压力去做事情是一种外源性动机,这种硬着头皮不得不做的体验让我们感到丧失了自主性,感受到了无力感。而当我们对事情本身感兴趣,在做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就和意义时,也许我们就感受到了内源性的动机。在同辈压力中,我们体验到的焦虑恐慌以及被束缚感会促使我们用外源性的想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但是,你也可以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你要知道,你做的每一件事,永远都包含了自己的选择。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自己的选择——我在外部压力的基础上,自己授权去做某件事,或者说我授权让自己去迎合别人的期望,这是一个比较隐蔽的动力,不太容易能被看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去做了,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我们自发去做的,有内源性动力的一部分。所以,你可以帮助自己多去找到内源性的动机,多问问自己,我做这件事情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感受到了哪些积极的情绪,我有任何成长吗——如果你可以意识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自己,都是可以为自己负责的,那么也许你会激发出更多的行动力。


标签: 焦虑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