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不能专注工作(重度焦虑症伴有抑郁,躯体化症状严重,要不要辞职休养)

心理健康 11 0
  • 1、重度焦虑症伴有抑郁,躯体化症状严重,要不要辞职休养
  • 2、焦虑症一直吃药,心里老是有一种惶惶不安怎么办
  • 3、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特别难受怎么办
  • 1、重度焦虑症伴有抑郁,躯体化症状严重,要不要辞职休养

    重度焦虑症伴有抑郁,躯体化症状严重,要不要辞职休养?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你所要辞职原因是:你感觉是工作使你的焦虑症更加严重了,或者你患焦虑症与你现在的工作以及环境和周围的同事有直接关系,甚至是由于工作性质本身而造成你的焦虑症,如果是这种因素存在的情况,果断辞职。其次,还是由于你患有焦虑症对你的工作效率或成绩有影响,而你又很喜欢这份工作,只是感到力不从心或不胜任这份工作而辞职,如果是这种因素存在的情况,建议继续坚持工作,因为辞掉自己有兴趣或喜欢的工作,相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伴有抑郁症状的兴趣缺乏会越发的严重,孤独与空虚的感觉更加强烈。

    01、必须果断辞职的工作

    对于一个重度焦虑症患者来说,心理社会因素多为一主要的诱发因素,虽然这种因素属于非特异性的,但是广泛性焦虑症的患者的病症发生常与紧张件有一定的关联,尤其当社会心理问题持续存在的时候,患者的病症很有可能转变成慢性病程,在临床诊断上有许多惊恐发作的患者,在病症起病前的一段时间里所发生的焦虑,大多与生活、工作事件和所处的环境有直接的关联。

    也就是说,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症状的产生是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所接触的人及所处的环境,有连带性的关系,比如由于工作的压力和紧张程度都比较大,尤其是有些工作单位所实行的,绩效工作制的奖惩制度,给许多从业者带来很大的焦虑感,必定人与人的能力是参差不齐的,相对于强于自己能力或心理与身体所能承受压力的工作,自然会在许多人心里产生焦虑性的情绪,以至于焦虑感觉依存式延续性发展而成为焦虑症。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从行为主义理论的角度来表明,焦虑是恐惧某些环境刺激形成的条件反射,焦虑发作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而这里所指的学习就是对某些事物的在认识。

    如果将焦虑症患者的遗传因素去除在外,单纯的从心理因素及患者的生化改变因素来说,都与患者本身外在的非特异性刺激有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也就是与焦虑症患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所接触的人,再加上所处的环境,都有可能形成对患者的非特异性的外在刺激。虽然焦虑症是对未知认识的危险的一种反应,多出于对于预期的恐惧而产生的焦虑,但是现实生活、工作中的既实性焦虑也就是面对现实所产生的焦虑患者比例现在是越来越高,所以当自己的工作与环境都不适应而产生焦虑的时候,为了不使焦虑趋向于更加严重性的发展,最好的做法就是果断辞掉现在所从事的工作。

    02、建议应该努力的继续工作

    建议不辞掉工作而继续的努力工作,这也是从重度焦虑症患者本身来考虑的,虽然患者同样存在着社会心理,与生化改变方面的因素存在,依然有外在或内在的刺激性的可能,但这种刺激性的不来源于工作或性质其本身,换句话说,也就是患者本身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给他带来焦虑的重要因素,或是促成原病的因素,而是患者本身的一些生活或其他方面所带来的社会心理、生化改变以及遗传因素造成的。这就等于辞掉工作,规避了这一现实性的社会体验,缺失了融入或适应社会环境(心理体验)的机会。

    患者本身的重度焦虑症并伴有抑郁症状,这也是许多焦虑症患者的状态,容易使患者的厌世倾向增加,更加严重的降低自我评价,包括其他抑郁症状与焦虑症的共病存在,而使患者更加的痛苦,而且患者的躯体化症状也很严重,躯体性焦虑,正是焦虑症的两大核心症状之一,又是以自经系统功能亢进的症状为主,有些患者会表现为无客观依据的主观性不适,不仅会让患者感到坐立不安、面部表情紧张和呼吸、消化、神经、运动等各方面出现若干的症状。

