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根本上有效地防治学校恐惧症?

心理健康 71 0

  造成学龄儿童患学校恐惧症的三大应激源,包含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人性格因素,要从根本上有效地防治学校恐惧症,就必须从教育改革入手,从家长、教师、社会三个方面着手。

  预防学校恐惧症,家长和老师可以从以下方面下手:  1、注意培养孩子的个性。父母和老师对于胆小、细心、忧郁的孩子,不宜过严。恰恰相反,劝这些孩子处事不要过于严肃,要让他们明白人生一定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道理。  2、对孩子的期望不要过高。父母千万不要对这种类型的孩子期望过高,因为这种类型孩子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较差,因此,期望值过高容易使这些孩子在不良性格基础上增加心理压力,促进学校恐惧。  3、早期发现,早期改善。如发现孩子有学校恐惧症的征兆,应立即到心理门诊,请心理医生给予心理改善和必要的药物改善。父母更应该注意预防这些孩子可能出现的不健康的行为,如离家等。  对已患有学校恐惧症的儿童,要积极发现导致其患病的应激源,进行科学分析,并在相关学习活动中给予指导,提高儿童在认知、动机、情绪、行为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和技能;辅导他们的各种学习困扰和障碍。要采取多种方法,消除导致孩子患学校恐惧的应激源。而在对幼儿进行心理辅导时,要兼顾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等多方面的配合,才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

  对学校恐惧症患者的心理矫正,目前主要有精神分析法和行为疗法两种。  心理分析疗法详尽地分析了亲子关系的动力特征,要求发现母亲潜意识中存在的问题,阐明和分析母亲对子女的错误态度和不良情绪,鼓励母亲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对分离采取正确、现实的态度。根据统计,精神分析改善学校恐怖行为的有效率达92%。  而行为改善以正负强化为主。  对患有严重学习恐惧症且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的儿童,可采用系统脱敏法。在放松训练的同时,让孩子想象学校的情景。或是逐步的,让孩子慢慢的接近学校。刚开始,带着孩子到校门口转一转,再进学校,成功后的第三步就是让学生和老师待在一起,最后是让孩子和所有的同学在一起。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通过观察改善,让害怕上学的孩子看到别的同学是如何战胜困难,坚持上学,或者听故事,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

  对于“学校恐惧症”的改善,专家提出了四条对策:  一、辅助性心理改善:对患儿进行疏导、鼓励,耐心询问患儿的忧虑和焦虑,做出解释和指导,设法改善环境状况(如更换学校或更换教师)。  二、家庭改善法:改变过分溺爱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对父母自身心理有问题的,要追溯,双方同治。  三、系统脱敏改善:家长和学校积极合作,有计划地让孩子减少上学的恐惧心理,开始的时候,每天让孩子在学校的时间稍短,以后逐渐延长。处理过程中,老师和同学要多关心、支持、鼓励,因为这些孩子一般比较敏感,要注意把握好度。  四、暴露改善:孩子不敢上学,偏偏要用各种方法强迫他留在学校,见日久无望,他也渐渐调整了心态。这一做法特别适合刚上学不久的孩子,刺激性很强,但要注意配套的安全措施。  五、转变学习观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青少年校园恐惧症的出现,促使我们反思当前儿童学习环境。要营造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才能促使孩子乐于学习、乐于学习。怎样才能消除患学校恐惧症的孩子们的习得性无能,进一步消除学校恐惧的应激源,这是我们学校心理卫生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改变我们的学习观念,从过去注重学习的结果转变为注重学习的过程,使学习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的观念深入人心。  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它被视为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笔者认为,这也应成为现代教育的科学、现实和最终的学习目标。  教育应在身心、智力、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使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接受教育,形成一种能够独立、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他就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当孩子们刚进学校时,我们就应该把“四个学会”作为教育的目标,并积极地把它落实到教育实践中,而不只是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尽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宽松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标签: 学校恐惧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