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堂:决策从众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 69 0

  心理导读: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似乎并没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标准。1961年,班杜拉的实验表明,儿童会模仿他们所观察到的行为,而且这种模仿似乎不具有选择性:不管成人表现出攻击还是友善的行为,他们都会进行模仿。    ---www.xinlile.com

 



心理学堂:决策从众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夫子一言道破了我们向他人学习的必要性。事实上,一般人之所以能快速掌握复杂的社会规则,正是因为他们具备向他人学习的能力。当他人身上可“学”的东西太多时,我们会如何选择呢?

 

  早期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似乎并没有“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标准。1961年,班杜拉的实验表明,儿童会模仿他们所观察到的行为,而且这种模仿似乎不具有选择性:不管成人表现出攻击还是友善的行为,他们都会进行模仿。

 

  走多人走的路,还是走走通了的路?

 

  成年人的表现则是不一样的。当成年人模仿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是——有多少人这么做?在需要做出重大决定之前,我们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好友:“你会怎么做?”“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在做重大决策时,你会更多地考虑大多数其他人的意见,还是更在乎成功者的建议?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皮特·范德伯格(Pieter van den Berg)、卢卡斯·摩里曼(Lucas Molleman)和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弗朗兹·J·维森(Franz J Weissing)三位研究者最近发现,在实验室匿名情境下,即便人们要做的仅仅只是面对电脑进行按键选择,也知道此刻的同伴在下一轮游戏可能就不再相同,仍有人在选择时跟从大多数人的做法。这种“择其众者而从之”的决策方式,被研究者称为“基于频率的学习”(frequency-based learning)。

 

  而从众显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决策需要,另一部分人显得更加慎重:他们不仅会看看同伴如何选择,还看同伴的选择有什么结果,在综合考虑每个决策及其结果之后,再来进行选择。这种注重学习他人成功案例的方式,则被研究者称为“基于成功的学习”(success-based learning)。

 

  有人认为,人们向他人学习的方式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变化,毕竟人们是非常灵活的。但摩里曼等却认为,与其他动物相似,人们学习的灵活性是受到生理和认知因素的限制的。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情境,人们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经验做法(rule of thumb),采用某种相对稳定的方式来应对多种不同的情境。换言之,更关注大多数人的做法,还是更关注他人所使用方法的效果,不但因人而异,而且每个个体所倾向的类型可能是趋于稳定的。

 

  这一设想在2014年发表于《自然·通讯》的论文中得到了支持[1]。摩里曼等人邀请志愿者来实验室做一些决策的任务,根据他们的任务积分予以额外金钱奖励。参加实验的受试者随机组成4人小组,进行二选一的任务。

 

  根据任务的奖励规则,可以将任务分成四种情境:

 

  1、两个选项中B选项总是更优;

 

  2、两个选项中,A选项利于群体利益最大化,而B选项利于个人利益最大化;

 

  3、哪个选项人多,该选项就获利更多;

 

  4、哪个选项人少,该选项就获利更多。

 

  受试者需要在每种情境下进行20轮的决策,从而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会规则。研究的精髓在于,在每次决策之后,受试者可以选择是否以少量积分为代价,来获知他同伴的决策与收益情况,但是每次能够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与日常生活更接近)。

 

  在实验中,有20%的人在整个决策过程中都闷头自己选,不关注同伴的决策情况。而在剩下的80%左右的人中,一部分人很稳定地只使用积分换取其他同伴的决策信息;另一部分人则稳定地关注结果——他们使用同样的积分,只获取部分同伴的决策以及对应的收益信息。这些结果表明,被试的决策模式具有很强的跨情境一致性。这个结果,近日在他们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的研究中得到验证。

 

  读到这的你,想想自己更接近哪种决策类型?想清楚之后,来看最新的研究结果:

 

  在与同类的合作中,哪一类的人更自私?

 

  既然人们能相对稳定地采用两种不同的学习策略,那么在群体合作中,采用不同策略的人擦出怎样的火花?在2014年的论文中,范德伯格、摩里曼和维森首先通过计算机模拟了基于频率的学习者群体(“从众型”)、基于成功的学习者群体(“从善型”)和混合的学习者群体(“混合型”)。三种人在群体中的表现。他们发现,当群体中每个个体所面临的情境均有最优解时,这个最优解会迅速在群体中传播并且稳定下来。

 

  在2015年的研究中,他们招募了人类志愿者进行实验,并按照他们在决策任务中的表现,将他们分入从众型、从善型和混合型三个小组。在二选一的决策任务中,作者们发现,当群体利益最大化与个人利益最大化相冲突时(情境2),从众型的小组会越来越多地进行合作,选择对集体利益有利的选项;而从善型的人则越来越选择不合作[2]。

 

  采取不同社会学习策略的被试,在各自组别中的平均合作率图。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的小组在任务初始条件下的合作程度其实没有差异。在进一步对每个小组成员每一轮的决策进行分析之后,研究者确定群体合作水平的差异是由参与者的学习方式差异引起的。

 

  对于从善型的参与者来说,如果他们观察到有同伴在前一轮决策时采用了与自己相反的选项,却获得了比自己更多的收益,则他们有可能会在当下的选择中改变原先的策略。如果收益要高出很多,则他们一定会改变自己的选项。而在情境2中,自私的选项一般会导致更加高的个人收益,从善型的人自然会转向个体利益最大化的选项并稳定在此选项。

 

  而对于从众型而言,如果自己前一轮采用不合作的选择,则不管他们所见的同伴如何选择,他们都比较有可能转向合作;如果前一轮选择了合作,则下一轮的选择很可能取决于其他同伴的选择。

 

  信息选择的差别,导致了群体成员最终会趋向于不同的合作模式。使用计算机模拟两种学习信息的方式进行决策,也发现采用不同策略最终会导致两组的合作水平不同:基于成功学习的算法会导致更低的合作水平。这也许是那些善于向他人成功学习的“精英层”更容易表现出自私行为[3]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学习方式是否与个人家庭背景或成长经历有关?直观来看,基于成功的学习比基于频率的学习更加复杂,这其中是否有着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甚至智力的影响?“精英”是否会更加倾向于采用基于成功的学习方式?目前摩里曼等人的研究对此还没有直接证据。但是他告诉作者,他们正在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进行跨文化实验来研究这些问题,也许我们不久就会看到答案。

 

  参考文献:

 

  Molleman L, van den Berg P, Weissing FJ. Consist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uman social learning strategies[J]. Nat Commun 2014; 5.

 

  van den Berg P, Molleman L, Weissing FJ. Focus on the success of others leads to selfish behavior[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5; 112(9): 2912–2917.

 

  Dubois D, Rucker DD, Galinsky AD. Social Class, Power, and Selfishness: When and Why Upper and Lower Class Individuals Behave Unethicall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15; 108(3): 436-449.

 

  (文/hcp4715 | 来源/果壳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