    而患者应该继续的工作也是为了缓解患者精神性焦虑,在主观体验到的紧张、焦虑方面的适应性,如果是在家休养,也就脱离了这一现实性的体验,也难以当紧张焦虑的不适应感觉出现以后如何去应对,势必在这一症状再次出现时,只能让自己的症状,在无法应对的情况下而延续向更加严重发展。焦虑症患者一般无感知觉障碍,但患者容易出现错觉,特别是有些患者在惊恐发作的时候,会出现非现实感,如果辞掉工作在家休养,面对的只是家里面的环境,而长期在一种环境下患者就非常容易出现类似于人格解体非现实感的存在。

    另外焦虑症患者的情绪一般都是精神性的紧张担心害怕,这也是焦虑症的核心症状,但是如果患者处在一种工作性的紧张忙碌之中,这种精神性的紧张担心害怕,虽然可能会发作,但相应的在工作环境下更能启发自己去应对,在同事、领导面前,情绪性的烦躁易怒,也适合自己主动性的压制或调整,这些都是自己工作,所处于的环境,能给自己体验性的调整自我,尤其是能够重新建立自我观念的适应性的重新体验。

    在思维方面,虽然患者有思维自主性障碍,但工作上的思维,可以加强或维持患者的思维能力,减少思维性退缩,这也是补充或加强在社会功能方面的认知过程,重新树立自我信心,必定,只要工作就要完成工作任务。特别是患者的意识和认知,如果让患者保持意识的清晰性和正确定向,特别是在惊恐发作的时候患者就完全可以具备自我保护力,在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发生身体伤害。

    重度焦虑症患者一般都会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差,其客观上就是认知能力损害,不同的患者体现出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如果面对工作的强度,或需要动脑思维性的工作,那么相对于患者的认知能力,能够得到很大的恢复,尤其是患者在工作当中与同事之间的交流,既可以保持患者的人际关系,又可以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从而使患者自我区分症状性的与正常性的发生能够完好的,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所以,如果焦虑症与工作没有性的关系,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坚持工作。

    03、结语

    其实不论是轻度焦虑症患者还是重度焦虑症患者,其本身就是一个态度的问题,而这种态度已经被认知接纳了,也就是在患者的内心里已经生根发芽了,如果要把这种焦虑所产生的根和牙彻底拔除掉,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焦虑症患者本身的意愿是可以理解的,但绝对不能着急。治疗焦虑症有很多的办法,其中,药物 心理治疗对焦虑症有很好的疗效,这也说明焦虑症不是一个不可以治愈的病症,但是应该认识到这一点,治愈不是药物 心理治疗就可以完全解决的,必须要改变患者本身的观念性的思维。

    而患者的这种观念性思维,却是偏离现实与实际存在的事物,所以患者必须将自己的认知调整过来,可以说,重新学习加强认知,改变自我观念和对现实的误解,不要考虑那些预期的,不可能实现的或没有发生的事情。对现实所发生的事情要客观的对待,不要以主观先占思维来主导大脑的意识形态,就重度焦虑症本身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病症,但是只要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按照治疗的方案以及病症的程度,坚持服用药物,加以心理辅助治疗,调整自身的思维的认知,很快就可以缓解或消除焦虑的症状。

    2、焦虑症一直吃药,心里老是有一种惶惶不安怎么办

    焦虑症一直吃药,心里还是老有一种惶惶不安的感觉。不知道你具体吃的是什么药?有没有去医院进行正规的诊治,是不是在按照医嘱服药?惶惶不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慌,很可能还是你的焦虑症状没有控制住,虽然焦虑症状一般不会很严重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但不得不承认,焦虑症状很难迅速缓解,更多的是在自我心理的调整下再缓慢改善的。

    焦虑症的本质

    焦虑症其实和其它很多精神障碍疾病有些不同,在发病因素上,可能社会心理因素所占比例更大,而且焦虑症的患者中,很多时存在明显的性格基础的,也就是既往也是个容易着急上火的人,遇事容易紧张,过分担心,常常因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所以,在我看来,焦虑当然也有其生物化学因素,但如果说焦虑症的本质,我还是比较认同偏心理方面的问题。

    比如同样一件事,对于很多同样性格,同样年龄, 同样程度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如果你是个学生,明天就要结业考试,有的人紧张的整夜睡不着觉,有的人完全不紧张,有的人虽然紧张,但除了反复看书,按时睡觉,没有其它影响。通俗的讲“考试”对于我没有那么严重焦虑的属性,对于他可能有“焦虑”的属性,对于你有严重到无法入睡的“焦虑”属性,所以问题出在你的心理问题。

    惶惶不安怎么办?

    药物治疗一定会改善焦虑的,一般我们选择SSRI类的抗抑郁药物来治疗焦虑,当然也可以 用单纯的抗焦虑药物盐酸丁螺环酮。虽然我也说焦虑是心理问题,可以自己调整,但焦虑毕竟会感受到困难和痛苦,所以没有必要硬挺焦虑情绪,只能加重患者痛苦体验,最好的办法还是正确的药物控制焦虑和痛苦体验的同时,积极进行心理治疗,调整焦虑心态,做到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学会接受改变,接受焦虑事实。

    3、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特别难受怎么办

    焦虑症的躯体症状特别难受怎么办?虽然我没能亲身体会到难受的程度,但从我治疗的患者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痛苦,有些人难受到流泪,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说说焦虑

    根据临床表现,焦虑可分为精神焦虑和躯体焦虑。

    精神焦虑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躁。比如一位经常咳嗽导致痰中带血的患者,就会出现过分紧张,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癌症,尽管医生已经多次解释,排除恶性疾病,但患者仍不放心,反复检查,甚至多家医院咨询,就诊。

    躯体焦虑可能就是题主所说的身体不适,可能出现多种症状。比如异常的疼痛、酸,痒、辣,或者麻木等。比如,某男性身体异常的针刺感,部位不固定,每次几秒钟消失;或者某患者经常会出现急性的心慌、冒汗、胸闷,感觉想要死过去一样。

    病理性焦虑往往具有三个特点:

    一,反应过高:也就是感觉阈值下降,轻微刺激便能使机体产生强烈反应,我们称之为感觉过敏;按照病理基础解释:焦虑时,大脑杏仁核区域异常兴奋,导致相邻的听觉感受器、痛觉感受器同样受到兴奋的传导,出现相应反应;

    二,远离现实:患者所焦虑的内容或对象往往离自己很远,比如,患者担心自己得罪了、或者吃不下饭就怀疑自己得了肝癌;

    三,种类变动:往往焦虑的患者,担心、紧张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很多件事。比如今天担心自己外出会不会被车撞到,明天担心孩子会不会遭遇不幸,后天可能又担心会不会闹自然灾害......

    如何缓解焦虑?

    一,心理和行为治疗:对于症状较轻者,最好通过改变自我的认知做起,要知道,焦虑对于每个人都是存在的,学会正确面对,转移注意力;同时建议保持热爱运动的习惯,因为运动本身就可以降低焦虑,起到治疗的作用;

    二,药物治疗:症状严重者,甚至影响正常生活,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便是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通常1周左右起效,快速者24小时内起效,对焦虑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他可选择的药物还有某些抗抑郁药、非苯二氮卓类(如丁螺环酮、坦度螺酮等);

    三,当这些都无法缓解症状时,要及时选择住院就医治疗,临床对于焦虑症的治疗,疗效还是比较显著的。

    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请继续关注,后续我将持续更新医学知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